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平 《新闻导刊》2008,(1):26-26
散文(prose)同新闻(news)一样,其"首要特征"是真实性,它是一种以描写真人真事为特点的文体,常把叙述、描写、说明、抒情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它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做到形散神聚。用散文手法写新闻在世界新闻史上早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新闻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闻界对新闻与新闻报道未做严格区分是造成新闻学理论一定程度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在《新闻本体论纲》[1]中提出:新闻与新闻报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新闻是人在实践中经验并关注的新鲜事实,属社会存在范畴;新闻报道是经验事实的表象和陈述,是对新闻所做的报道,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关于“新闻”,我在《论纲》中已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试图进一步对新闻报道加以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视觉时代新闻真实性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真实性,归属于新闻传播或新闻工作的首要准则范畴;在新闻实践工作中有着不容置疑性。然而,新闻失实事件却屡见发生,当人类的生存环境进入到视觉文化传播的新时期后,新闻真实性的正常生存仍是一个现实问题;并且,在强大的现代传播科技技术的作用下,侵犯新闻真实的行为也呈现出一番新态势来。  相似文献   

4.
赵振宇教授的新作《现代新闻评论》是一部颇有新意的理论著作。这种新意并不仅仅表现在个别概念或范畴的新颖性上,尽管概念或范畴是建构理论范式必不可少的要素;也不仅仅表现在一组组例证的新近性上,尽管最新近的例证常常能传达时代变迁或理论变化的当下性。这种新意营造了一种  相似文献   

5.
新闻真实性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提出新闻真实作为一个新闻传播学范畴,它应该是一种经过对记者判断认定的依据真实,而不是客观真实。客观真实是新闻传播必须追求和坚持的原则,经过记者和新闻传播机构判断和认定的依据真实,则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属性和特点。国内以往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看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够完善,同时易于陷入形而上问题的论争之中。科学地把握新闻的真实性对于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过去二十年来出现的批判现时代的潮流,包括“解构的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或结构主义的批判。它们断言,人类经验中只存在着概念(诸如语言、知识体系和文化)的“社会建构”,语言是建构现实的基石。因此,所谓的新闻真实性只是报道过程中的一种语言游戏。认为新闻真实性就是新闻媒介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的传统观点所具有的严肃性被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新闻学界和业界一直将真实视为新闻的生命。众多的研究者从理论、实践以及哲学等视角对新闻真实性作出了许多探讨,也为我们提出了众多的关于新闻文本的真实建构的原则。本文运用经济学中"弹性"的概念,阐述新闻文本和客观事实之间存在的弹性,以及我们如何将这种弹性张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进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现象学方法与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研究长期难以突破的根源在于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上的欠缺,本文根据新闻理论研究的理想目标,首先对现象学中的“本质还原”方法进行了必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这一方法对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了应当用“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和“媒体形态”三个概念作为新闻理论研究新的逻辑起点,并以此来建构新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1999年五月,民族出版社出版了清华大学新闻学教授刘建明著述的《现代新闻理论》一书,在探讨新闻理论体系方面取得了进展。《现代新闻理论》以理论规范架构演绎逻辑,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揭示新闻活动范畴的本质和规律,形成了特有的论断、原理、假说等认识形式。据本文作者初步统计,该书对420多个概念作出界定,提出280余条新闻原理,对60多条假说进行了合理的推断。科学理论具有全人类意义其价值应是一切时代的坐标,基础理论研究尤其应求证公理。正如著者在“自序”中所说:“公理化是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缺乏公理的理论是少数…  相似文献   

1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离开了真实性,新闻的本质也就不复存在。新闻的真实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真实的首要要求。事实必须真的发生或存在,有据可查,有证可验;新闻要素必须完全真实,  相似文献   

