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彼岸花开     
彼岸花,开彼岸,只见花,不见叶。生生世世轮回,只为奈何桥边那一瞬的相见。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城市的边缘开着大片大片的曼珠沙华,花妖曼珠和叶妖沙华违背了天神的命令相爱了,后来,天神大怒,下令曼珠和沙华永生永世不能相见。可是,他们并没有忘记对彼  相似文献   

2.
彼岸花开     
清纱 《高中生》2012,(9):52
  相似文献   

3.
4.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陶冶学生情操;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师要注意细微之处,在细微之处体现真情。教师在教学中有情感,才能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才会使学生的情感显示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感受花开     
我们每个人都仿佛是一粒花种,只要埋进土里,就必定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的过程。然而,要走完这段路程,不仅要靠自己,还需要有人默默地支持你,鼓励你。  相似文献   

6.
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手捧诗集,与花对坐,经过一朵花开的时间,我仿佛看到了花儿开放时的努力和挣扎。阳台上的一盆杜鹃开花了,开了许多朵,深红色的,点缀在绿叶之间,很是美丽。还有许多将开的,打着苞,忽然就突发奇想,想看看一朵花到底是怎样开放的。于是那个夜里,我坐在阳台上,静静地等着花儿的开放。  相似文献   

7.
小河时光的流水总是这样不紧不慢,向前,向前。来来往往的船只,是岁月的钟摆,载着一些人和事物,去了,又来。看花开,看风起,看雁过,阅尽闲云,你,我,都是过客。  相似文献   

8.
如何让自己的文章生动有趣并熠熠生辉?新课标要求学生作文要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这就指明了学生写作的源头和方向。平时对生活、对事物细致入微地观察,并有正确深刻地认识,对提高作文能力,培养人文素养起着巨大作用。那么,如何观察事物?  相似文献   

9.
2008年湖南卷     
《同学少年》2008,(11):18-21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诗句的意思是说。在滋润如酥的初春细雨中,春草发芽,远远望去,一片淡淡的绿色,可是走近后,却只见到极为稀疏的草芽,绿色反而感觉不到了。诗句的意境是美的,隐含的哲理也很丰富。它使我们领悟到:置身太近,有时反而感受不到实际存在  相似文献   

10.
就小学生作文来讲,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但  相似文献   

11.
见证     
花开一季,人存一世。人们活在这世上,总会有所见证:见证自然的美丽,见证真情的温暖,见证成功的喜悦,见证青春的闪光,见证自己所能见证的一切美好事物。  相似文献   

12.
<正>生活就是作文的源泉。但长期以来,"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是学生们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是学生习作脱离生活实际,对于所写对象的理解过于简单化、概念化,说大话,不着边际;说假话,虚张声势。没有真情实感,缺乏生命力,语言积淀不够,底子太薄,不能"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3.
细节很重要     
作家何玉茹在谈到铁凝的小说《笨花》中的细节描写时说:“我感到,只有到了事物的底部,才真正能够感知这个世界的体温和厚度,同时也真正能够抵达这个世界的彼岸。”细节是对事物底部的抵达。任何一个独特的细节,都是我们个人生命历程的独特提纯,都浸透着我们独特的生命感受。细节也是个性品格的外显,是深刻体验的馈赠。  相似文献   

14.
第一缕桂香     
赵文汉 《教育文汇》2012,(11):60-60
毕竟是秋天了,夜空格外的朗,繁星格外的亮,天气格外的凉,微风格外的清,人也就格外的爽。眼下照例要走过日日走过的那户人家门前,离那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时,忽然一丝似烟如雾般飘渺的暗香似有若无地飘过来,清幽且淡雅。这肯定是桂花香,是今年以来闻到的第一缕桂花香。她香得清楚,香得惊艳,香得入骨入髓。  相似文献   

15.
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课标对小学生作文三个学段的具体要求一脉相承。"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主张把教育和生活完全熔于一炉。而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要想高效作文,就得从低、中学段开始,当好学生的生活导师,为他们的后续生活作文奠定基石。一、品读经典,感受生活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学用书注重扩大学生的识  相似文献   

16.
走在路上,和煦的春风,轻抚着你发红的脸庞。看,那冬日枯萎的小草,在雪儿的大白氅温暖下,渐渐复苏了。就在柳枝张开它那黄绿的眉眼之前,小草悄悄地吐绿了。远看,光秃秃的山上开始有了一层毛茸茸的绿了。等你雀跃着跑到跟前,却发现依然是一株株枯萎的小草。正当你失望地想离去的时候,却发现脚踏过的小草,它的根  相似文献   

17.
正我爱生机勃勃的春天,也爱果实累累的秋天,更爱秋天的早晨,它纯洁、凉爽,使人振奋。(点评:这样的开头比较经典,也常见,是属于四平八稳的开头模式。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秋天早晨的特点——"纯洁、凉爽、使人振奋"。接下来的文段,最好接着对此展开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过,要是把全国小学生作文中捡到一分钱,按照作文的说法交给警察叔叔,恐怕公安部门就不用做别的事情了。显然,这句话说的现象在当下早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是它所反映的学生作文中说假话的现象,并没有绝迹。翻看初中生作文本,我们偶尔还会发现一些扶盲人过马路,送迷路小朋友回家等虚假陈述。面对这种情形,我们不禁感慨,什么时候才能消灭这种虚  相似文献   

19.
汪虎 《安徽教育》2013,(3):31-32
<正>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我们注意到,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习作题目,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但往往不知选材和剪裁,很容易记成流水账。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选材能力为突破口,进而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5~6年级)习作目标与内容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从留  相似文献   

20.
扶教成 《小学生》2012,(10):14-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在平时习作指导训练时,应通过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习作。生活化习作提倡营造一种轻松、和谐、自由、宽松、没有距离感的氛围,引导学生真真实实地用最平常心态来习作,真正达到说真话、吐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