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彩陶艺术的萌生有其必然的条件和契机,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协同演进的特殊反映。原始彩陶纹饰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反映了史前人类的独特思维方式。特别是彩陶纹饰中的动物纹和人物纹,突出的显示出其内在的巫术实用性和功利性,虚无的神秘意义一趺成为了作品的前景,而审美的因素却退隐成了背景。  相似文献   

2.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在神秘的原始艺术中独具魅力。彩陶的纹饰记录来自远古时代的历史,这些凝固在器壁上的线条向我们彰显这远古时期的强大生命力。从朴稚的"人面鱼纹"到极赋寓意"蛙形纹"这正是对于生命追求的肯定;从"象形纹饰"到"抽象纹饰"这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创造。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楚漆器艺术的造型、纹饰、色彩出发,着重对其审美表现特征进行了考察,认为楚漆器艺术的审美表现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以圆融贯通的造型方式 表现神秘秘虚幻的精神氛围,以富艳精工的纹饰传达“有意味的形式”,以惊采绝艳的色彩复现神秘玄远的生命观念,这些特征不仅是楚人审 物化和艺术能力的生动体现,而且还是楚人具有原始思维特质的精神逻辑顺序的显现。  相似文献   

4.
原始思维是人类童年时代的一种思维模式,原始思维丰富的主观想象力,以己度物的思维方法和对客观事物的巨大的想象空间都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和基本特色相契合。原始思维因此而成为浪漫主义的发源地。原始思维的主要文化成果——神话传说从内容到形式,从表现手法到创作手法都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原始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更本源地认识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5.
李勤 《教育教学论坛》2012,(Z2):222-223
彩陶作为史前时期很重要的文化遗存,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中国艺术的形式基础,受到了不同研究领域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主要从彩陶纹饰入手,对彩陶陶纹的抽象形态、装饰特点、构成组合部分及其纹饰的应用方面进行探究,论述了彩陶纹饰艺术中抽象形态点、线、面的艺术性,解析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在彩陶纹饰的演变过程中找到美学规律,来正确认识史前先民们的艺术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6.
马家窑彩陶在不影响实用(包括日常使用和礼用)的基础上,逐步增添审美的附饰和纹饰,不断对造型稍加变形,以趋于美观,是实用与审美的巧妙结合。马家窑的先民们由观物取象而获得陶器造型和纹饰的灵感,由所见所感而激发创造性的模仿,并对物象加以简化和抽象化,使它们呈现为独特的几何形。与此同时,他们还近取诸身,在陶器器形和纹饰中表现人体形象,舞蹈彩陶盆就是一个典型。其他如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以及神人纹等,都体现了人体对彩陶造型和纹饰的影响,而陶器纹饰中能通过线条写意、表情,更是彩陶的精妙之处,并且在对称、韵律和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构图中自发地体现了和谐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彩陶纹饰就是以彩陶为载体的纹样装饰图案。它具有很强烈的形式美感,是它产生的那个时代审美的标准和形式美法则的展现。从组合形式上去解析史前彩陶纹饰图案中美的规律,对于我们今天的艺术学习和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彩陶纹饰演化的过程存在两种假设:由定实向抽象发展,或由抽象向写实发展.彩陶纹饰的演化与纹饰母题的研究同属一个问题.研究表明,彩陶纹饰的母题包括蛙纹、鸟纹、鱼纹等,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朱占青 《天中学刊》2007,22(6):77-79
非现实的神怪因素一直伴随着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成为古代小说的主要特征。神怪特征的形成和原始思维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是人们出于对未知世界神秘的探求愿望和对神怪世界的神秘感与敬畏心理的反映。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和读者的接受心理方面看,神秘思维对小说产生与传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黄成 《大学时代》2006,(10):31-32
本文阐述了原始彩陶的装饰手法及艺术特点,以及原始彩陶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蕴和表现方式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画打破时空限制、重表现、重写意的特点的形成因素,究其艺术渊源,在彩陶纹饰中就已传出了中国画物质的信息,包含了中国传统绘画与精神的某些要素,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美术专业的角度对红山时期的彩陶纹饰造型的形式美以及色彩上进行比对研究,同时在地方的特色旅游商品设计开发中,更好的融入红山陶器造型纹饰的符号语言提出一些建议。阐述了彩陶纹饰研究对今天现代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萍 《文教资料》2007,(34):234-236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古代的医学经典,也是文化史上的重要著作。本文主要结合西方学术名著中的有关理论探讨《内经》跟原始思维的联系,得出神秘的互渗、巫术、直觉想象都是原始思维在《内经》中的遗留。这种思维方式自然会产生一些不科学乃至牵强附会的观点,但它也弥补了现代科学思维的不足,使《内经》萌发了许多天才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原始彩陶、青铜器纹饰的认识、理解,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古人的生活状态入手,简要论述了彩陶、青铜器纹饰与当时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审美意识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原始彩陶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她造型优美,纹饰丰富,集实用与艺术为一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彩陶纹饰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脉络,通过具象或抽象化的外在形式表现,反映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表现力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彩陶纹饰这一文化载体可折射出当时人类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先民对图腾的崇拜及创造美的能力。把握新石器彩陶纹饰文化内涵,对于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艺术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文英关于原始思维的研究采用了发生学的方法、精神分析的方法,并结合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的双向研究方法,不仅给原始思维的研究方法带来创新,也丰富了原始思维的研究内容.这些方法对中国思维与中国文化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新发展.刘文英原始思维的研究也存在些许不足,导鼓这些不足的原因有时代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青海作为“彩陶王国”,闻名于世。本文从彩陶的时代、地区、工艺条件、器型特征、纹饰特征、陶质、陶色等方面,详尽的阐述了彩陶鉴定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维柯"诗性思维"的美学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柯是思想史上第一个论证原始思维的理论家。维柯对“诗性智慧”起源与特点的论证为审美思维的起源和特征提供了最初的思路。本文认为 以己度物的思维方式;诗性思维的情感性、具体性和创造性、原始思维潜藏着“逻辑化”的理性因素等方面总结了维柯“诗性智慧”的基本思想以及这一思想对审美思维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彩陶中纹饰符号特征意蕴的研究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话题,它在我国原始社会有着突出的艺术成就,先民们在绘制彩陶纹饰时成熟地运用了点、线、面的组合及对称均衡、整齐一律、对比调和、比例尺度、节奏韵律、多样统一等的表现手法,时创造出完整的艺术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精美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始为世人认知,它以独特的装饰美感被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而青海大通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更被称之为国宝之冠。在彩陶盆中生动地描绘着原始先民舞蹈的场景,其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并且很多学者对画面深邃的艺术内涵进行了各种猜想。本文仅从纹饰本身的装饰性出发试加分析,从而再现原始先民精湛的艺术创造力和其不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