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其出现之日起,生态博物馆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解释的现象和聚讼的焦点。尽管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生态博物馆有300余所,中国仅区区几所,但它们对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发展的影响却是深刻的。多年来,学们对生态博物馆的性质、信念、价值观、目的、特点、工作方法、组织建置和管理体制等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和讨论。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或许是为了突出生态博物馆的特点,在生态博物馆发展初期,学在阐述生态博物馆的特点时,常常采取对比和分离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物质文明的进步表现为技术化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的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不要低估技术革命的意义,但是也不要过高估计技术的意义。如果发展到技术崇拜,形成了技术主义,技术的危害就产生了。技术膨胀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文化的边缘化、文化价值的旁落,所以必须警惕技术主义的泛滥。技术主义正在侵入博物馆,侵入博物馆学。在国际博物馆界和中国博物馆界的一些论文中,正在鼓吹技术主义,把信息技术说成是决定博物馆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似乎技术正在决定着博物馆的前途和命运,甚至说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博物馆的存在基础和存在方式。这些都是耸人听闻的夸张,并不符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技术主义的错误有四: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学是一门交叉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科专构架体系现基础理论体系仍显薄弱,学科主体性不突出,从而使博物馆学在博物馆实践中缺乏基础理论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正1 984年,《中国博物馆》杂志创刊,至今已30年了。为促进博物馆学科建设,加强博物馆人才队伍培养,进一步推动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2013年10月10至11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召开中国博物馆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暨《中国博物馆》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吉林省文化厅、吉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吉林省博物院和《中国博物馆》杂志社承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中国博物  相似文献   

5.
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升幕词中,发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正是沿着建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着、前进着。在中国人民这一伟大实践之中,中国博物馆界也正是沿着这条道路,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和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探索着、前进着。十年来,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认识基础,已经有了分析中国特色的初步条件。试论述之。  相似文献   

6.
近年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正处于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期,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博物馆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博物馆新馆建设的普遍进行;二是博物馆工作尤其是博物馆的展示服务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从其出现之日起,生态博物馆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解释的现象和聚讼的焦点.尽管迄今为止世界各地的生态博物馆有300余所,中国仅区区几所,但它们对博物馆事业和博物馆学发展的影响却是深刻的.多年来,学者们对生态博物馆的性质、信念、价值观、目的、特点、工作方法、组织建置和管理体制等课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和讨论.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或许是为了突出生态博物馆的特点,在生态博物馆发展初期,学者在阐述生态博物馆的特点时,常常采取对比和分离的做法,将其与"传统博物馆"进行比较,视其为传统博物馆的对立;更有学者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叛逆者、造反者.这种做法给人们造成一种印象,即生态博物馆是博物馆的"另类",是"试验田",是特定社会条件下出现的"怪胎".还有一些人甚至等着看生态博物馆的笑话,预言了生态博物馆的消亡.在一般博物馆学中,也只在博物馆发展史中捎上一笔,将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因个别人的冲动而出现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此建议由《中国博物馆》杂志编辑部集体讨论起草,在2013年10月10-11日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暨《中国博物馆》杂志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讨论并修订通过。  相似文献   

9.
"新博物馆学"语境中的数字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近些年来在博物馆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新博物馆学”理念的介分绍,结合新兴数字博物馆的独特性,对“新博物馆学”语境下数字博物馆的发展予以探讨。[编按]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的再现:后现代/后殖民博物馆学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博物馆再现的文化政治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社会文化思潮最剧烈的转变,是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以及其后介入各种学科领域的后现代及后殖民论述,不但影响了当代的哲学、建筑、文化、艺术、性别及族群关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同时也在博物馆的理论与实务上投下改革的变数。  相似文献   

