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近代社会,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思潮空前活跃,对当时乃至后来的青年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些思潮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和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当前,在改革开放、思想活跃的社会条件下,了解这两大思潮的主要观点以及正确认识和评价它们,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们以救亡图存、民族自强为基点出现激进的、温和的、保守的三种不同取向的现代性诉求。以学衡派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新文化运动”一样属于中国现代思潮之一种,其文化理念的现代意义随着当前对激进思潮反思的深入而愈显可贵。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们以救亡图存、民族自强为基点出现激进的、温和的、保守的三种不同取向的现代性诉求。以学衡派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新文化运动”一样属于中国现代思潮之一种,其文化理念的现代意义随着当前对激进思潮反思的深入而愈显可贵。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民本主义还是民主主义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思潮的风云激荡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汇的结果,各种思潮本身往往呈现出新旧混杂、中西共存的特色。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亦不例外。孙中山在晚年说过,“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后世研究者在探讨孙中山民主思想的渊源时出现  相似文献   

5.
社会思潮既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它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国家的政治走向。当前,日本政治出现右倾化,绝不是偶然的现象,它与制约政治右倾化的重要力量--左冀社会思潮的变迁息息相关。通过对战后日本和平民主主义思潮的表现及其盛衰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和平民主主义思潮的衰落以及日本政治必然右倾化的基本结论,对此世人应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墨家和儒家影响最大。秦朝“以法为教”。西汉初期黄老思想一度占据主导地位。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经过历代的发展和融合,逐步形成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佐、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即“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的兼容并蓄的特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鸦片战争起,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洋务思潮、维新思想和民主共和先后成为主流思想。特别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中国其产党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1920年,徐志摩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政治经济。剑桥的两年生活中,他大量阅读了各类书籍,广泛接触了当时世界上各种思想思潮。因而思想表现为“杂”,但占主导的是接受了欧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和中国“五四”运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影响,综合地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十八、十九世纪的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的思想,形成了他自己的带有明显资产阶级特征的“理想社会”思想。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就集中表现出了这种“理想社会”的图景,并暗示出它的虚幻与缥缈。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强烈的震荡与深刻的变化,由于民族危机的刺激,西方思潮的影响,以及历史进步的要求,伴随思想文化领域内的除旧布新,各种新兴文学样式不断萌生、成长。在新派小说、散文、戏剧渐露代兴之势的同时,旁观年届垂暮的中国古典诗歌,竟也出现了流派纷呈、诗作繁富的场面。“诗界革命”独树一帜,自然令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晚清宋诗运动余响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题是独立、民主、富强 ,把现代化认定为主题是不恰当的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内容应从内在结构、外在表现、外延等几个层面加以考察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演进的基本线索是多重的 ,主要是专制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演变 ;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演进迈过了三个逐级进步的台阶 ,因此应以甲午战争、“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0.
台独思潮及台独运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意识及行动,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政治及文化背景。它经由台湾岛内的“本土化”运动到所谓“台湾意识,”进而异化为国家分裂主义思潮,在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化的掩盖下,以“去中国化”为内核,通过断绝、割裂海峡两岸的历史传承和交融,从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和民众灵魂等方面,悄然影响台湾民众对“一个中国”理念的认同和统独心态,直接或间接地危害祖国的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作为官方语汇出现以来,一直受到民众的积极关注和广泛接受。当前“90后”群体中主流社会思潮缺失,迫切需要有一股强势的、正面的、易被接受引起共鸣的社会思潮来影响他们。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通过前期访谈、调研、查阅资料等,进行了对“中国梦”内涵的研究和对90后“中国梦”的理论探讨,设计编制了《90后“中国梦”关注热点调查问卷》,使用SP SS13.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对90后的“中国梦”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其中“个人发展”属于内因即“我的梦”,“政治”和“民生”属于外因即“民族国家梦”。  相似文献   

12.
中华教育改进社成立缘起上世纪初,随着民主主义思想传播,西方新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广泛。1919年“五四”前后,“民主”与“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以蔡元培、黄炎培、梁启超、郭秉文、张伯苓、范源廉、胡适、蒋梦麟、陶行知等为主要代表的“新教育”倡导者,提出“个性化”、“平民化”、“实用化”、“科学化”教育主张,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题是独立、民主、富强,把现代化认定为主题是不恰当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内容应从内在结构、外在表现、外延等几个层面加以考察;中国近代思想发展演进的基本线索是多重的,主要是专制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及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演变;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演进迈过了三个逐级进步的台阶,因此应以甲午战争、“五四”新化运动为标志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我国五四运动的爆发,开创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广泛在中国传播,使国内各种思潮发生了新陈代谢的变化。在这新旧思潮急剧变化的年代里,中国有一批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当时国际,国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烈的历史条件下,先后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在这一批先进分子中,毛泽东是杰出的代表之一。毛泽东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马克思主义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他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毛泽东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是有一个历史发展及其转变的过程的。  相似文献   

15.
清朝末年,随着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的兴起,神州大地出现了用心学思想资料陶铸改革、革新和革命理论的热潮。一些革命党人受其影响,抒发心力决定论,以发挥主体精神相标尚,呼唤人们积极投入改造中国的运动。其中对社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不少论著在肯定其唯物主义思想的同进,将其视为“错误”或“杂质”予以否定,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1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西方的各种社会思潮通过各种渠道传来,使不少涉世不深、追求新奇的大学生眼花缭乱。外来的与国内的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演进,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出现新的热点,往往陷入西方思潮的“自我”迷宫,甚至被卷入社会政治风波。  相似文献   

17.
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戊戌维新作为一次爱国救亡、变法维新的社会思潮席卷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思想、观念的层面上为古老的中国打开了一面启蒙之窗。作为具有中国现代意义的“启蒙思潮”,其来源极其广泛。经世致用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及近代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等多种社会思潮集结性的涌现对维新变法思潮的出现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柏克的保守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在18世纪曾经基本上统一于“启蒙思想”的名下,但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则分化为民主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不同的思潮。对于启蒙思想及其承继者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人们注意较多,而对保守主义则往往忽略不论。本文则试图对保守主义的创始者爱德蒙·柏克的思想略加评述。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一生倡导和实践民族、政治和社会三大革命。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始终立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实际状况。其民族革命由最初狭义的反满发展到反清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其政治革命是主张“破”与“立”的结合,提出了“权能分开论”,本文对此作出新解。关于孙中山中国式社会革命的措施,如“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举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等,本文亦有新的看法。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可称为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0.
自清末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而提出了各种主张,从而形成了各种新的社会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就是其中重要的思潮之一。中国无政府主义者所提出的各种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但是这些主张归根结底是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它们注定是一个无法实现的幻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