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阜森 《现代语文》2004,(10):26-26
初学写作的朋友,往往在下笔时会感到材料积累不够;或者即使有比较丰富的生活材料,也不能写出优美生动的文章来。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因为不会观察。大家知道,写作过程一般包括搜集材料、谋篇布局、文字表达.修改定稿四个阶段,而这其中“搜集材料”是最为主要的一个环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必需的材料,就无法写成文章。  相似文献   

2.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一些叙议结合的文章,也写过一些叙议结合的作文。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你读过的文章中,在你的习作中,叙和议的比重是否都一样?为什么有些文章“叙”的比例较大?为什么有的文章“议”的成分较多?为什么有的文章“叙”和“议”的分量差不多?“叙”和“议”的比例的多少到底由什么来决定呢?好,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读后感两篇》,体会两位作者的感情,从两位作者的写作中,明白一点决定文章中“叙”和“议”比例大小的道理。(板书:读后感两篇)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博览》2021,(5):46-47
最近,和几个作者聊天的时候,大家都有个共同的感慨--时常感觉自己“江郎才尽”。写着写着,突然就不会写了,或者重复写着一篇篇相似的文章,实在是味同嚼蜡。这可能就是写作的瓶颈期吧!不幸的是,每个作者都会遇到:更不幸的是,在写作的生涯中会遇到无数次。怎么才能突破灵感枯竭的瓶颈呢?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起...  相似文献   

4.
案头摊着《荔枝密》。这是很能代表优秀散文作家杨朔同志写作风格的一篇力作。读着这样清新隽美、诗意盎然的篇什,深深感到了一种艺术的“享受”。欣赏、玩味之余,不由使我们想探究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将生活现象经过艺术加工、熔铸,从而变成了这篇艺术作品的呢?也就是说,《荔枝蜜》是如何写成的呢? 人们常常喜欢在读某作家作品时,对照地读他的谈写作经过、经验、体会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正巴尔扎克曾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应是写作者展示思想认识的舞台。一个善于思考的写作者,才会有思想恣意奔跑的原野,才会有才情纵情驰骋的舞台。可是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亮出观点后,只是简单的堆砌事例,说理不足,空泛;有的学生围绕观点翻来覆去打转,凑字数,内容缺少层次性、深刻性、丰富性。造成这种写作现状的原因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6.
好文章人人爱读。好文章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开发人的思维,给人以写作特色和语言表达的艺术美。读好文章是一种享受。好文章因何而来?笔者认为,一篇成功的文章源于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观察、体验、感悟和感动;源于作者的求实与创新精神。求实与创新.是每一位写作者.尤其是广大中学生写好文章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马正平 《现代语文》2005,(8):118-118
什么是“写作思维”?顾名思义,写作思维就是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到底是什么思维活动呢?这就要看我们在写作中“思维”了什么。写作的过程虽然很复杂,环节也很多,但是,写作思维中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件:“写什么”和“怎么写”。前者是写作立意的思维,后者是表现立意的思维,在这里表现立意是通过“结构”(材料的组织)来表现的,因此后者便是写作结构的思维。这二者简称“立意思维”和“结构思维”。  相似文献   

8.
作文的求真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贵在创新”,体现了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 ,反映写作者的独有个性。独创是作文的生命。只要能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文章也就具有了独特的鲜明个性。而要做到这一切 ,作文教学中就应注意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作文教学设计】一、从生活中寻找话题 ,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初一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问题 ,就是为什么要作文和作文时写什么。教师应让学生明确 :把自己“不吐不快”的感受写出来 ,变成一行行的文字 ,这就是作文。作文就是反映写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的精神产品。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一些…  相似文献   