11.
阮健  陈娟莉 《新闻世界》2010,(11):171-172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本文对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文化意义上的解读,说明新闻的真实性不是纯粹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基础之上,是文化建构的产物。由此还原新闻本来的真实,即事实的真实,而非终极价值意义上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最近,南京部队新闻干部训练班学员在学习期间讨论有关新闻真实性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下面一些看法:指导性与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善于在事实的基础上,选择报道角度,突出报道主题。这里有几条界限必须划清:(一)概括事实和提高事实。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述的新闻真实性面前“人人平等”,其含意有三:一是无论是新闻行业专业作者(记者、编辑等)还是业余作者(通讯员等跨行业撰稿人),所写新闻类作品其真实性“人人平等”;二是属于新闻范畴的消息、通讯、报名文学等凡涉及新闻写作领域的文体种类,它们的真实性“人人平等”;三是不同种类或不同级别的新闻传播媒体(主要指报刊、广播、电视)及与新闻传媒相关的大众传播工具(如非新闻业的宣传品和出版物等),开展新闻活动,其真实性“一律平等”。 这些话缘何提起?本来新闻真实性原则早已毋容置疑,不言自明,大部分新闻工作者和业余新闻爱好者已能自觉恪守,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闻真实性这一最基本的原则却也出现了许多令人费解的怪现象,让人焦虑和深思。这里,我们不妨来透视一下,看看新闻真实性这一最根本的东西究竟发生了些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丰富的新闻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部无产阶级新闻学,都是围绕“真实”这个中心建构并展开的。毛泽东在新闻真实性问题上有许多精辟论述,并作出了他独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档案价值概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档案价值概念,是档案价值理论的元概念,是建构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基石。档案价值概念是否明确、定义是否科学,直接制约着档案价值理论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结构,直接影响到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明确档案价值概念并给予科学定义,是建立档案价值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和关键所在。一、当前档案价值概念研究状况目前,档案界对档案价值概念的研究基本上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的,由此而形成三种主要理论观点:一是档案“客体价值说”。这种观点也可以称为“内在价值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  相似文献   

16.
新闻真实性,既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又是新闻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因为这样,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研究一直是新闻学研究领域的永恒话题.近年来,由于市场因素的冲击、新闻职业道德的滑坡、以及行业管理上的疏漏等原因,失实报道屡屡发生,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新闻真实性就更成了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中央有关部门近年来针对新闻界存在的虚假新闻现象采取了许多治理措施,同时多次组织学界和业界就此问题展开理论探讨,更是凸显出新闻真实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如何建构新闻事实"这一认识论和实践规则问题,不能忽视"基于何种实在建构新闻事实"这一本体论问题,因此新闻客观性研究应该深入新闻事实世界的本体结构。基于批判实在论思想,本研究勾勒出新闻事实在本体论层面上的三重结构(实在范畴、空间范畴、历时范畴),新闻客观性作为新闻业知识生产独特的认识论和实践规则,显然同新闻事实的本体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不是实事求是地报道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没有附加外来的成份?是区分新闻和非新闻的试金石。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特征即本质特征。坚持真实报道,是对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维护真实性,反对假报道,是新闻伦理的首要内容。刘少奇同志就对我们提出过这样的要求:“。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贺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04页) 近几年的新闻改革实践中,提出了新闻可信性这个观念。其实,只有真实的新闻才是可信的新闻,马克思就说过, “人民相信的只是真正存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36页)可见,可信性可以说是真实性的代名词,至少,真实性也是可信性的核心内容。新闻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无论在新闻学教材还是新闻实践的理念中,大多将新闻背景视为消息这一文体的内部构造成分或消息结构的必备要素。然而在解释新闻背景及其作用时,又认为背景是与新闻事实有关的材料,是事实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者在归属和运用范畴方面发生了矛盾,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新闻背景归属的争议。其实,新闻背景是事实内容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事实,并非消息的结构要素。之所以形成这种理论与观念的误区,关键是混淆了新闻背景与新闻结构的性质与范畴。本文拟从两者的概念、性质、地位、功能、形态及运用范畴等方面加以分析对比,在理论上作一个澄清。  相似文献   

20.
杜娟 《军事记者》2005,(4):16-17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重点阐述了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群众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这一理论创立于一百多年前,为什么在今天还没有过时.起着根本的指导作用?就是因为这一理论是一个开放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历史进程和发展脉络以及对今后的指导作用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这一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伟大品质。在新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