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生命周期只有3.5年,其根本原因在于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本文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最持久的决定因素,中小民营企业只有打造创新文化,塑造以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价值观,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制度,同时政府要充分利用法制、税收、金融等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的高比例流失严重影响中小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知识型员工的流失是由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文章提出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因素、企业因素和个人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控制中小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对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占用信贷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匹配,这集中表现为民企在正规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困境。正是这一困境迫使民营企业只能求助于民间金融,但民间金融的高利贷和无限责任特性决定了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有限性;所以,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建立信用中介机构、成立地方性民间金融组织等措施同时并举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略。  相似文献   

4.
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占用信贷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匹配,这集中表现为民企在正规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困境.正是这一困境迫使民营企业只能求助于民间金融,但民间金融的高利贷和无限责任特性决定了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有限性;所以,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建立信用中介机构、成立地方性民间金融组织等措施同时并举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略.  相似文献   

5.
刁怀宏 《西江大学学报》2005,26(6):29-31,73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它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占用信贷资源存在严重的不匹配,这集中表现为民企在正规金融市场上的融资困境。正是这一困境迫使民营企业只能求助于民间金融,但民间金融的高利贷和无限责任特性决定了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有限性;所以,提高企业自身素质、建立信用中介机构、成立地方性民间金融组织等措施同时并举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略。  相似文献   

6.
温州民间金融是随着民营经济发展而逐步成长真情为的,为温州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温州民间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如:温州民间金融缺少合法地位、民间金融风险大、民间金融社会信用难题以及利率政策尚未市场化问题。但发展温州民间金融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瓶颈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农民借贷难的客观要求,是加入WTO后与世界金融接轨的客观需要,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客观需要。本文阐述了实现温州民间金融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措施,如:立法正名,由“地下”转为“地上”;建立民间金融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引导温州民间金融投资、服务“三农”,最终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温州服务。  相似文献   

7.
政府主导型金融制度的安排,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极度扭曲,出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死角”.如何改变制度安排,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立与发展民营银行,并主要定位于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破解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从温州组建民营银行的客观必然性入手,探讨温州组建民营银行的路径,并结合组建民营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提出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潜规则,但目前我国有些民营企业诚信缺失。本文从中小民营企业诚信现状着手研究,客观地分析中小民营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深入地阐述诚信文化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作用,最后探讨中小民营企业构建诚信文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资金错配,导致中小微型企业出现融资难题,解决途径在于依靠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疏通民间融资渠道.小额贷款公司是从事金融业务的特殊公司,也是我国本次金融改革创新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小额贷款公司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和为大量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融资支持的角度论述了成立中小商业银行的必要性;接着通过概述国内外对中小商业银行研究成果,得出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最后,给出了我国建立中小商业银行的策略:明确相关主体在中小商业银行过程中的责任,在银行内部建立民营企业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中小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了资源合理配置,缓解了就业压力,在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有关数据显示,中小民营企业占据了民营注册企业的99%。规模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在当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竞争进一步加剧,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由内部审计失效而导致的企业倒闭事件频频发生。因此,提高中小民营企业内部审计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金融体制是决定金融秩序的制度规范,民间金融也是我国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间金融体制改革,致使民间金融体制滞后于民间金融变化的特点与需求。由于民间金融作用的两面性,不完善的民间金融体制必然诱发和放大民间金融的负效应。在不十分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金融处于典型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境地。为发挥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当前就要切实完善民间金融体制,实现民间金融体制与主流金融体制同步和一体化改革,同时要结合民间金融特点,不断深化民间金融的监管体制、利率体制、投资主体体制等,从而避免民间金融因体制的不规范而诱发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稳定产生冲击,使民间金融成为经济发展有力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国外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分析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及其制约因素,指出民间金融的发展是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前西部中小民营企业与东部、中部中小民营企业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新产品的开发意识、开发策略、开发实力方面差距更大。因此,本文特提出十六种如何巧妙开发新产品的策略,以供我国西部中小民营企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金融体制可以有效规范金融秩序,而民间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其体制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一直以来在民间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还有所欠缺,促使金融体制无法适应民间金融的变化和发展需求。因为民间金融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民间金融体制不够完善就会引发和扩大民间金融的消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就要完善民间金融体制,同时改革民间金融体制和主流金融体制,并和民间金融特点相结合,从监管、利率、投资主体等方面完善民间金融体制,有效规范民间金融体制,避免其带来的金融风险,促使民间金融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都做为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就我国而言,民间金融的存在与我国的金融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密切相关,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民间金融的存在有效弥补了我国正规金融的不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其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因此,本文主张通过法律对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的确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构建、存款保险人制度、行业监管等做出相关规定,从而有效规范民间金融的活动,在承认和促进民间金融发展同时遏制其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下,中小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瓶颈,其中企业中人才流失的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难题之一。人才的流失使本就寿命短,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更加举步维艰。从企业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应对中小民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调查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提出一个降低向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对我国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由于银行方面审贷能力、程序和激励机制的欠缺,加上信用中介服务体系发展落后,使国有大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另外,整个金融组织结构缺少面向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大量民营商业化银行,导致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通过对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问题的分析,尽快找出民营企业间接融资的有效渠道,由此推动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温州民间借贷风险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民间借贷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相对活跃,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2011年是温州民间借贷风险凸显的一年。部分中小企业出现生产经营运行困难加大、资金链断裂、企业主出走、借贷规模超过千亿、民间借贷纠纷案猛增和部分中小企业倒闭等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民间借贷利率与政策利率脱节、国家金融监管缺位、银行中介功能弱化;部分银行信贷资金进入民间借贷市场:民营企业追逐高额利润,实体经济“空心化”。因此。民间借贷的治本之术,就是要将民间地下融资合法化.开拓证券、股权投资、国外投资等资本市场.目前最重要的是发展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