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永远的革命者”孙中山鲁迅为纪念孙中山逝世而写的《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一文(载1926年3月12日《国民新报》)中写道:“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过向近于完全的革命工作。”“他是一个全体、永远的革命者。无论所做的那一件,全是革命。不管后人如何非难地的缺点,究极他的全部是革命。”就是在日本,孙中山毕生的同志宫崎滔天在谈到孙中山时,也认为:“他是身着自由、平等、博爱甲胄的革命化身、革命战士。”[1]我所尊敬的前辈竹…  相似文献   

2.
<正>以往,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孙中山的共和革命思想在1894年已经确立,其主要根据是1894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规定有入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现在这一说法受到了严厉挑战。林增平先生在1987年撰文指出:所谓檀香山兴中会入会誓词最先载于1929年出版的《檀山华侨》中邓想所写的《中国国民党茂宜支部史略》,邓想并不是在檀香山兴中会首创时入会的,而檀香山和香港兴中会创会时的会员在其回忆录中都未提及有这样一个誓词,因此这个誓词是不可信的。林先生由此进一步展开论证,认为孙中山当时还不是一个革命家,檀香山兴中会还不是一个革命团体,1895年“广州之役”还不具备民主革命的性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相似文献   

3.
答:1905年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有“建立民国”和“创立民国”两说。据《革命逸史》记载,1903年孙中山在东京创办军事学校时的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关于十六字纲领的最早记载。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创办中国同盟会时十六字纲领也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此外,邹鲁记《中国同盟会总章》,同盟会第一个女盟员何香凝所著《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一文中,记同盟会十六字纲领,也与上述  相似文献   

4.
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铸造历史丰碑———谈影片《孙中山》李泱198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诞生120周年纪念日,这一年,我国影坛出现了两部表现孙中山的影片:《孙中山》和《非常大总统》,以表示中国人民对这位伟大革命家的深切怀念。影片由贺梦...  相似文献   

5.
论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先致力外交”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孙中山得到武昌起义的消息后,没有马上回国而决定“先从外交方面致力”的主要原因,是他对武昌成为革命的“首义之区”没有思想准备所致。 美国学者薛君度在《黄兴与中国革命》一书中引用孙中山本人的话,得出结论说:“孙中山后来把这次革命的成功说成是纯粹的偶然事件。”①当时孙中山的确有此认识,他在《革命原起》中说:“武昌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②孙中山这一看法曾受到一些人的批评或不赞同。张难先在《湖北革命知之录》中批评说:“这种看法,既低估了革命力量,又低估了群众的反清激情。”③李廉方则认为:“革命爆发的时间和方式诚然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次革命的成功决非偶然。”④可是现在的学者,为维护孙中山的形象,往往对此采取视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管窥的方式,将新发掘的史料与已有相关研究资料结合起来,重新分析《大同日报》改组事件,对孙中山赴美革命宣传和美洲革命党报的发展演变历史,提供关键的“场景补充”和背景分析:在唐琼昌的主持下,《大同日报》一直是名副其实的“革命报”;1904年孙中山“改组”致公堂和《大同日报》,其重要背景是唐琼昌与保皇会的决裂;《大同日报》既是一份“革命报”,也是一份“华侨报”,其在地实践和社会影响受制于复杂的历史环境。新闻史在强调“美洲革命党报”历史影响的同时,也应关注近代旅美华侨的政治认同和抗争实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王晓秋 《留学生》2011,(9):12-13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经追溯辛亥革命的历史,指出革命思想乃是由留日学生“提倡于先,内地学生附和于后,各省风潮从此渐作”。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说中又讲到,当年在日本组织同盟会时,主要依靠的就是一万多名留日学生,他们“发起救国.提倡革命的风潮……可见一代留日学生在创立民国的革命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回顾历史.  相似文献   

8.
章开沅 《云南教育》2011,(20):17-18
编前语“百年锐于千载”。这是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对19世纪的描述。而20世纪初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那场革命及革命后至今的100年,更何尝不“锐于千载”?  相似文献   

