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面的故事】北宋哲宗年间,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受太尉高俅及其子高衙内陷害,被发配沧州。高俅父子用十两金子收买押解林冲的公差董超、薛霸,让他们在路上害了林冲的性命。董超、薛霸途中百般刁难折磨林冲。到了野猪林,又以休息时怕林冲逃跑为名,将林冲连人带枷绑在树上,然后举起棍来,要取林冲性命。正在这时,情况突变——  相似文献   

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以一人杀三人的场面写得最精彩。一人对多人应是纷纭拿斗的场面,林冲却杀得忙而不乱,忙而不烈。因为对手人虽多,却非林冲的敌手。别说对抗,就连招架之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逃”,林冲无须应付“斗”,只须全力以赴“追”,所以场面不激烈。但毕竟以一追三,林冲不是孙悟空,不能一变三,所以虽不激烈却较紧张。林冲的追杀忙而不乱。他交互时间,利用一敌倒地挣扎的空隙,追杀另一敌。  相似文献   

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以一人杀三人的场面写得最精彩。一人对多人应是纷纭拿斗的场面,林冲却杀得忙而不乱,忙而不烈。因为对手人虽多,却非林冲的敌手。别说对抗,就连招架之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逃”,林冲无须应付“斗”,只须全力以赴“追”,所以场面不激烈。但毕竟以一追三,林冲不是孙悟空,不能一变三,所以虽不激烈却较紧张。林冲的追杀忙而不乱。他交互时间,利用一敌倒地挣扎的空隙,追杀另一敌。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中的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小家庭,过着美满而平静的生活。一次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他忍气吞声,没有敢反抗。但这并没有息事宁人,相反,高衙内及其走狗处心积虑地设下陷阱,欲置林冲于死地。  相似文献   

5.
儿子三岁半,却人小鬼大。顽皮虽是常有的事,但儿子闹起来还挺有策略,想喝饮料了不直接说,而是问口渴了怎么办,让他喝水,他说水没味儿——他根本不渴,就是想喝饮料。儿子聪明、活泼、个性突出,和他"斗智斗  相似文献   

6.
……薛霸双手举起棍来,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鲁智深扯…  相似文献   

7.
和李逵相反,林冲一直没能也不敢做他自己,他始终处在两难之中。因为纠结,他的心中积压了太多的负能量,所以,林冲是黑色的、畸形的、变态的,金圣叹说他"都使人怕",是真的。我个人一点都不喜欢林冲。但是,作为一个职业作家,我要说,林冲这个人物写得实在是好。李逵和林冲这两个人物的写作难度是极高的,在《水浒》当中,最难写的其实就是这两个人。  相似文献   

8.
<正>《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课文,主要写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打败洪教头,使之羞惭而去的故事。在教学中,教师常聚焦主要人物,抓住动作、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在赞同之余,有一些建议,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一、人物无关主与次,存在自有作为处《林冲棒打洪教头》涉及三个人物,林冲、洪教头、柴进,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林冲、洪教头两个人物的分析,而对  相似文献   

9.
水泊梁山共有一百零八条好汉,但是最早起义的"白衣秀士"王伦却不在内。这是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一段故事。早先,"豹子头"林冲被高俅迫害无处容身,只得投奔梁山。王伦见林冲本领高强,自己以及手下五个头领却稀松平常,不由得暗  相似文献   

10.
司保峰 《当代学生》2014,(12):12-14
即使你没读过《水浒传》,但林冲可能也还是一个你耳熟能详的人物。很多省、市的语文教材都收录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有关林冲的章节。"林冲根本不是什么英雄。恰恰相反,他是懦夫、狗熊。""林冲这个人极其凶狠、残忍、血腥,有暴力倾向,甚至缺乏人性。"有的同学如此评价林冲,你能认同吗?  相似文献   

11.
夏泽华 《当代学生》2014,(12):14-15
正林冲者,乃仁与能忍者也。"仁者"林冲,不以李小二身卑言微轻视之,对他不存芥蒂;"能者"林冲,文韬武略,与洪教头比武时智勇双全表现得淋漓尽致;"忍者"林冲,妻子受辱,忍气吞声,刺配沧州,饱受欺凌,委曲求全。面对权贵,内心有种入骨的奴性驱使他服从,倘若不是被逼走投无路,兴许一辈子安分守己,忠于职守。林冲最终成了本阶级分化出的异类,处境使然也。多元性格,多面林冲,令人悲叹的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学校举行"课堂艺术评比"活动,其中有两位教师执教的两个教学环节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在讲授林冲性格特点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来进行教学的:师:我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感觉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林冲是一个武艺高强的人。生:林冲是一个懂得忍让的人。生:林冲是一个谦虚的人。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第七回中写豹子头林冲误入商议军机大事的白虎节堂,落入了高俅设好的陷阱。按大宋律法,任何人不得携带兵刃进入白虎堂,否则治罪。高太尉对林冲说:"你既是禁军教头,法度也还不知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于是高太尉以"故入节堂,欲杀本官"为由,拿下林冲,解往开封府勘理判决。小说用"白虎节堂"来象征商议军机大事的机构,这里最主要的就是"白虎"的威权象征。白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设计》是我非常喜爱的教学刊物之一,每当一本到手后,总会迫不及待地阅读,顺便也和"上榜"的老师比比,找找自己的差距。在阅读2012年第11期花宏老师撰写的《〈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二课时)教学》后,受益匪浅,却总有个疑惑如鲠在喉,那就是第38页的这段话:在体会林冲谦卑忍让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背景资料,"不敢,不敢"似乎是这篇课文中林冲的心声:……鲁智深几次邀请林冲上梁山造反,林冲虽然心中对朝廷充满了不满,他还是说"不敢,不敢";今天,一个名声不响的洪教头,公然挑衅自己,他  相似文献   

15.
<正>《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对林冲的语言描写寥寥无几,仅22个字。但他的语言,言简意丰,浓缩着他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感受"豹子头"林冲的言语智慧,洞察他的性格特点,能够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代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的游戏活动丰富多彩,有蹴鞠、马球、拔河、荡秋千等竞力竞技类,有行酒令、围棋和象棋、弹棋、藏钩等斗智类,有驯猴、驯鹦鹉、驯昆虫、斗鸡等驯斗动物类.  相似文献   

17.
林冲是《水浒》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形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引导学生解读出的林冲形象也各有千秋。同课异构,从对人物个性的不同把握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教者不同的教学境界。  相似文献   

18.
唐代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的游戏活动丰富多彩,有蹴鞠、马球、拔河、荡秋千等竞力竞技类,有行酒令、围棋和象棋、弹棋、藏钩等斗智类,有驯猴、驯鹦鹉、驯昆虫、斗鸡等驯斗动物类.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教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天可怜见林冲!"(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课本中对"可怜见"的解释是"向人乞怜的词,就是‘可怜’"。那么"见"字的解释是什么,课本中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我认为这是不准确的。我们有很多学生甚至老师把"见"字理解成为"我"的意思,"见"字确实也有"我"这个义项,"天可怜见林冲"解释为"老天爷可怜我  相似文献   

2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是《水浒传》塑造林冲形象的关键回目.此回中,林冲的形象开始从"忍耐"向"反抗"转型.究其背里因缘,颇多论者将其归聚于陆虞候等人对林冲连环而颇为险恶的迫害.此说固然无碍,但细味文本,笔者发现,在林冲性格的逆转过程中,酒家李小二亦饰演着重要角色.为便于周全与申论,本文先从李小二的心理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