11.
这篇文章将探讨与博物馆工作理论有关(即博物馆学)的专业性概念。为了在结构上整合博物馆学和经营管理学理论,一些理论模型被引入。这些模型基于欧洲(以及美国的一部分)过去25年的实践,其目的是为博物馆今后25年的实践提供指导方针,并成为博物馆培训项目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刊编辑委员会于三月十一日召开编委会,就国际博物馆学研究的趋势及我国博物馆学研究的现状为题,进行了座谈.现将编委发言纪要整理发表,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为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维·索夫卡在国际博协第四届亚太地区大会上所作重点报告的讲稿。在该文章中,作者分别概述了近年来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在致力于博物馆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介绍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国际参与博物馆学委员会研究活动的情况。作者用大量的篇幅阐述论证了当前世界博物馆界颇有争论的问题——博物馆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并就其作为一门科学所应具备的特殊研究客体、特定科学语言、特定的研究方法以及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希腊神普罗克拉斯提斯有一张铁床,他常使被劫者卧于床上,比床长者斩去过长部分,比床短者,强行以床拉齐。博物馆概念是否需要成为一张“床”呢?如果是的话,哪部分过长呢?当代博物馆究竟要适应什么样的一张“床”呢?谁又来确定这“床”的长度呢?构成“床”的长度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呢?本文便从当代社会对博物馆概念的需求;形式结构化博物馆机构与社会化规定的博物馆机构的差异;宽泛博物馆概念和限定性博物馆的概念分析;分析确定博物馆概念的四大因素以及如何走向更趋合理的博物馆概念五个方面,评介了国际博物馆界对博物馆概念的研究,并试图提出,博物馆界对“床”的辩证认识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随信息产业飞速发展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 ,因特网Internet的普及使各行业可便利而迅速获取信息资源。博物馆学研究也不例外 ,同样可以通过因特网利用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已有的资料、成果进一步研究。网络技术已逐渐成为博物馆学研究者的必备工具 ,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它。因特网是全球性信息网络 ,一个无中央控制设备 ,松散的网中网。因特网上信息传递大都遵从早期的ARPAnet网所采用的In ternetprotocol(网络互联协议 ,简称IP协议 ) :非基于IP通信协议的网络如BITNET ,DECnet,Appl…  相似文献   

16.
以数字化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为我们观察和认识物、人、事、理——包括博物馆的物及相关业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方法。按照媒介的定义和特点,博物馆里的藏品和展品、博物馆展览及博物馆自身都完全符合信息存贮、加工、传播、交流等媒介特点。因此,媒介视角下的博物馆学将会为重新认识博物馆之物及博物馆的定位、功能、使命以及各项业务活动提供新的参照与启示。本文就此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明治初期至今,日本的近代博物馆事业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就其发展速度之快、涉猎范围之广,则以近三十年变化最为显著。据统计,在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日本全国共有国立、公立和私立博物馆二百四十家,而至七十年代中期以后,则增加一倍,达五百家。本文想对几个各具不同特色的博物馆略作介绍,以见其一斑。在漫长的岁月中,日本人民结合本国情  相似文献   

18.
从日本博物馆看博物馆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什么是现代化的博物馆?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我带着这个问题参观日本博物馆并向他们请教。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限于篇幅,只谈以下三点。不容讳言,与发达国家比较,我们的一些博物馆还是比较或相当落后的,要想使我  相似文献   

19.
2011年8月20日,本刊委托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系潘守永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覃琛对湖南省博物馆陈建明馆长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学术访谈,原文27000字,限于篇幅,此次仅刊发关于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人生感悟三部分。编辑略有删节。以下访谈中,“陈”是陈建明的简称,“潘覃”是潘守永、覃琛的简称。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学教育是博物馆现代化的产物。面向 2 1世纪 ,提高博物馆学教育水平 ,培养博物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一博物馆现代化历史进程是 1 9世纪末开始的 ,到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 ,博物馆学者称其为第一次博物馆革命。所谓“革命” ,实际上是博物馆社会职能和社会地位的一次变革。博物馆开始从封闭的、自省的奇珍异物的收藏所变成“为公众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机构 ,从图书馆、研究所的婢女 ,变成真正承担社会开放历史责任的主人 ,博物馆成为具有重要公益性的社会产品。这种博物馆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