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设计理念 新课标十分重视想象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要求:“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李莹 《江西教育》2001,(6):44-44
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十分重视在习 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总要求”到“各年级要求”再到“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 题”中,四次提到想象力的培养问题。在习作内容上,指出要“写想象”;在习作指导上, 强调“鼓励学生幻想,写想象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它启示我们:要把训练想象 ,培养学生创造力当作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教育赋予 作文教学的重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 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1.读图:学习观察多幅图的方法,准确把握图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想象: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在四幅图的“空白点“展开想象,鼓励学生不仅要”想“得丰富、更要“想“得合理。3.会文:在以上的基础上,遵循”先说后写”的顺序,把文章写具体、连贯。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大纲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然而,想象作文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还是一片待开垦的处女地。这节以声音创设情境为素材的想象作文训练课并不属于某一册的某一个单元,而是依据新大纲精神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5.
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 ?   一、立足课文——想象的基础   学生只有掌握想象的方法,才能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因此,授之以法,把想象作文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想象作文质量的基础。   1.联想。即人们由当前感知的某一事物,而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某一事物而又想起有关的另一事物。“它是想象的初级形态,能把分散的思想片断联结在一个思维链条上。”在教学中,要抓住想象的原型,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  相似文献   

6.
只会模仿的人不是当今时代多需要的人。时代需要我们培养既有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一代新人。近几年来,我在想象作文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尝试。用“发展预测法”、“推测法”,“诗句写意法”、“情况假设法”、“未来设计法”、“编辑童话法”等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有“怕作文”到“爱作文”,为新课标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开辟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无不是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相结合的产物。所谓想象,就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经过思考,而创造出一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目前,我们的学生生活环境比较稳定,“学校上课———家中作业———吃饭睡觉”三点一线的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学生缺乏想象的空间,想象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而学生写作文实际上就是一个想象的创造过程,想像力的高低是学生作文水平赖以提高…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也指出:“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科学家们的想象。”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本人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养成想象习惯,从而提高了想象作文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教学设计,重在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提供一个作文话题,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翼翅,尽心地放飞想象;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话题津津乐道;作文时,多些鼓励,少些束缚,让学生放胆地“我手写我口”“我手述我情”,努力体现着教师作文观念的转变——蹲下来看学生眼中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明天的公交车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新变化,请展开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想象一下明天的公交车,能把明天公交车的样子和功能写具体。题目自拟。本设计适合五年级学生用。  相似文献   

11.
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深地感到,小学生最犯悉的就是写作文,这不是学生的过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从教学法内容及教学形式与方法上进行创新,让学生感到写作文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为了实现我们大脑中过时的思想而使学生,“委屈求全”。近几年,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有意识地从学生年龄特点及心理特征出发,通过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想象能力,下面就把想象作文中的一种课堂教学法方法整理出来,与各位教育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理解为灵活的思路,发展更新的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这股“活水”。在作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感到写作时笔头艰涩,无物可言,那正是因为他们缺少了这股“活水”:为了扭转这种现象,使学生不断充实,开阔视野,丰富想象,提高写作水平,作为指导老师的我们就应该做好“开沟引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想象是人们在已形成表象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和加工改造,创造出来并未直接感知的事物新形象。想象力越强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想象力是智力结构的翅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又喜欢直观形象。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时,只有注意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才能收到较佳的效果。现以《小猴子下山》为例试谈如下。   课文《小猴子下山》,叙述的是小猴子下山掰玉米…  相似文献   

14.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小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的心里装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有的想成为科学家,有的想变成孙悟空,还有的想有一对会飞翔的翅膀……学生今天要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幻想,让学生美好的愿望在自己的作文中得以实现,这是完全可以的。这种作文属于假设类想象作文。对小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大千世界在他们眼中将变得斑斓多彩,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不受任何限制,无拘无束地表…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对写作的要求则强调作文教学要真实的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中年级强调“能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  相似文献   

16.
设计理念:本次习作为想象作。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点燃学生心间情丝,使语言喷泻而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畅谈心中愿望,分享心头喜悦,根据习作要求,展开合理想象,欣然命笔,直抒胸臆。同时辅之以有效的习作指导,在“规则”的牵引下,力求开出“自由”之花,促进学生的写作素养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7.
摸词编童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小学创新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既要教会儿童表达真人、真事和真情实感,又要教会儿童”虚构”,让儿童根据喜欢想象的天性把胆子写大,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树立自信心的同时,发展他们有意重视表象的心理能力。出于此,我在自己班  相似文献   

18.
杨丽梅 《吉林教育》2006,(11):47-47
新大纲指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那么作文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一、立足课文——想象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想象的方法,才能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为此,授之以法,把想象作文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想象作文质量的基础。联想:即人们由当前感知的某一  相似文献   

19.
模拟情境,角色体验作文教学的策略,遵循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理论、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模拟情境,角色体验,探究想象,感受写作乐趣。游戏情境体验,顺应儿童之本位;画写情境体验,诗画一体激想象;故事情境体验,学生心灵的家园;戏剧情境体验,课堂舞台展天地;采访情境体验,实践感悟促成长。角色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激活学生“言语的冲动”,在模拟情境中体验实践,培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促进学生表达。  相似文献   

20.
当前,《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学生“自主写作”,但作教学在束缚学生自主想象、窒息学生创新能力、理论脱离实践等方面,存在着种种严重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