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南开大学再度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机制。自2008级硕士研究生起,将以经济学院为试点,在同一专业内实行“课程硕士”与“研究硕士”双轨并行培养,成为全国第一所试行研究生课程“双轨制”的高校。即将实行的“双轨制”就是在同一学科专业下,按照两类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课程硕士”致力于走上应用型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蓬勃开展,如何培养能够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已成为国内研究生教育界的研究热点。分析双导师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并在双导师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112"培养模式,以期探索出一条与当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培养路径,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对社会保障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机制,实现从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转变,有利于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独立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提升。以H大学为实证研究对象,提出培养模式创新和机制改革措施,对高校培养社会保障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生教育在高校“双一流”建设中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要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充分理解“五大理念”的内涵,把握研究生教育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将“五大理念”深化到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中,优化学科生态群布局,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加强高校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高校对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机制是研究生教育制度与培养模式的一种教育创新。该机制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教学及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但在培养标准的制定、管理、科研成果署名、课程设置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联合培养机制的有效开展和顺利实施。鉴于此,详细分析了当前联合培养机制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措施,探讨了提高联合培养研究生质量的方法,对于“双一流”背景下创新建设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军研究生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 ,军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做出了重大调整 ,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新的重心 ,实现由培养学术型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为主的转变。本文分析了从培养学术型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为主的转变原因、制约因素 ,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状况下,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陷入了困境。通过向社会"要"资源,高校企业"联姻","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这条"捷径",不仅能够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能解决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的规模与高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改革是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素。当前应用型研究生教学内容存在结构比例不平衡现象。要开展海军院校应用型研究生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必须正确理解应用型研究生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种关系,如理论与实践、数字化生存能力训练、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的融合、通用教材和专业教材的互补互融等的关系,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实践环境,建立实践基地,建立合作导师机制,建立对抗、课题考核机制,切实面向部队军事训练和科研实践,改革应用型研究生教学内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形势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要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改变以培养"学术型"为主的旧观念,把"学术型"和"应用型"融合起来。本文从改革招生模式、优化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建立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及创新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讨论班"常用于对研究生的教学中,以学生讲解为主,导师及同门提问题为辅,重在讨论。思想的"碰撞"有利于产生原始的想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探索问题的本质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学校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探讨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设"讨论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调整的必要性,从能源电力行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在“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下,能源电力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从培养方案制定、产学研基地建设管理、职业资格对接途径、研究生国际交流、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行了探究,介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2.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188-191
为适应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需要,清华大学采用了以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研究生培养资助体系,并通过信息化支撑平台实现研究生"三助"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形成清华大学研究生"三助"工作管理与服务体系,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将调整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2007年,教育部将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培养机制改革,同时将调整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类别与质量标准,加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认为,提高培养质量将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嵇凤云 《文教资料》2014,(26):77-78
教育部积极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本文以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修订为例,探析学校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的方案,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实践的不断深入,对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同时,农业产业链长、涉及学科多、标准化难等复杂问题对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涉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制”改革,形成“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两个专项、“4+6+X”层级分明的人才培养项目管理体系。“项目制”改革着力于创新多元主体管理体制,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能力提升,构建以人才培养与重大战略需求相结合、知识体系与服务岗位相匹配、“招培就”一体化为特征的“四链融合、五项衔接、六维贯通”教育模式,有效提升了涉农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出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16.
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位是培养农业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决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课题组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地方"三位一体"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农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明确提出"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8.
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由学术型为主转向应用型为主,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应用型研究生内涵和培养目标分析出发,在改变生源结构和改革培养方案两个方面对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析研究生阅读现状发现,经典原著阅读不足所导致的学术积累薄弱是造成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下滑的重要根源。因此,研究生培养单位需要形成一套成熟的经典原著阅读管理与评估机制,从制度层面上引导研究生回归经典,在经典阅读中"学"与"问",从而夯实学术基本功,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与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赵磊岩 《河南教育》2023,(12):52-54
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发布,国家明显加大了对应用型高端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和支持力度。但目前仍然存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同质化的问题,该问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基于实际调研数据,参考国内一些知名高校的经验做法,探讨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学间的内在关系,并以“四新”核心思想为指导,结合以产出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建立适应“新业态”发展趋势的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体系,初步探讨解决应用型高端人才培养的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