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全国31个地区175所普通高校47000余名2007级大学新生的调查显示,当前中国大学新生对就读专业的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不同专业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差异非常大,许多专业中只有少数大学新生对就读专业满意;入学前选择专业的志愿是否达成对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有一定影响,但并非决定性影响,反映出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无法确定所选专业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宁波3所高职院新生专业满意度的现状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新生对就读专业满意评价度不高,对专业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发现专业满意度受专业兴趣、职业向往吻合度、专业认知等因素影响,并从思想教育的角度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活满意度对大一新生转型、成长和今后的就业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无锡某高职院校五个系的大一新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该校大一新生生活满意度状况,提炼出六个主要因素,并就性别、系别、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学生来源地以及是否一志愿报考本校这几个客观因素对六个主要因素做出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客观因素产生的差异。最后依据实际数据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同类学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影响大学新生生涯规划的几个关键因素——自我认知、专业认识和规划意识对某高职院校刚入学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调查了学生专业选择原因、专业满意度、对自我优劣势的认识、对未来的打算等方面,并以此为依据,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出建议:应从整体上加强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抓住时机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在形式上开展多样化的生涯教育,引导学生进行准确定位等。  相似文献   

5.
以549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影响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新生个人特征变量中的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是否一致、生源地、上大学之前是否了解新生入学教育以及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老师讲授的方式、入学教育的时间安排、对学生管理制度的认识状况和新生入学教育能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程度以及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认识程度对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效果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调研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级新生适应期情况,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提出有利于非医学专业新生尽快度过大学适应期的相应对策。方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校非医、医学专业新生在专业选择、专业满意度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高等医学院校需加强对非医专业新生的入学教育,授课教师、辅导员应充分发挥作用,从多层面帮助学生尽快度过大学适应期,更好的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新生专业认同感和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最优化决策显著相关;职业决策困难水平较高,尤其是焦虑程度,与最优化决策、自我概念清晰性、核心自我评价、职业心理控制源显著相关;专业认同和职业决策困难均显著影响个体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校新生不同亚群体学生的适应现状,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湖北某高校06级新生的适应性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亚群体的新生在学习适应上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男大学新生与女大学新生群体、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群体、来自城市与乡镇及农村的大学新生群体、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新生群体之间存在其他适应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支持及不同的专业训练的累积影响等可能是影响不同亚群体学生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设计一份幼教专业学生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于潍坊教育学院幼教专业随机抽取102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针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 for Windowsl3.0软件进行双因素相关分析,计算被测者专业满意度与预设影响因素间的KendalPs tau b相关系数,并通过相关频率分析方法探究了幼教专业学生专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具体关系.结果表明,学生选择幼教专业时的自由程度、对在校生活的满意程度和学生投身幼教事业的意愿等因素与学生专业满意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梁盼盼  于婕 《文教资料》2011,(18):212-214
本文利用Excel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因子成分分析、列联表交叉分析、卡方检验的方法,用自编“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影响大学生专业满意度的因素,为高校提高大学生专业的满意度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明成 《教育学术月刊》2011,(10):43-45,106
对全国31个地区175所普通高校47000余名2007级大一新生及其中536名大二学生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不高,相当部分学生的专业满意度还会发生变化;大量专业满意度不高的学生期望转换自己的专业,他们学习本专业的热情度普遍不高。为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满意度,高等学校应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扩大专业选择的自由,在此基础上推进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新的专业选择机制,同时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选择专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以涉农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的入学专业选择、专业信息了解程度、专业满意度和职业生涯规划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了涉农专业大学新生的专业认知程度低和学习主动性差的原因,总结提出提高涉农专业新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和策略,为做好大学生日常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学新生心理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06级大学新生中通过随机抽样4个班级获得样本,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222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222名新生中,严重心理障碍的有30人(占总数的13.5%),可能有心理问题的94人(占33.3%),心理状况良好的118人(占53.2%)。年龄、性别、月生活费用、家庭住址、对所学专业不同满意度各自之间的差别对新生心理所产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是否独子、对学校不同满意度的新生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系06级新生的心理状况堪忧,需要引起学生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发展,因此,研究新生入学适应的影响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因素、家庭经济情况、所学专业和报考志愿因素是影响大学生新生入学适应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调查之基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全国31个省(市、区)的175所普通高校47000余名2007级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兴趣、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潜力、学术能力、高考分数落点、父母及家人的影响等。对比高考志愿的填报情况,超过四分之三的大学生实现了自己的专业选择,而不足半数的大学生对专业选择结果的评价达到了满意的程度。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院校的大学生选择专业的影响因素、实现情况和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专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制约着专业选择的实现情况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活和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辅以行为观察,针对新生入校六个月后的学校适应状况展开调查,从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七个方面对护理专业新生在校的适应情况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护理新生的整体适应水平中等偏上,护理女生的适应水平明显地高于护理男生的适应水平。学生的不适应情况主要反映在学习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对学校的满意度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适应性、专业满意度、课堂行为、课余时间安排以及主要困惑等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引导大学新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入学教育对大学新生专业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评价大学入学教育对新生专业思想的影响效果,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入学教育的质量,我们以本院2006级新生为对象,对入学前后学习动机、对所学专业的喜欢程度、学生学习状况、转专业的意向、对本专业的认知情况、对专业的心理适应等几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入学教育,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情况和喜欢程度大为提高,学习目标更为明确,而有转专业意向的学生明显减少,学习状况大为好转。由此可见,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速度,影响学生成才目标的确立和实现,也将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学习状态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学新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适应性、专业满意度、课堂行为、课余时间安排以及主要困惑等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引导大学新生进入良好学习状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多强  赵建梅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3(4):98-106,114
大学新生入学准备度关涉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与提升.研究基于新疆X大学1033名新生入学准备度的调查分析发现:大学新生普遍存在入学准备度不足的问题,不同性别、民族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习惯、大学认知、学科成绩、语言水平、自我效能及愿望抱负等六个维度上存有群体差异,并受到家庭背景和学校教育等因素影响.为改进大学新生入学准备度,教育行政部门应注重加强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高校要针对性地提供入学初期的帮扶政策以促进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平稳过渡,学生个体应在入学准备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增强学习内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