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韩国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历程曲折,阻力颇多,备受争议.但韩国政府从未间断政策层面的努力,从全斗焕政府开始就推动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本研究将系统梳理韩国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政策发展过程,全面阐释韩国首个国立大学法人—蔚山科学技术大学的法人化改革过程,深入分析法人化改革政策——《国立大学法人蔚山科学技术大学法》的特点,并基于PDCA循环对《国立大学法人蔚山科技大学法》进行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2.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从2004年4月1日起全面实施,之所以对国立大学实施这项改革,一是为了实现行政改革的总体目标,二是由于国立大学僵化的官僚型管理体制造成国立大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将包括组织体制、人事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目标管理和评价制度四个方面。尽管改革实施的时间并不太长,然而依然给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4.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是日本历史上第三次重要的教育变革。通过对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起因和基本内容的介绍,分析该项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并揭示出其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20世纪末期对国立大学实施了法人化改革,其一是为了实现日本行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其二是由于国立大学日益僵化的官僚型管理体制造成国立大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国立大学实施法人化改革之后,在组织体制、人事制度、财务会计制度、目标管理和评价制度四个方面发生诸多变化,包括废除教师的公务员身份、设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将事业费拨付与评估结果挂钩等.日本推进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整个历程,给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大学应有的教学和研究职能不能因改革而削弱;改革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大学的自主性;改革前应有明确的目标和系统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术界正在对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进行热烈的讨论。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大潮下,日本政府对国立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从“大学自治”和“学术自治”的关系、教育的功利主义和人主义的关系、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及其改革后权力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改革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中的人事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2000年对国立大学的法人化改革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于2002年出台了最终报告。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中的人事制度改革,如职员身份定为“非公务员型”;校长的选拔由选拔委员会进行,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教师可以兼职、兼业等,都对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开始实施的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被誉为日本教育史上第三次"划时代"的改革.其成败对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分析了改革后国立大学的现状,并揭示了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我国高校的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始于1999年4月日本内阁会议,是旨在推动日本国立大学改革,赋予国立大学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国家层面上说,其主要目的是以法人化改革为契机,使国立大学展现出新的面貌,实现国立大学的新生,来回报国民对国立大学的殷切期望。以此探索崭新的国立大学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2004年4月起,日本89所国立大学开始实行法人化改革.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的目标包括四方面:(1)进行法人化运营管理,提高国立大学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的学校概况、专业设置及学费、入学所需材料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嘉应学院两校学生社团的比较研究,发现嘉应学院学生社团在数量上的差距不是很大,但在社团理念、国际视野、指导力量、组织方式、社团骨干、活动形式和资金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居于上述差距,提出从"结构、品牌、平台"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有效地推动嘉应学院社团的建设和繁荣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启动的由文部省直接领导的以大学法人化为核心的日本国立大学改革,使日本国立大学在经营方式、社会参与度、人事制度以及评价制度上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由于对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够和对教育改革的时机把握不好,没有完全达到改革的预设效果。这对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高校法律教育的改革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应当着手培育青年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因为法律意识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延续的实践过程,不仅需要有潜移性熏陶的优良法治环境,还需要有制度化的法律知识积累和法律意识生成途径,更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法制教育实现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使一流大学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应对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成功的创业型大学发展实践为加速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范例。本文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站在历史分析的视角对其选择创业型发展道路的原因进行分析,从革新一体化创业精神、广泛吸纳国际学术精英、变革组织管理核心、开辟多元经费来源、革新科研发展模式五个方面,探索学校创业型之路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从重塑组织文化、释放大学创新活力、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构建世界级伙伴关系四方面,提出了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韩国国立釜山大学为例,简要介绍了釜山大学的发展历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职能分工与治理绩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韩国国立釜山大学高校治理的主要特征,最后阐述了韩国国立釜山大学高校治理方式对我国高校治理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依据《行政许可法》,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与体制运作应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通过立法等手段,规范大学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建立、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和公职人员的相关法规,使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管理上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通过立法等手段确立大学管理、运营制度,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大学内部人事管理制度。本论文从法律的角度,对近年来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实施的法律基础、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与思路做一探析,对于进一步深化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服务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得以有序进行的基础保障。从法律视角来看,高校后勤服务主要呈现非独立法人和独立法人等类型,从而导致了高校后勤服务产生了多种法律关系。本文通过对高校后勤服务的法律定性,分析目前高校后勤服务存在的法律属性不明、经营权缺位和行政干预过多等问题,从法律的角度提出构建高校后勤服务合理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经历是其大学就读经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大学生信息技术经历的现状及其对学业结果的促进效果,是探究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路径。通过对中国南京大学和韩国首尔大学的问卷调查,课题组发现,南京大学样本的信息技术经历的性别差异、家庭背景差异、生源地差异、年级差异、学科差异等都非常显著,首尔大学样本除了在年级和学科等因素上存在个别指标(即信息技术使用状况)的差异之外,在其他所有背景因素上都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回归分析则表明,中韩本科生的“信息技术使用状况”和“信息技术使用的积极意向”都会对各种学术性学习结果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信息技术使用的消极意向”均不会对各种学术性学习结果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定量分析和定性访谈的基础上,课题组认为,关注对弱势群体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经历、意向和能力的支持和帮助;关注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改革刚性的教学评价制度,发挥信息技术真正支持教学的潜力;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特别是学术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交流能力)纳入到培养目标和考评体系中来等四个方面,是改进本科生信息技术经历、提升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史上所出现的"西南联合大学",秉承"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办学精神,培养了大批的杰出人才,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至今所无法逾越的一个典范。在高等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重新审视和研究"西南联合大学"的办学实践和经验,无疑会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