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1986年,朱殿封当了《大众日报》记者。新的工作向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他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他暗下决心,记者职业是受人尊重的职业,要人重更要自重,我要在工作中不讲究条件,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以稿谋私,勤奋工作,用手中这支笔扬善惩恶,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做一个让党和人民放心的记者。这年来,朱殿封不论到城市、农村、机关、工厂采访,吃住行从不挑剔,从不以接待条件好坏来决定是否去采访,而是以有无可采写的新闻为标准。下乡采访,他常骑自行车,睡农家炕,吃农家饭。没有电灯点蜡烛,没有桌子倚在床头上,坐在椅子上,  相似文献   

2.
借新华社多媒体中心正式启动之际,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新华社通信技术局谢胜和局长,请他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成立谈谈体会,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媒科技》2010,(11):57-59
在国家新闻技术标准推介会·东三省报业峰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数字报业业务部副总经理霍为兵,请他就标准在当前报业转型阶段所发挥的作用谈谈自己看法。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要记者陆诒去采访“国民政府”的监察院长于右任。陆诒说:他不会谈什么国内政治的.周恩来同志说;就不要他谈国内政治,可以请他谈谈办报的往事让我们学习学习也好.果然,那次于右任把他在辛亥革命前夜如何办  相似文献   

5.
残忍的提问     
去年4月新民晚报的《夜光杯》版曾登过一篇名为《提问》的文章,讽刺了一些记者采访时“不高明”的提问。诸如,北京隆福百货大楼起火,一记者向北京市市长李其炎提问:深更半夜赶来亲自指挥抢救,有什么感想?被市长斥责“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提这种问题?” 确实,这类不高明的劣质提问真让采访对象好气又好笑。但这种提问尚可接受,还有一种提问不只是不高明,而且让人感到采访者的“残忍”。 记得前几年在海南举行过一次铁人十项全能拉力赛,一名记者的提问给我的印象多年不灭。被采访者是刚泅渡完一段很宽水面进入马拉松跑阶段的运动员。记者跟在身边问:“刚游了那么远上岸没歇歇不累吗?”这动员喘得不止。记者又问:“请谈谈你现在的想法。”把话筒伸到运动页面前。当时看到这儿,我真想一拳把这位记者同行从电视画面上打出去。人家拼死命地在比赛,他却风风凉凉地让“谈谈现在的想法”,且不说影响比赛成绩,累得要命的运动员怎样才能分出神来回答呢。这位记者的采访既表现了自己无能又表现了自己的自私,只顾自己来访,不看采访对象处在什么环境。  相似文献   

6.
采访和写作     
我这样采访现在我们开始研究记者的采访方法.方法毕竟是方法.不仅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就是同一个记者,采访同样性质的问题,他也可以——而且常常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哪个方法最好,哪个方法不好,很难有个固定的标准.这个方法,在这时、这人、这事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但在那时、那个记者、另外一件事情的采访上,可能又是不好的方法.所以我这里谈的,第一不是想画个框子,说哪个采访方法是好的;哪个又是不好的.这样作不仅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可能的.第二又想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谈谈哪是好的采访方法,哪  相似文献   

7.
记者是离灾难或突发事件距离较近的人。一段时间以来,记者在灾难新闻采访中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保护问题一直颇受关注。那种为了完成任务不顾他人感受去撕裂伤口,为追求“催人泪下”效果,一再挖掘当事人的痛楚,诸如不注意问话方式,重复采访,甚至新闻“炒作”等行为受到业内外的反感以至唾弃。那么悲情新闻要不要挖,怎样挖,度在哪里?怎样对待采访对象的心理创伤、隐私权?记者的同情心、人文关怀怎样体现?职业道德的底线在哪里?本刊特约请资深新闻工作者和有关专家谈谈他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一次,去某新闻单位办事。编辑部里一位记者正在打电话。大概是对方请他去采访什么,记者答道:“好的。买到卧铺票就去,买不到就不去了。”对方听后作何感想不得而知,瞧那记者的神情倒坦然而又自信。由此,我不禁引起了联想。记者出差,特别是远途采访,买卧铺票完全在情理之中,符合制度规定。但倘若因卧铺票紧张,买不到,就置采访任务于不顾,即使有坐  相似文献   

9.
一、从苏步青教授接待记者采访说起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一篇漫谈记者素质的文章中说:“一次,有位年轻记者上门采访,要我谈谈我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我说,这是一个大题目,你有没有事先看过有关我的报道。他说没有。那我就感到奇怪了,报社怎么会把这样一个题目交给这样一个记者呢?他又怎样去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呢?那次采访,没谈多久,就谈不下去了。因为我在数学上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微分几何学的,而他却干瞪眼,问我‘微分’两个字怎么写。”苏老还说:“希望见到高素质的记者,他们政治思想性强,知识面广,业务精通,而且人品也是一流的。我…  相似文献   

