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营学校之要,唯在得人。人和之道贵在民主。民主管理,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的特征是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点,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纽带,造就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目标。其中,情感因素的注入常常会使民主管理呈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经营学校之要,唯在得人。人和之道贵在民主。民主管理,实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的特征是以尊重他人人格为基点,以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为纽带,造就相互理解、团结合作的工作环境,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管理目标。其中,情感因素的注入常常会使民主管理呈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学为代表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倡导德,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强调“天时、地利不如人和”。在越来越重视自南平等、尊重生命的当代,也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学校管理,同样如此。学校通行的是制度管理,制度是学校所有成员必须遵守的共同准则。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章制度,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但人的生活、情感、个性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4.
人、事、物是管理的三大要素,在这三者之中,以人为中心,孟子曾分析过人与物的不同地位,他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人的要素放在物质因素之上。以人为本的管理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学校共同发展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5.
学校师生关系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师生关系思辨黑龙江省教科所旭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轲的名言。人和,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具体点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团结融洽的意思。人和,是国家强盛、事业兴旺的极为重要的条件。学校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主体部分,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对“不如”句式的探究 文章开篇写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生活的憧憬。孔子的“皆有所养”,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马克思的“人与社会互融”观点,以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目标,都提出了和谐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教育。而要推进和谐教育就必须建设和谐学校,创造学校发展的良好外部和内部环境,提升学校的文化层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新说文解字     
和与合 “和”,一个“禾”,一个“口”,人有了吃,就和,“和”为贵。中国化倡导和气生财、和商共赢,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所谓“共和”.就是大家都有吃。  相似文献   

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新任校长不仅要做到与领导班子“和”,与教职工“和”,而且十分有必要努力做到与前任校长“和”,这是新校长管理学校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里所讲的“和”并不是从人际关系意义上而言的,主要是指新校长要与前任校长治校在治校方面所采用的正确措施、政策“和”。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运用“和”的理念取得显著成效的,当以战后的日本企业最为突出。日本的企业管理者把和谐当作日本的管理哲学,要求劳资之间要“和谐”,同事之间要“和谐”,同业之间也要“和谐”。日本本田公司创始人本田佐吉就以“天地人”为座右铭,取意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认为经营  相似文献   

11.
“和谐”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它寓意着民心之和、民情之谐。和谐环境是人们在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在新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2.
孟子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今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新课程的启动犹如缕缕春风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注人了生机和活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既是一种崭新的发展思想,也是一种灵活的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靠人.而人的培养,关键又在于发展教育.农村职教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有的却成为地方财政支出的重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既给发达地区农村职教以挑战,也给落后地区的农村职教以机遇.曾记得孟子在《谋攻》中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笔者援引并套用孟子的话,以为落后地区农村职教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恰恰就在于享天时,占地利,谋人和.  相似文献   

14.
“矢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在《论战》一文中对克敌制胜关键因素的精辟总结,且为古今中外众多战例所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为商业繁荣注人了勃勃生机。商场即战场,巧妙运用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以求选列预期的经济效益,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已成为商界成功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和为贵”,孟子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体现了一种“和谐”观。我罔政府继承了中国传统优秀的“和谐”观,分析了当下中国的形势和任务,2005年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突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和谐社会”的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16.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千百年来,大凡获得成功的人无不得益于“人和”。一个学校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凝聚人心,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一、心灵沟通,和睦相处   沟通心灵具有三大功能:一、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对于沟通的双方都有积极作用;二、可以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使人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三、可以使人的心灵产生震荡,激发人的潜能,发掘人的内在潜力,增加人…  相似文献   

17.
历史事件常常会影响历史进程,而地理因素又常常影响历史事件。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中的“天时”、“地利”就属地理因素。翻开史册我们会发现,地理因素在某种意义上会对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局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时要重视地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第二十六课有孟子的短文《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我教过之后 ,有几点浅薄的见解 ,特提出来 ,大家商榷一下。一、课文中观点模糊和逻辑性不强的地方1.短文开头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我认为“天时”与“地利”孰重孰轻 ,不能一概而论。“地利”由于“天不时”可变成“不利” ,“地不利”而由于“天时”也可变成“地利”。何况古人原本是十分崇尚上天的 ,那时 ,由于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弱 ,唯心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虽然《教学参考书》中解释说观点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  相似文献   

19.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语文》九年级下册(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2003年12月第1版)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整体把握”部分认为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在“问题研究”和“练习说明”部分则认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