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蔡京改革措施中钱法、方田法、直达法在时兴时废中推行了十多年,惟有其茶法和盐法则不仅被南宋所沿袭,而且对元、明茶法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何以如此?其一,徽宗与蔡京绍述熙宁、打击元祜的政治趋向是统一的;其二,国库不足,蔡京茶盐之法可为朝廷急剧敛财;其三,蔡京荼盐法充分发挥了商人作用,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和中央集权的要求。根本原因是集权中央,利属朝廷。  相似文献   

2.
历来对叶梦得最大的争议就是认为他作为蔡京的门客,"以门户之故,多阴抑元祐而曲解绍圣"。从叶梦得与"绍述"权贵的关系、与元祐党人及其子弟的交游、对新旧法的评价等方面分析,叶梦得非"绍述余党",他同情元祐党人,反对立元祐党碑,与元祐党人及其子弟关系密切融洽,他对新旧法的评价客观公允,对绍述之政的批评也是正确的,不存在阴抑元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人们对于北宋蔡京的评判褒贬不一。但蔡京任职期间,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北宋蔡京及其茶盐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蔡京茶法、盐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并重点阐述了茶盐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蔡京茶盐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吸纳金钱,满足统治者的挥霍,但在客观上也加大了中央财权的集中。  相似文献   

4.
刘迪 《学周刊C版》2014,(10):220-22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人们对于北宋蔡京的评判褒贬不一。但蔡京任职期间,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北宋蔡京及其茶盐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蔡京茶法、盐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并重点阐述了茶盐改革所带来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蔡京茶盐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吸纳金钱,满足统治者的挥霍,但在客观上也加大了中央财权的集中。  相似文献   

5.
宋哲宗绍述之际,章惇、蔡卞当国,元祐党人皆逐远州恶地。其时,以文字整治元祐党人则有同文馆狱。随后,虽因向太后听政而放松了对元祐旧党的责罚,然继之以蔡京擅国,崇宁新党对元祐旧党的报复则尤为严酷,其标志即为元祐党人碑和元祐党籍碑之立。崇宁元年九月,中书省开列司马光、苏轼等“系元祐责籍并元符末叙复过当之人”一百二十名,随即御书刻石端礼门,是为元祐党人碑之初立。三年六月,重定元祐党籍,得三百零九人,亦刻石朝堂,是为元祐党籍碑。在这三百零九人中,至少可分为三类人:一是元祐旧党,二是元符末上疏人,三是与蔡京不相能的新党中人,如曾布、张商英之属。《梁溪  相似文献   

6.
稽古是宋代儒学的传统。北宋末陈罐重新倡导“稽古之学”,期望由上而下地促成社会稽古之风。陈瓘稽古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博学思想,以现实性与实用性为准则,用“心化”方法对经史百家、释、道等思想进行融合贯通,最终作为挽救社会蔽端的理论武器。其所提出的尊儒学本经、重汉唐史学、拓展《易》学功用等稽古内涵,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抑制蔡京等新党人“绍述”阴谋,整治科举风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体现了徽宗朝政治学术思想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蔡京是北宋亡国前权倾朝野20余年的一代巨奸,历代史家对他评价几乎一无是处。蔡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因何变得十恶不赦。文章就与蔡京评价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蔡京肯定是权奸,但也是能员;徽宗对蔡京是信任的,更是利用的;对蔡京的历史评价定型于南宋高宗时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蔡京是北宋亡国前权倾朝野20余年的一代巨奸,历代史家对他评价几乎一无是处。蔡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所作所为因何变得十恶不赦。章就与蔡京评价有关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蔡京肯定是权奸,但也是能员;徽宗对蔡京是信任的,更是利用的;对蔡京的历史评价定型于南宋高宗时期,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蔡京在宋徽宗的支持下,创立居养院、安济坊、漏泽园,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从中央至地方,从养生至助葬的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缺乏稳定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弊端丛生等不足之处。以发展的眼光去考量,蔡京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下,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做出的改革和贡献理应后人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书生萧让     
圣手书生萧让是个造假高手,把当朝太师蔡京的家书仿造得连他儿子都没看出来。要不是秀才吴用画蛇添足,非得在家书后面加盖伪造法人章,被黄文炳识破,这假冒的家书几乎天衣无缝了。蔡京的书法在宋朝是一绝,和苏东坡、黄山谷、米  相似文献   

