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题材,两种写法。老师和学生,成人和孩子,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表现手法,我们可以看出内心世界的千差万别。这些差别是因为年龄,是因为社会对人的后天影响而造成。这样的变化,我们称之为成熟。成熟有可喜的一面,技巧娴熟,观点老辣,条缕清晰;还有可悲的一面,对生活失去好奇,内心纯真的异化。同题作文让这样的差距清楚地呈现在阳光底下。我们都可以思考,漫长的成长道路中,哪些是我们拥有而可贵的,哪些是我们失去而可叹的。这不仅是一次作文的展示,更是一次内心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正>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也是语文老师最为头疼的内容。作文本应是学生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有人说:每一扇开着的窗户都有动人的故事。我们可以这样说:生活每天都在演绎动人的故事,我们没发现是因为我们没有留心。因为没有留心我们不但失去了写作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让自己受教育、被感动的机会。因此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生活的真善美,用心体验生活,做生  相似文献   

3.
秦伟才 《语文天地》2015,(10):64-65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情感问题,包括友情、亲情和爱情等,而当这些感情没有得到及时表达的时候,就会在人们的内心形成一种诉说和发泄的渴望,这也就是所谓的情感诉求。由此可知,情感诉求对于学生的作文写作具有重要的影响。一、累积生活,激发创作灵感巴金先生曾经这样解释写作的原因:我们写作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讲,有感情需要倾诉。所以我们也可以将写作理解为用文字来表达我们的内在情感。感情是作文的灵魂,如果没有  相似文献   

4.
人的心灵脆弱,所表现出来的情形有很多:它可以是号啕大哭,可以是闭门谢客,可以是呆傻沉默,可以是激动流泪……其中,有一种脆弱,是我们每个人少有注意的,那就是:发怒。发怒,之所以是一种心灵脆弱的表现,是因为这是一种失去理智而致使情绪失控,且无可奈何而呈现出的内心脆弱。  相似文献   

5.
是因为我们过分强调生活中“处处有美”,还是其他什么缘由?现在中学生的作文已经形成这样一种思维模式:“肯定意识”。学生们往往用软绵绵、轻飘飘的语言去赞美“好”的一面。诚然,笔者也不想否定这一模式,但作文究竟应该怎样写?现在,介绍一点“缺陷美”的知识,或许对我们的老师指导学生的作文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06,(4)
作文即是对世界的一种呈现方式。对周围的事物的陈述,对内心世界的想像,都是作文的内核。但是,如果作文局限于对诸多事物的平面呈现,那么,作文便不再具有无限的意义。这是因为,从生活的经历来看,处于同一个世界上,所看见的、听见的基本上都差不多,所以说,将现实完全如实地照搬在纸张上,我们的阅读便失去了启示的功能。是什么让我们如此眷恋纸上建筑呢?我想更多的还是在于,一个人通过心灵的器官感受纷繁琐碎的滚滚红尘,并对此有着许许多多的触动,是这些不可重复的、根植于内心的“触动”涤荡着我们柔软的心事。在同一种境况里,作文给我们提供…  相似文献   

7.
试题设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美,是因为别人说它是美的,各种美就这样被塑造出来,于是我们失去了用心灵去发现美的能力;我们看到的丑,是因为别人说它是丑的,各种丑就这样被圈定出来,于是我们失去了用心灵去辨别丑的能力. 读了以上的文字,你有怎样的体会和感悟?请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心灵面貌的一种呈现方式。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与之发生的交融都脱离不了心灵的容器的覆盖,而开始写作,便是从这之中抽取种种与此刻相关的记忆填充空白的纸张。作文所写的任何一样细小的、可以被忽视的事情,都是将内心的情节、情绪不断地放大,放大,然后密切地展示在我们的眼前。一个人用回忆、幻想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心灵的真实面目和柔美的设想,它将生活和自己放置到同一面镜子里,构成另一个并非完全虚构的世界。这就是精神永恒的光辉,就是作文的意义之所在。当我们对作文有了这样透彻的认识,我们知道了,每一次的写作都是一次成长的蜕…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老师     
当这个世界产生了学校,校园生活便几乎成为我们每个人不可绕道的人生经历;当我们走进校园,老师、师爱、师生之间便成为我们广阔的认知天空和情感空间。或者是因为语文老师的一次作文要求,或者是因为某个时刻里内心的强烈渴望,或者是因为希望留下一份不可遗忘的心灵印迹,我们时常尝试着,要将其间的一些细枝末节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0.
作文的情感比作文的方法更为重要.余华曾说过:"一个人的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是封闭起来的.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敞开胸怀,大胆表达我们的情感,可以这样做--  相似文献   