10.
张睿  邢玲 《新闻窗》2010,(4):4-5
记者:张社长.您好!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请简要地谈谈贵报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去年黄集伟先生推出了他的第一本语词笔记《请读我唇》,受到普遍关注。黄集伟2000年又推出了语词笔记《媚俗通行证》。本刊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他,请他就这本书谈一谈写作感言。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的纪录片中,由于纪实性的增强和时效性的提高,使现场采访大大增加,于是记者的提问便显得尤其重要。可是我们现在所见到和听到的提问却有很多问题: 一、采访中的提问太笼统。我们在电视片中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请您谈谈体会”,“请您谈谈”,“请您说说感受”等。在这里,虽然被采访者知道持话筒的记者问的大概问题,但不知道具体是谈哪个方面的体会。比如,解放军战士和人民群众并肩抗洪,堵住了大堤的决口。记者持话筒问一名连长:“请您谈谈体会。”那么这种问题,完全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回答:可以谈谈解放军关键时刻为人民奋勇抢险的体会;也可以谈自己参加抗洪的体会;还可以谈军民共同奋战保大堤的体会;也可以谈向人民群众学习的体会等等,等等。  相似文献   

13.
由于工作关系记者经常到农村采访,采访对象主要是农民。这类采访对象或者是愿谈而不善谈,或者是善谈而不愿谈。怎样使被采访的农民既愿谈又善谈呢?这首先就有一个提问技巧的问题。提问是记者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首届学术年会期间,我访问了《文汇报》总编辑马达,请他谈谈对培养“名记者”的看法。马达说:“名记者”的提法不科学。这个口号容易给大家一个错觉:能够用什么办法一举成名。其实,成名不容易。《文汇报》花三千美元派一个记者到南极采访,写了些东西,有名了。可是只能派一个,好多记者没这个机会。当然也有个人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记者采访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主任厉以宁教授,请他就“出版社的承包经营”、“出版产业的性质与特点”、“图书市场的现状与前景”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下是厉教授的首篇答问录。  相似文献   

16.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12,(31):38
当记者以来,他几乎每年都推出一个重大典型;他每年下基层采访都在200天以上,20多年来走遍了北疆边防一线所有连队哨所。他就是解放军报社驻北京军区记者站站长、分社社长郭建跃。本期"传媒骄子",请看《郭建跃:"迷彩色"的守望者》。记者,是一个追逐光荣和梦想的职业,又一个记者节到来了,请看本期"茶座"三位调查记者的感言。新闻人永远要创新,大众日报于2010年设立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5,(1):38-39
<正>记者:吴大校,很高兴你接受我们的采访,你是中国新闻技联的副理事长,长期以来一直从事媒体技术工作,又参加了元月6日的“首届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和技术报告会,首先请你谈谈那天参加会议的感想好吗?吴大校:好的,可以肯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政治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文化观念的变革。近年来,研讨文化工作及其发展战略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我国文化事业的现状如何?怎样确定我国文化发展战略方向?研究文化发展战略问题时应当怎样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这些问题都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希望求得解答的。为此,本刊记者新近走访了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请他谈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下面是他对记者的谈话。问:听说国内外关于文化的定义和解释有一百多种,近来“大文化”、“文化发展战略”的提法又常见诸报刊,您对“大文化”和“文化发展战略”是怎样理解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采访中经常会碰到两种人:一种是见到你,非常热情健谈,有时甚至投你所好,要啥讲啥;一种是态度冷淡,不善言谈,甚至有意回避,拒绝采访。 我便碰到过这第二种人。他就是我院副总工程师、省劳动模范丁国强。 1984年,我担任《西北水电院报》记者不久,宣传部长便对我说:“多宣传一些模范人物,像丁国强,对工作兢兢业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同志满腔热情。”其实,丁总的事迹我早有所闻,院里的人几乎有口皆碑。我也早有采访他的意思。不料,第一次采访便碰了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 那是一个秋夜,我敲开了丁总的门。“你找谁?”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客气地把我让到屋内,然后坐到桌前又看起了资料。为了打破僵局,我便和他谈工程,谈技术,谁知一连换了几个话题都话不投机。无奈,只好单刀直入,请他谈谈自己。他一听,立刻说:不要写我,要写就写其他同志。”然而,便又埋头工作了。  相似文献   

20.
和一位厂长交谈,他很不高兴地说:“我不喜欢新闻单位宣传我们厂。”为什么?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位记者曾采访过他,稿子见报不久,记者提出在厂里买辆三轮车,厂里以出厂价售给他一辆,当时没付钱。过了些时候,记者说:我手头紧,钱凑不够,交一半怎么样?我说那一半我给你交吧。后来,又过了几天,记者来电话说:“三轮车我不要了,请你推回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