11.
宋徽宗被历史定位为亡国昏君,但他即位之初所推行的建中之政却历来博得了较为一致的好评,笔者分析了建中之政的成因,象征,亮点以及博得好评的缘由,认为建中之政虽有可观之处,然而不仅亮度有限,而且一闪而过,“徽宗之初政,Can然可观”之说,未免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2.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21岁中进士,26岁走上仕途,青年时就怀抱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但在神宗皇帝重用王安石进行政治改革时,苏轼则因老百姓的利益而对改革的某些做法提出了反对意见,他既是激进改革的反对者,又因才华横溢,得罪了朝廷的一些言官,因此被罗织罪名逮捕入狱,险些丧命,出狱后被贬黄州。他被贬的直接和表面原因是"乌台诗案",但深层原因则是皇权的不可侵犯、得罪言官遭到报复、才华显露遭人忌恨等等。  相似文献   

13.
苏轼曾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五朝,前后达四十四年。这期间可谓宦海沉浮,历经磨难。作为二十五进论之一,《贾谊论》很好地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即政治家要实行改革,在条件尚未成熟时,应该有所妥协,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就个人而言,在遭受挫折之后,应当正确对待,不能一蹶不振。也就是说从政治的角度讲,苏轼在《贾谊论》中体现了丰富的人才思想,即要"忍、待";要"善处穷时";要"全其用",需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4.
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封建统治集团的腐败,而其间,权奸贾似道的倒行逆施,加速了宋朝的覆灭。我们把造成贾似道这类典型官僚的社会契机及其演化过程,称之为"贾似道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少年时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任人唯亲的裙带风使他当上了大官,谎报功绩使他骗取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而权力失控又使他得以胡作非为,贪图淫乐的人生观使他向敌乞降,多行不义使他终于被人民抛弃。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能否正确用人和对权力有效监督,是决定一个国家兴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这又取决于这个政权的性质与体制;如果坏人当政,必将祸国殃民。  相似文献   

15.
黄庭坚是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欧阳修、苏轼的书学思想,又以“重韵”、“绝俗”的理论使“尚意”思想得到了新的诠释,他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支撑将“尚意”书风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宋代时不仅民间传统节日文化造入了成熟、丰满时期,而且在宋真宗、宋徽宗两朝,又新创了11个节日,既增加了宋代节日数量,同时,在国家因事设节、完善中国古代节日系统结构方面具有开创之功。从此,中时历史上的节日,除广大士庶参与的民间传统节日之外,新增了由官府各级机构大小官吏们参与的官方节日,对后世乃至我国现代节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南宋名臣吴潜出身理学世家,以政名、文名继其家声。他的文学思想既得到了家学家风的浸染,受到家族成员的影响,又能有所发展,成为振兴南宋宣城吴氏文学家族的杰出代表,也使宣城吴氏成为宋代一个较有特色的文学家族。  相似文献   

18.
童贯的对外思想深刻影响了北宋末年的对外决策,因此童贯不仅是徽宗时期对外决策的执行者,更是对外政策的思想者。童贯有着强烈的开疆拓土的思想:他"联金灭辽"的思想、和平统一燕云、输财赎地等思想都变成了现实的对外政策,并且由他本人具体执行。童贯的这些对外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打破了北宋与辽多年的总体外交平衡格局,加速了金进攻北宋的进程,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19.
宋徽宗《春树彩禽图》精通"黄体"而发挥工笔形态,又结合工笔发挥笔墨意味,将宋代"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两种主要画法融为一体。有野逸率意的笔法,但不荒疏,色彩富丽而又不艳俗,一种大雅静谧之气令人心荡神怡。画面所表现出来的春天气息,明丽夺目而又宁静,妩媚含情而又雅致。而在宋徽宗绘画的鉴定上,代笔是后来出现的应付索画的现象,作为皇帝的宋徽宗根本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古文运动的精神。作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诗词文赋均有突出成就,尤其他的散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开辟了新的文风,对当时以及后代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