11.
当这个世界产生了学校,校园生活便几乎成为我们每个人不可绕道的人生经历:当我们走进校园,老师、师爱、师生之间便成为我们广阔的认知天空和情感空间。或者是因为语文老师的一次作文要求,或者是因为某个时刻里内心的强烈渴望。或者是因为希望留下一份不可遗忘的心灵印迹。我们时常尝试着,要将其间的一些细枝末节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2.
一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心理状态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活动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的,是具有客观性的。 所谓“触景生情”,是说当一个人受到外界景物的触时,便会产生内心感情的波动。“情”是客观现实,“情”是心理活动。“触景生情”形象他说明了心理活动的客观性。 然而心理活动还有主观性的一面,既同一客观现实可以引起不同人的不同心理活动。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高低。经验多寡。阅历深浅都存有差异,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所不同。 技艺成熟的歌唱家和初上舞台的歌手,在同一纷杂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3.
所谓“弹性作文评分法”,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标准的作文评分方法。我们知道,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不同于成绩考试或选拔考试中的作文能力测试。因此,作文训练的评分应与作文考试的评分不同,作文考试时的评分标准是统一的,而平时作文训练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同一次作文的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从这一认识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失去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幸福,因为失去的同时也在得到。失去了太阳,可以欣赏满天的繁星;失去了绿色,可以得到金秋丰硕的成果;失去了青春岁月,我们走进了成熟的人生……生活,需要享受收获的喜悦,也该享受失去的乐趣。人的一生,总在不断地失去一些什么,也在不断地得到一些什么。面对得失,你曾有过怎样的心情,做过怎样的思考?请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5.
“下水”是比喻的说法,谓教师要亲自动笔作文。这样,就能体味写作中的甘苦,探索和掌握写作的规律;对学生作文也能产生积极的心理影响。语文教育家朱绍禹先生曾说:“教师下水作文,可以形成一种理想的写作环境。从教师自己这一面来说,可以增加指导的权威性,而  相似文献   

16.
名例收起来     
在作文批阅中,我们往往发现不同学生在同一次作文里的选例却是惊人的相似。一个班这样,一个年级如此,甚至在更大的范围内也是千篇一律。久而久之,不少同学的心里便逐步有了几个“放之四海而皆可”的“名例”。一个选例,这里用,那里用,用滥了,原本颇具典型意义的例子也失去了个性,没有活力。读起来无味,改起来头痛,实在是创新作文之大忌。  相似文献   

17.
许多同学都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平时自己的作文水平比较好,但考试时,往往一看到作文,就头脑发胀,像乱麻一样无法理出头绪,因而作文写得很糟。其实这是因为考试时精神紧张而造成的。那该如何应对这种状况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点做起:1.调整心态,克服畏惧心理是写好考试作文的前提。同学们不妨将每次考试看成是一次练笔,紧张时可以这样安慰自己:我的作文水平一直很好,再说以前那么多的大考小考都过来了,还怕这一次不成?待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后再继续思考。同时,要调整心态,看轻考试的分数,这样才能放松情绪,从而发挥最大的潜能。2.注重方法,改变…  相似文献   

18.
考察目前高考作文和中学作文的状况,我们便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们已失去大地。毋庸讳言,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对中学作文教学格局、状况的形成是综合的、关键的、致命的;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同样是综合的、关键的、致命的。因此不能不详察、细察、深察。2004年作为教育大省的浙江高考作文是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请看作为样卷的两篇一类作文的节录:“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够使我们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的道德准则。”一百多年前的康德如是说。也许我们不能像庄子那样,有一种看透世俗的眼光,及一种…  相似文献   

19.
改革作文评价方法,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重要一环。作文训练的评价与作文考试的评价不同,作文考试的评价是按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打分,而平时作文的评价,可以根据需要对同一次作文的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灵活地运用评价方式。作文训练,我们可以采取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相似文献   

20.
石荣义 《黑河教育》2012,(11):12-12
最近总结部分老师的作文教学经验,最大一个感叹就是:套得太死。他们喜欢从一开始就以高中作文的本来面目出现,让学生沿着既定的考试道路走,这样即使在这中间再怎么创新,它都已经套上了传统、老旧的作文的外衣。这种训练,首先对学生而言就失去了吸引力,其次,学生很大程度是背离了内心而进行写作,因此学生抵触现象再所难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