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上中学的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当时在那个环境下,人们学习的积极性都不高。既便你想学也不具备学习的条件.就这样美好的学习光阴就一晃而过了。离开学校后我在家呆了两年,恰巧县化肥厂招工.我便应招当了化肥厂的一名工人。当工人那会儿.每天干8个小时的活。累得下了班别的什么也不想干.总想钻进被窝睡上一觉。  相似文献   

2.
做一个合格学术共同体的合格成员——童世骏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老师,您认为您走上哲学道路有一定的必然性吗? 很难说。我最初接触哲学,还要追溯到在崇明农场工作的时候。尽管我1978年春天上大学的时候20岁还不到,但因为我童年在浙江萧山外婆家度过,提前上学,因此中学毕业后、上大学以前,还有时间在农场当了三年“农业工人”。1975年下半年,我被选拔参加市里的一个“工人理论学习小组”,集中学习哲学。这个学习小组的地点说来也很巧,就在我今天工作的上海社会科学院这栋大楼里,当时我们在里面生活、  相似文献   

3.
任小艾 《师道》2010,(3):7-9
1976年我从北京119中毕业,留校任教。我从教17年,当了15年班主任。这15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一生难忘。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从1948年在上海当小学教师算起,至今也已经有54个年头,也算得上是一名老教师。虽然其中有几年是在大学里学习,但学的也是教育,常常要到中小学去见习或实习,所以说,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教师的岗位。当然除了那些特殊的年代,被迫去当了几年工人和农民。有的人问我,当了一辈子教师,  相似文献   

5.
我是小诗人     
2005年9月16日星期五小雨语文课上,穆(mù)老师教我们学习第三课《夜宿山寺》,还让我们当了一回小诗人呢!她让我们把这首诗改一改,改成每句七个字、四个字,或者五个字。同学们听了非常高兴,纷(fēn)纷思考起来。有的同学把第一句改成了“百尺高楼”,有的同学把第二句改成了“星  相似文献   

6.
承泽 《家教指南》2003,(5):24-26
作为家长,谁不爱孩子?但究竟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恐怕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认识清楚并且做得好的。一个春日融融的上午,记者慕名访问了原民革长春市委秘书长、退休干部王庚申先生,他所谈关于“严”的话题,颇值得我们每个做家长的深思。我今年65岁。我是在解放前上的学。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曾3次跳级,所以5年小学只念了3年。小学毕业后,考入当时的东北电力学校。毕业后,到长春送变电工程局(后改为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当了一名技术工人。由于我的字写得很规整,加上常给报刊投稿,后来被调到局党委宣传部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以后…  相似文献   

7.
我于1993年毕业于山东省高级技工学校金属切削专业 ,1993年9月参加首届中国青年奥林匹克技能竞赛 ,获车工组第九名 ,被国家劳动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同年11月 ,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受到李鹏总理的亲切接见。取得这样的成绩 ,是与学校、老师对我的培养分不开的 ,我非常感谢学校对我的培养并且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使我在校所学得以展露 ,为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毕业以后 ,我留校在实习工厂当了一名工人 ,在工作中我能够利用在校时所学到的知识 ,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经常给车间工人师傅解决图纸上不明…  相似文献   

8.
每月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发出"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何时获得一枚奥运会金牌?""中国何时能办一届奥运会?"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刘长春独自一人代表中国出战。当时报纸这样写道:"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望君奋勇向前,让我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相似文献   

9.
我从一九七九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当时,思想上也不那么明确,以为培养研究生就是三个“一”字:做一个实验,交一篇论文、得一个学位的简单过程。但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却不断地涌出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逼着我们要作出一些答案,摸索出一些方法。现在,我招了三个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一个是代管的),四个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另有两个已得硕士学位。学习了上级有关培养研究生的各种文件,我明确了培养目标,认识到培养研究生  相似文献   

10.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煤矿工人。在我即将初中毕业时,父亲出了工伤,使原本并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所以,我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高中,而像当时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中专。在1997年暑假,我听说我们煤矿家属院有几个工人在参加自考,他们当时都30多岁了。听到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