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美丽的哀伤     
华章益彩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恩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相似文献   

2.
人生难免别离,离别与爱情儿乎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情境。因此历代诗歌中。伤别可以算是与爱情同样古老而又恒新的主题。 作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是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晚清批评家陈祚明称之为“千古至文”。这些不知名姓的诗人们在动荡飘泊的岁月。拿起笔,抒写他们感时伤逝的未世情绪,笔调温婉细腻,情感缠绵深厚,《行行重行行》尤可称为其中的佳作。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开篇前三句,是“赋”的写法,明白如口语,仿佛平铺直叙,其实这正是诗的深处所在。诗中暗含着两个典故:“生别离”来自《楚辞·九歌·少司命》,原句是“悲莫悲兮生别离”。行行重行行这一重复的举动,暗示着爱人与自己的距离愈来愈远,而且不可休止,生离的悬挂带给女子莫大的悲痛,电给诗的起调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悲意。“道路阻且长”来自《诗经·蒹葭》。在那首诗里一位男子为了追求自己的至爱,不惜逆流而上  相似文献   

3.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借代是一种古老的辞格。在古诗词中运用十分广泛。在解读古诗词时,要注意理解其中包含的借代手法,才能更深地领悟诗词的妙处。下面列举几种古诗词中常见的借代手法加以分析。 1.以结果指代原因《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诗中不直言“瘦”,却说衣带宽缓。表意非常委婉,这正是借代修辞所能获得的表达效果。“衣带缓”是“人憔悴”的结果。这是原  相似文献   

4.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鬃华。乔吉的《凭阑人·金陵道中》这首小令表现人们一种常见的情感:羁旅行愁,塑造了一个浪迹天涯,历尽沧桑的游子形象。“瘦马驮诗天一涯”,展现的是一个远景,空  相似文献   

5.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是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诗歌单元的一篇课文。笔者认为 ,《错误》是一首当代闺怨诗 ,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闺怨诗的传统 ,却又不落窠臼 ,独辟蹊径 ,令人耳目一新。诗中那位莲花般明艳的女子执着地等着远游的心上人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斯人独憔悴。自从有了游子的远游 ,就有了有情人的长别离。游子远游 ,经岁又经年 ,留下了空闺独守的女子。“相去万余里 ,会面安可知” ?等待是寂寞的 ,等待是漫长的 ,“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离愁别绪是文人歌咏的传统题材 ,《古诗十九首》里就有八首是…  相似文献   

6.
俏冤家,一句称呼语,含爱更带怨。在天涯,正“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乃“数对清风想念他”之因,偏那绿杨堪系马,怨其远游不归也;反之,我这里为  相似文献   

7.
从《诗经·桑柔》:“忧心殷殷,怀我土宇”,到羁留台北的于右任的诗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涉及怀乡的内容和以怀乡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从未间断过。《楚辞·九章》的《哀郢》中云:“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意思是说鸟要返回它的故乡,狐狸死时头要向着山岗。《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意思是说胡地的马到了南方依恋着北方吹来的风,南方飞到北方的候鸟要在南枝上筑巢。  相似文献   

8.
送别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常见主题,人事有浮沉,人生多乖违,往往聚散无常。因此苏轼《水调歌头》词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之慨。而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汉文人五言诗《旧题〈苏子卿诗〉四首》其四中云:“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相互欢合难以如愿,悲离之情油然而生,别离也就成了人生不得圆满的一大遗憾。南朝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对天性敏感的诗人来说,别离则更易伤情。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4,(22):17-18
正本组文章的可爱之处,在于它们的多样性,即它们兴许还有其他答案(比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实际上是形容战友情,现在多误为爱情)。具体究竟还有哪些,就得靠你们来酷咖网(kuka.hnjy.com.cn)告诉我了。中国古代"情书"中十大经典语句1.十年生死两茫茫。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4.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5.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7.问世间情为何物。8.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9.曾经沧海难为水。1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0.
古人好用叠字、叠词、叠句,其叠法各异,妙趣横生,颇多佳句。 一句一叠的,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一句二叠的,如“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別离”。(古诗十九首) 一句连叠三字的,如“树树树梢啼晓莺”。(刘驾诗) 一句叠三字的,如“槭槭凄凄叶叶间”。(吴融诗) 两句一叠的,如“断竹,续竹,飞上逐肉”。(《弹歌》)  相似文献   

