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苏东坡是唐宋时期尊重诗骚传统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提出了《诗经》全部作品都“近于人情”的新见,由此初步发现了《诗经》审美价值之主体所在;他对“兴”的手法作了深层揭示.可谓前无古人而后启来者;他还超越比兴说的范围,总结了《诗经》的某些剖作经验;他在总体上强调学习和继承诗经的艺术传统。同时,东坡论诗学传统也有其负面,本文亦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2.
读到黄耀红先生的《高考作文"精致化"的背后是什么》(载《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25日,下文简称《背后》),感触良多。我很自然地想起了自己从《语文学习》(2005  相似文献   

3.
李瑞河 《学语文》2004,(4):5-45
阅读中国的古籍不可不对避讳有所了解。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讳。”“卒然不可讳”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司马迁担心他的朋友任安会突然被处死,但又不好直白地说出“死”这个不吉利的字眼,于是就用了一个避讳语“不可讳”来代替。阿Q,因为他是瘌痢头,所以对于“光”“亮”一类的字都不能当他的面说,后来连类而及,扩大到灯、烛等发光的东西也都不能说。  相似文献   

4.
李先梓 《宣武教育》2005,(10):45-46
据《中国教育报》8月16日报道: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对新课改进行“反思”,且观点众多,各执己见。教师们无奈道:“新课改,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文非 《语文知识》2000,(3):50-51
复习课上,一位同学指着高中语文第五册《阿 Q 正传》中“茂才”一词的注释问道:“东汉时还没有科举考试,哪来的秀才?”我当时一脸的茫然,一时语塞。为了让读者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妨将“茂才”的注释和有关科举知识的内容(高语五册第五单元的基础知识《学点古代文化常  相似文献   

6.
钟瑛 《语文知识》2006,(9):26-27
“弱水”是什么水?这不是一道“脑筋急转弯”题。学生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张报纸。那是2006年4月3日的《中国教育报》,在第8版“健康快车”专栏有一篇谈中小学生饮水问题的文章,其标题“弱水三干,我饮哪一瓢”赫然在目。  相似文献   

7.
《中文自学指导》2003,(1):28-28
高小康在其发表于《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的文章《“失语症”与文化研究问题》中,提出应该重新思考“失语症”的内涵问题。他认为当代文化研究中存在着一个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8.
侯沛成 《新高考》2006,(5):23-26
[热点材料] 2006年2月21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显示,预示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第十一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中,有学生发现“得意扬扬”一词与以前学过的“得意洋洋”不一致,存在疑惑。问题一提出来,孩子们顿时像树上的一群小麻雀,叽叽喳喳,更多的是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以前读书时见到的无一例外的都是“得意洋洋”呀。怎么现在换成“得意扬扬”了呢?是出版的错误,还是编者刻意的安排?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吉林)》2006,(4):63-63
2006年9月19日《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李桂强的文章。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特”不起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董华英 《教师》2010,(5):29-30
《中国教育报》曾举行过《究竟要不要实行教师坐班制》的讨论,笔者读后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1,(11):17-17
陈宝泉2011年10月25日在《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媒体广泛关注的佛山受伤害女童小悦悦终因伤重不治去世。舆论一边倒地谴责司机、路人,同时也有法律专家撰文分析,这其实是未成年人受侵害韵典型案例。从法理层面看,“路人再冷漠也只是路人。能真正照顾好小悦悦的,首先是、只能是父母。”专家指出,类似的情况在未成年人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国家,失职父母要被追究责任,至少被剥夺监护权。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签字国,也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相似文献   

13.
邵星宇 《文教资料》2012,(12):31-33
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报还一报》是一部充满《圣经》典故的作品,《圣经》参引在剧中的使用大大超过莎士比亚的其他剧作。这部戏剧代表了人们从人性的角度理解和看待《圣经》的新时尚。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人性与传统的神性之间的矛盾在莎翁剧作中普遍有所反映,而《一报还一报》则充分体现了“罪”与“宽恕”这一《圣经》观念。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相比第一版功能部分的修订,反映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凸显个体价值”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凸显个体价值”是时代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反思,是马克思主义本真的必然要求。要准确理解这一发展趋势背后的必然性,并以此为导向,树立“以人为本、凸显个体价值”的新理念,着眼于主体化引导人的全面发展,形成社会化与主体化的双向互动,并确立终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15.
上了不少次的<木兰诗>,每次讲到"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时,总觉得费解."何所思"课文注释为"想什么".问"想什么",女儿偏说"没想什么".前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明明肢体语言显露无遗,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后有"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已有"思""忆"的具体内容,又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因此,只好强作解人,说是木兰搪塞之词.不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是好事,又何必扭扭捏捏的掩饰呢?  相似文献   

16.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这句话表达了司马迁为写《史记》而甘受屈辱的心志。  相似文献   

17.
“五经”的别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由周王朝通过各诸侯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的。相传由孔子删定,当时共有三百一十一篇,秦朝焚书后少了六篇,现存三百零五篇,共计三万九干二百二十二字。这些诗篇都是当时诗歌艺苑中的“奇葩”,所以别称“葩经”。  相似文献   

18.
成语“蛛丝马迹”《辞源》解释为:“谓如蛛之引丝,马之留迹,喻隐约可寻的线索,依稀可辨的迹象。”《汉语大辞典》解释为:“蜘蛛的细丝,马蹄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依稀可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王理尧 《初中生》2007,(3):23-23
2004年9月20日《现代教育报》第三版《青春期教育呼唤理想教材》中有这样一句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种青春期教育读本层出不穷,但真正能作为学校性教育理想教材的版本却显得洛阳纸贵。”这里的“洛阳纸贵”明显用错了。本来作者是想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与“层出不穷”相反的意思,以示“学校性教育理想教材的版本”缺乏。但因不知“洛阳纸贵”这个成语的来历,弄不清它的意义,反而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2007,(9):9-9
据《中国教育报》目前的有关报道,经过长期不懈地开展扫盲,我国扫盲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国人口中的文盲总量和成人文盲率明显下降。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文盲人口(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是8507万,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间成人文盲数量减少了近1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