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是蒙古对明朝发动的两次大规模战争。这两次战争虽然相隔近百年,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即二者的起因、经过、结局无不与明、蒙双方贸易联系的恢复及发展息息相关,故明蒙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作为维系双方和平交往的纽带是无法斩断的。这正是土木之变与庚戌之变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2.
明蒙朝贡体制是明代朝贡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廷处理与蒙古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也是明蒙交往的最好见证。有明一代,明蒙朝贡体制长期运行,这期间的明蒙交往常有和平往来,少有冲突与战争。而土木之变即是在明蒙朝贡体制顺利发展到高峰时期爆发的一次战争,它是一次偶然事件,与明蒙民族矛盾无关。  相似文献   

3.
土木之变是明王朝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军事事变,在这次事变之前,士大夫时常关注蒙古瓦剌部动向、分析当前政治局势,多次向明英宗提出预防瓦剌入侵的建议;在土木事变发生之时,士大夫再一次挺身而出,为应对事变之后产生的危机纷纷出计献策;在土木之变发生后,士大夫坚决主张抵抗瓦剌入侵,甚至亲自率军抵御也先的军队,终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士大夫为防止明王朝重蹈北宋灭亡覆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木之变是明代朝贡体制框架下明蒙之间发生的一次流血事件。其爆发并不是明蒙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而是诸多突发因素所致,其经过与明蒙朝贡体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反映了汉、蒙两族相互需要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朝贡体制对明蒙关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明代《大统历》最初行用南京昼夜时刻.朝廷北迁后,英宗将其改为北京相应时刻,景帝登基后复改回南京数值.结合相关政治背景,对此进行考察可知,景帝改制的原因为:英宗改制后不久土木之变爆发,政局剧转,景帝为稳定形势而改回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分析了蒙古末代大汗林丹汗在明朝、后金之间广宁之战中所推行的先内后外的错误方针,指出林丹汗对此役的敷衍态度及拙劣表现,是他最后导致败亡悲剧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在天人之间推重人事,认为决定历史兴亡治乱的是人事而非天命。决定历史变化之人事,即人情之理,其主要内容是礼义纲常和经验常识。欧阳修考察历史盛衰及历史中的常与变,都以人情之理为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9.
唐中期后,金吾卫军是南衙控制的最重要的宫禁力量,因而被李训集团用来参与宫变.甘露之变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金吾卫军行动的失败,而这又系于将领的无能和胆怯.虽然李训集团对宦官控制的神策军有所防范,但金吾卫军与之相比,实力相差悬殊,故李训集团不得不铤而走险利用伏兵形式消灭宦官.从宏观角度来看,甘露之变是一场南衙士大夫利用宫中金吾卫军,重新夺回禁军控制权的宫变.  相似文献   

10.
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中诛杀自己的亲兄弟,夺取了帝位继承权。他即位后,为了消除臣民对其帝位继承合法性的指责和伦理道德方面的舆论压力,迫切需要臣下为他歌功颂德。由于他的参与与引导,贞观前期诗坛上君臣唱和盛极一时,歌功颂德之风弥漫。这使得从南北朝后期逐渐开始显露的诗歌情性遭到扼杀,对初唐诗歌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马嵬之变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7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公开向唐朝举起了、叛旗。由于唐朝无备,再兼以措置失当,结果安军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潼关。唐玄宗见形势不妙,只得率领一班人马逃出京城。但当他们一行逃至长安西北的马嵬驿时,却发生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事变。《旧唐书》卷106《杨国忠传》:  相似文献   

12.
徐有贞是明代正统至天顺时期的著名政治家 ,他参与的南宫之变使明代历史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当时经世思潮的典型人物 ,但因迷信天象、躁于仕进 ,影响到他的政治前途。他借助武臣和宦官的势力 ,发动南宫之变 ,意图在政治上有所施展 ,却亦因入仕之心太迫 ,仕途上不择手段 ,因而难以实现自己的经国报负 ,且因杀于谦而留有千古罪名。但是徐有贞的政治追求 ,反映了这一时期国家多难、士大夫积极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玄武门事变前夕,太子建成努力维护与世民的关系,但也试图削弱世民势力,以图稳定地位。李渊为避免二子争斗也采取了措施。二人的努力均未能阻止世民发动久有蓄谋的玄武门之变  相似文献   

14.
对专利的申请和审查,国际上有先申请与先发明两种不同的原则.作者通过对比两原则以试图在经济全球化、法律国际化发展的21世纪,为我国专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金人于靖康元年,攻陷北宋都城开封后,烧杀抢掠以及宋室南还是开封地区人口大规模南迁的主要原因。开封人口大规模的南迁有两次高潮。南迁的开封城市居民有皇帝及赵氏宗室、嫔御、外成、官吏、军人将校、宫女、内待、士人、学校生员、僧尼遭冠、坊廓上户。而数量最多的是劳动人民。开封人口南迁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临安是开封移民最多的地方江西、浙江地区从开封来的移民亦占相当大的比例,建康和镇江也有不少开封移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古自认为世界中心,称华夏之外邦不受儒家教化之国为夷.鸦片战争后,随着西风美雨入侵,体会对方强大后不得不舍“夷”而用“洋”,传统夷夏之辨由此泄开了一条口子.伴随着洋文化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崇尚洋务与洋物的思潮渐起,大有用“夷”变“夏”、全盘西化之势.而另一方面,“洋”被赋予的意义中又延续了传统夷夏之辩的文化认同,而引起灭洋思潮.  相似文献   

17.
明清易代的社会动荡推动了女性诗风的变革,才媛李因的创作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李因早年诗歌以清丽见长,并借随夫葛征奇北上宦游的江山之助,形成了清奇疏野的风格。易代之际及家国沦亡的境遇,催发其慷慨激烈的变徵之音。晚年虽贫困潦倒,但仍坚持创作,诗风亦趋于沉郁苍凉。  相似文献   

18.
章太炎的老学研究,随着时代、时局、社会活动、信仰、学问的变化,经历了一个变动过程,大体趋向是:从批判老学到表彰老学;从以学习西方和西学视觉解读老学走向以本土文化内在演化与文化民族主义视角解读老学;从老学与政治融合走向老学与道德融合;从老学与佛学会通走向老学与儒学会通。章太炎的老学之变,不只是个人学术的内在变化,更反映了近代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敏感互动。  相似文献   

19.
"龌龊"是近几年来在网络等新媒体中常见的词语,其本义指人"拘于小节,过于谨慎",发展到如今既指人"卑鄙、无耻",又表示善意的调侃、嘲讽等,词义程度有轻有重。本文从各个历史时期"龌龊"的含义分析,找出词义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轻重之分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誓川之变在南宋理宗朝引起了震惊,各派对此反应不一。真德秀对此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不顾性命为皇子骇呜冤申屈。他的举动惹怒了权相史弥远,史弥远发动党羽对其进行弹劾,真德秀连落三官,最后回归浦城。他的政治命运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誓川之变是史弥远一手策划和实施的。这一事件真实地展现了权相专制、党争激烈、后宫预政的南宋后期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