9.
邓兴坡 《历史学习》2001,(10):10-10
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务要一洗“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1912年1月6日,孙中山在答复南京《大陆报》记问及“领事裁判权其将撤废乎”时毫不犹豫地指出:“自当撤弃,一待改革既定,即须实行此事。”照常理推论,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本应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带来希望,有所作为,但是事实恰恰相反,他不但未能提出反帝“废约”口号,却反其道而行之,出现言行差距甚大,认识与行动相互矛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的宗教观有着较丰富的近代政治、文化蕴涵。它批判了传统的宗教鬼神观念;指出政治重于宗教,而“宗教富于道德”,故又主张“以教补政”。它还拿宗教和科学对比,认定“科学自然较优”。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较多地吸收了基督教义中济世救众等积极内容,并从基督教重视主义宣传得到革命信仰为何普及的启示。而作为基督徒的孙中山,又给世俗革命点染了一些神秘的思想色斑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73页写道:“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约集华侨志士建立了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他的早期革命活动就是从建立兴中会开始的;”而第138页所引史料“总理遗嘱”中又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那么,孙中山究竟何时开始投身革命的呢?按照孙中山遗嘱的说法,他投身革命的时间应从1885年开始。孙中山在其自传中说“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1、这篇课文系孙中山所作。毛泽东称孙中山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说“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他都建有“丰功伟绩”。还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见《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3.
“驱除鞑虏”口号虽具有反帝和反对民族压迫的革命意义 ,但也带有狭隘种族主义倾向。1 90 5年 8月同盟会成立确定“驱除鞑虏”为纲领之一 ,当年 1 0月孙中山即将此口号改为“民族主义”;1 90 6年 1 0月 ,孙中山与黄兴、章太炎制订《军政府宣言》,再次提出“驱除鞑虏”口号 ,但当年 1 2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演说中不提“驱除鞑虏”,专述“民族主义”,还对民族复仇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从此以后 ,“驱除鞑虏”口号不再出现于革命派的言论之中。 1 91 0年 ,孙中山制定中华革命党盟书 ,用“废灭鞑虏清朝”口号取代了“驱除鞑虏”,思想再次变化。 1 91 1年底 ,提出“五族共和”,彻底放弃了“驱除鞑虏”口号。孙中山放弃“驱除鞑虏”口号是明智之举 ,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23年1月26日签署的《孙文越飞宣言》是对中国历史进程发生过很大影响的文件。宣言中有关中东路的条款,涉及到苏俄、孙中山、张作霖三方面微妙的关系。本文拟从这点谈起,对孙中山“联俄”过程中的一段插曲作些探讨,以求加深对“联俄”政策实施时的复杂情况以及当时中俄关系的了解。1923年1月28日,即《孙文越宣言》签署后两天,孙中山写了一封信给张作霖,介绍了广东局势变化的情况,说明派路孝忱持困谒张“申请援助”;信的结尾写道:“又俄国外交所关尊防至巨,其详由孝优面陈.文顷与越飞民谈话,报章译载有将要点遗漏着,特兹饬人补…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为救国救民而奔走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指导中国革命,孙中山在摸索中建构了一整套思想学说,集中体现为三民主义。他自称:“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1]正是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振兴中华的责任心使孙中山建构了三民主义学说。孙中山申明,他的三民主义是“集古今中外的学说,顺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个结晶。”三民主义的确如孙中山所说,是集合了古今中外的学…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难点孙中山的答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二、难点分析孙中山的答话是本课的重点句,有两层意思:一是学问是向人请教来的;二是要求得真正的学问,就必须有不怕挨打的精神。现在的学生对旧社会的私塾先生用体罚手段强迫学生死读书的情况知之甚少。因而理解这个重点句有一定的困难。三、难点突破1.结合课文,介绍有关知识。一让学生了解孙中山先生的伟大革命业绩,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中国的封建帝制。二是让学生了解“私塾”是什么?“成尺”是什么样子,做什…  相似文献   

17.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比以至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情况,“观”指观点看法。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指导革命的思想和斗争策略,不是凭空得来,而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认识形成的。孙中山如何看待中国的国情,在思想认识上有什么变化?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供讨论。一个人如何认识当时的国情,亦要看这个时期和他本人所经历的主客观条件。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到1905年同盟会成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三民主义”,并明确主张用武装斗争手段推翻清朝的统治,这标志着他民主革命思想的成熟。这段期间孙中山思想…  相似文献   

18.
虽然新化运动与孙中山从事的革命活动都是为了反击封建复辟势力,拯救中国,但孙中山并不支持新化运动,其原因是:新化派与孙中山对当时的国情认识不同,双方选择了不同的革命方式:孙中山不赞同新化派对中国传统化的彻底否定,主张对其继承,改造。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支持,并不表明其支持学生的新思想,而是对学生的政治行动和爱国精神的同情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的伟大思想表现在多个方面。毋庸讳言,在孙中山宏大的思想体系中,经济思想是其最具特色的部分。“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是孙中山思想的一大特点。根据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前后变化,以1894年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两个时期经济思想的演变不仅体现了孙中山由一个改良主义者向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的历程,同时也反映出孙中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探索。孙中山前期的经济思想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致郑藻如书》(1890年)、《农功》(1891年前后)、《上李鸿章书》(1894年)三篇文章中。《上…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被中国国民党称为“国父”,被毛泽东誉为“革命的先行者”。早在1912年4月27日,《展望》上刊登的一篇英文文章就称赞孙中山为“革命之父”,作者Kim Tong-ho。Kim Tong-ho是谁?本文通过对不同资料的解读,最后证明Kim Tong-ho实际上是Kim Tong Ho之误,而后者是孙中山革命的支持者何宽之子——何锦棠。何锦棠自幼目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具有强烈的中国文化认同,反对美国的排华政策,1920年曾随美国国会议员团访华,在上海见到了孙逸仙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