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师是特殊的劳动者。教师劳动的根本特点是育人性。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和自觉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试论教师的劳动特点●陕西白冰有关教师的劳动特点,在教育学等论著中归结为创造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四点。因为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过程,笔者认为,除此以外,还应有下列特点:一、劳动的艰苦性教师劳动的艰苦性是教师劳动的所有特点的集中体现,是由劳动...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角色及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的职业劳动,一般说来,具有示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艰苦性等特点。劳动的对象是具体的人,劳动的过程有着师生相互作用这一特殊形式,劳动内容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劳动性质属于脑力劳动。总之,教师的职业劳动具有工作目标的培养性,工作方式的个体性,工作过程的集体性,工作绩效的长期性等特点。这些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扮演多种角色。笔者认为,教师应扮演好以下六种角色。  相似文献   

4.
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自古以来,人们用了许多不同的比喻来赞美和讴歌教师的伟大与荣光。但与此同时,现代教师的职业认同危机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这与教师劳动自身的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入职指导不能忽视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新教师与职业生态环境的拟合度。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入职指导可以超越教职生存取向,追求奠基事业幸福的生态取向,即关注新教师的心理韧性,坚持学生本位,追求教学学术,重视多方指导,倡导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粟深友 《教师》2013,(13):119-120
一所好学校,必有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一定会做到:"努力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面对教师,他会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劳动特点。他会思考如何用好人、用对人、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面对不同教师的个性才能,因势利导、用其所长、避  相似文献   

7.
反主体教育的反思与主体教育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确立个人的主体地位,如何培育个人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是教育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必然面对的重要问题.如果教育不能培育个体的主体意识,不能够培养个体的主体精神与独立人格,那么个人始终不能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主体创造价值.这就必然造成个人主体的失落及其实践绩效的遏抑,造成某一时期教育目标取向的迷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片面强调以社会为本位的“集体”教育,而忽视了个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忽视了个人生命价值的尊严和个人生活价值的自我实现.中国教育学并没有把培育和发展个人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作为根本的目的.而我们实际上恰恰面临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冲突,反主体的教育与有关人的发展的主体性原则的冲突,知识的认知与生活价值的领悟的冲突,教育与人的精神建构的分裂,等等.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应该抛弃贬损个人主体性价值的反主体教育,而代之以培养个人主体性、形成国人现代个性的主体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能动的、千差万别的人,从而决定了这种劳动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复杂性。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也是其他因素发挥作用和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3分,共120分) 1.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_。 A.杨贤江B.陶行知 C.魏书生D.徐特立 2.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雄辩术原理》作者是_。 A.昆体良B.夸美纽斯 C.培根D康德 3.狭义的教育指_。 人家庭教育B.自我教育 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教师劳动具有_特点。 A.复杂性B.示范性 C创造性D.长期性 5.教师是以育人为专职的专门工作者,在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面对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下降双重困局,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遭受自创建以来的最大危机,教师教育培养质量低劣,课程设置缺乏实效性;大学教育学院强调学术性而忽视专业性等。同时大学本位教师教育模式受到美国教师教育解制运动的抨击,美国教师教育重心下移也弱化大学本位教师教育合理性。美国大学教育学院通过提倡合作理念,走向专业学院,重建教育教学知识基础,整合教师教育课程等措施来化解教师教育危机。  相似文献   

11.
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问题--兼评职业教育的三种基本理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是三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基于岗位工种的“能力本位”只重视物而忽视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基于道德概念的“人格本位”有失偏颇,基于人的职业变通力的“素质本位”应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周更华 《班主任》2005,(6):25-25
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教师劳动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繁重性,决定了教师不得不经常突破时空界限来工作,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心血.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吕型伟曾根据自己的经验谈出了深刻的体会,"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献身,就不能顾及个人的利害得失.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一份工作,而且把它看作是自己为之奋斗的、神圣的事业,是生命的一部分.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人格、情感、个性、热情乃至一切,都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  相似文献   

13.
要完善发达的社会主义,不在人们的精神发展方面做大量工作,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教师掌握教育技巧的路程是遥远而艰难的,这是由于它的成果的长期性和对其结果评价标准的复杂性造成的。而研究教师  相似文献   

14.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由于教师劳动的对象是能动的、千差万别的人,从而决定了这种劳动具有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复杂性。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也是其他因素发挥作用和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中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教师的根本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指教师以传授多方面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为主要…  相似文献   

15.
人本管理,现代教育管理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管理必须实施人本管理 我们应该明自学校管理为什么必须实施人本管理。这不仅是社会发展使然.而且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在学校管理的诸因素中,教师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教育教学工作、班级管理都必须依靠教师来完成。教师的劳动是精神活动,它具有复杂性、个体性、长期性。培育人是一项复杂的劳动,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等。  相似文献   

16.
“师本”培养范式就是以教师为本位,一味强调教师在教育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一切依靠教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需求和生命创造的培养范式。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新型的培养范式,传统师本培养范式愈来愈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因此陷入困境。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催生了“生本”培养范式。“生本”培养范式以学生为本位作为学校教育培养的宗旨,高度尊重和信任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它是人本思想的核心体现,是对师本培养范式的解构和合理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一、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教师的劳动特点是长期性、复杂性,它不是单凭经济手段、行政命令及立法措施所能规范的,教师为认识自己的劳动对象并能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者在教师教育乃至整个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专门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人,是帮助师范生实现正式社会化的人,是教师教育实践者和教师教育研究者的统一。教师教育者应该根据自身劳动任务的基础性和艰巨性、劳动对象的成人性和期待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劳动方式的师范性和示范性、劳动价值的潜在性和长效性等方面特点,通过树立专业理想增进身份认同、开展自我研究融合教学和科研、增进合作交流创建教师教育者发展共同体等方式积极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实施大体有三种模式:一是以大学为本位模式,在我国,主要体现为高师本位模式,因为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培养教师的主要基地;二是以教师任职学校为本位的模式,简称"校本"模式;三是以大学和中小学相结合为本位的模式,主要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模式.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者即培养教师的教师,是直接影响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变量。在过去的20多年里,国际和国内的教师教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强调基于一线的教师教育、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育以及讨论较多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教育者也从教教学法的教师、教育实习的监督者发展到承担更多任务和角色的教育者。对于教师教育者的研究,"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至关重要,但"我是谁"的基本问题同样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