11.
从前,一个"旅"字,一个"游"字,总是单独使用,凝聚着离家的悲愁。"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孑然一身,隐入苍茫自烈,真有说不出的凄凉。另一方面,庄子"游于壕梁之上",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游"字又给人一种逍遥自在的感觉。也许,这两种体验的交织,正是人生羁旅的真实境遇。我们远离了家、亲人、公务和日常所习惯的一切,置身于陌生的事物之中,感到若有所失。这"所失"使我们怅然,但同时又使我们获得一种解脱之感,因为我们发现,原来那失去的一切非我们所必需,过去我们固守着它们,反倒失去了更可贵的东西。在与大自然的交融中,那狭隘的乡恋被净化了。寄旅和漫游深化了我们对人生的体悟:我们无家可归,但我们有永恒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作者查到并且引用了那么多书,实在令人佩服。可是许多话却不明说,让读者自己去找,实在太费心神。关于后稷“先生如达”,生下来像小羊,且被“三弃三收”,我想补充几句。与“三弃”有关的是牛羊、平林与鸟。作者注意到牛羊为后稷哺乳与“鸟复翼之”的关系,然而讲到“弃之平林”时却忘了它们。其实三者是有联系的(至少要注意到禹平水土、定九州的事)。我通过孩  相似文献   

13.
“侃好上课开头第一句话”,这决不是小题大作,实乃课堂教学高效率高效益战略的把关。它,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法宝。“我的孩于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这是韩麦尔先生上《最后一课》的开头。悲莫悲兮生别离,“最后”一词的运用,就像一枚中子弹,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巨大学习热情。它是制控学生注意力的磁铁。“祥子怎么这么傻,这么笨呢?烈日,他不知躲,暴雨,他不知避。老舍为什么写这么一个大苕人呢?”上《在烈日和暴雨下》的起始,有位老师以这一句开  相似文献   

14.
我说我师     
李老师是我上师范一年级第二学期的语文老师。他讲的第一课是《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一上来便是自我陶醉式朗读,充满感情的声音和抑扬顿挫的调子回响至今:“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或许就是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古代文学。他给我们布置的第一个作文题目是《自我剖白》。写自己,还会没什么写的吗?我们几乎每人都写了四五页。交上去以后,他都作了认真的批改。他引领我们写各种文体,连诗歌也写。我总以为,写诗是需要天赋的,然而,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广种广收了各种文体。还自编了个人作品集,题名、扉页、插图、编排、序言等等都由自…  相似文献   

15.
语文幽默     
1.一次老师提问:“‘烈士暮年’,下句是什么?”我没听清楚这句,听成“烈士墓前”了,于是张口就说“黄泉路上”, 全班晕倒。2.初中的时候有一回考语文, 之后我和另外几个同学被老师叫去帮忙改其他班的试卷。有一道名言题:吾生也有涯。有个学生接了一句对仗特工整的:尔死亦无边。  相似文献   

16.
绝世好对     
人们常说,世界上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这里记录几则学生妙对,以供欣赏:记得考试有一题为“葡萄美酒夜光杯”,要求接下句。有一个同学这样写道:“金钱美女一大堆。”“穷则独善其身。”一同学接下句:“富则妻妾成群。”有一个名言是,“吾生也有涯”,有个学生接了  相似文献   

17.
有一种问答式的古诗灯谜,谜面借用或套改一句古诗,再经过巧妙的提示,暗藏着同样是诗句的谜底,十分耐人寻味。例如:谜面:孔雀东南飞提示:为什么不向西北飞?打一句古诗。谜底:西北有高楼“孔雀东南飞”是汉代末年的民歌,首句就是“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提示让人自然想到《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它第一句是“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既然西北有直插云天的高楼,那么孔雀只好往东南飞了,联想巧妙,令人叫绝!有人别出心裁,改用古诗,也制出了巧妙的灯谜:谜面:黑夜放歌须纵酒提示:为什么不在白日放歌?打一古诗句。谜底:白日依山尽“…  相似文献   

18.
三、四岁的孩子识字的少,对识字感兴趣的更少。很幸运,我的女儿却乐于识字,这还得从女儿的名字说起。女儿取名天一,出类拔萃的意思。八月十四日,是女儿的生自。丈夫为她买来生日贺卡,并毕恭毕敬地写上:“祝谢天一三周岁生日愉快。女儿饶有兴趣地用手指点着一个个的字,跟着爸爸念了好几遍。  相似文献   

19.
清溪行     
李白 《中文自修》2004,(4):56-56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2),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3)。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释] (1)清溪:位于今安徽省贵池境内。从诗中“向晚猩猩啼”句可知,清溪当青山夹岩。(2)新安江:源出皖南徽州,流入浙江,以水清著称。(3)度:同“渡”,过。[思考] 1、理解诗歌一二句的内容。2、理解诗歌三四句与五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20.
冯力 《四川教育》2006,(10):26-27
【案例】“鸟的天堂”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读得很投入,领悟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生:我觉得“逼近”一词用在这儿不恰当。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我们平时讲距离越来越近时,习惯用“靠近”和“接近”,用“逼近”显得不合常规。生:据我了解,只有当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