9.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可以说,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不管是中文作文,还是英语作文,都要“主题明确”。“读写任务”的写作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将着重从“主题明确”的角度分析考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一种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特殊的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这种生产呈现变化着的动态过程。从生活到文章这一复杂的活动过程中,作者的大脑是一个神秘的加工厂。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入加工厂“加工”的过程,被称之为“写作构思”。本文试图从“意”的生发、缘“意”赋形、随形立“言”等方面,对写作构思阶段的基本规律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我们在学习课文时,要将写作训练和语文教材很好地联系起来,以读代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一、读中带写1.抓中心,教选材。思想内容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所在,是文章的中心,也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通过哪些材料来体现中心的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多让学生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例如,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然后思考: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并追问:"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些方面来写呢?"引导学生把这几方面与中心句联系起来思考,体会课文的中心。学生会发现:原来课文所选的事例都是为中心服务的,要把能反映中心的材料详写,把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学生写完作文后,长嘘一口气.然后把作文本一合,自以为大功告成;或在作文本发下后,急忙翻看一下分数,匆匆看看老师写的批语,就一切了事;也常常听到有些学生议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似乎修改作文的事与自己毫不相干。显然,这些说法、做法都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觉修改作文的习惯。文章的修改,从某种意义上说,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如材料的选择、中心的提炼、语言文字的运用等,从“打草稿”直到最终完成,都在不断地修改中。而要写成一篇好文章,只有经过反反复复地修改,才能精益求精,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汤天勇 《教育评论》2013,(1):156-158
兼有教育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叶圣陶的写作教学思想自成体系。他认为,好的文章存在着非写不可的缘故,并非写作者的笔墨游戏;文章的材料是来源于生活的经验和意思,来源于作者的真实体验;语言是文章最可靠的根源,写作者要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心口相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写作教学思想,可以为当前学校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语文教师也很困惑:为什么有那么多鲜活的材料,学生还是觉得没东西写?或者写的大多是陈旧、单一的内容呢?这就像是一个没有打通“任督二脉”的人在练武功,就是不见长进。如何打通学生写作的“任督二脉”呢?王生福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给了我很大启发。一是“触景生情”。这里的“景”,我的理解是,不仅是“景”,还应有“境”。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的材料既是形成文章主题的基础,又是表达作者观点的支柱.材料的收集积累是写作的第一步.学生如何获取写作材料,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进而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秀的作文之所以能做到言之有物、有血有肉,是因为它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生活中活生生的材料。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那么,我们该怎样从生活中选择素材?又如何把选好的素材组织成一篇井井有条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品的共性就是情感性,即所谓“为情而造文”。作品往往凝聚了作者的情感以及对生活感受、体验和理解,因而作家常常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也就是说一篇好作品,“情”总是洋溢在文章之中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一篇文章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很重要的原阑就在于作者的情感使读者产生心灵感应,而那些缺乏感情的文章就难以产生感染力。最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把“感情真实健康”作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赵锡萍 《现代语文》2009,(6):140-141
不少中学生在作文课上常常感到“没什么可写”,或抱着“抓到一个算一个”“拾到篮里就是菜”的态度。这是不可取的。没有米,当然无以成粥;有了米呢,关键还要注意舂洗,去除杂质,这样烧成的粥才香甜可口。怎样把自己所汲取的材料用在作文里呢?这涉及到文章的选材问题。选材就是细筛精选材料,即在确立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的构思过程。如果选材得当,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让同学和老师刮目相看。如果选材不当,就会干扰、冲淡文章的主题,影响、削弱文章的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材的确是一门高超的写作艺术。那么,如何艺术地构建作文的选材策略呢?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议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每当布置课堂议论文习作后,发现不少学生总是抓耳挠腮、搜肠刮肚,脑袋似乎一片空白,好像没有什么材料可写,直到时间差不多了,才匆匆忙忙凑上一篇不知所云的作文.而批改起学生的作文,常常感到要么内容很空泛,要么引用的理论、事例论据不鲜活,要么事例不典型、没有代表性等等.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按理,学生从小学读到高中,教材里可用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经典事例等材料应该是比比皆是才对,怎么可能"无米下锅"呢?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才发现他们把以往课文里所学过的相关内容差不多忘光了,且平时因作业太多,很少涉猎课外阅读,因此也就谈不上积累什么写作素材了,而时鲜的材料就更是少得可怜.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学生大脑中所储存的写作素材少之又少且不知该怎么运用.  相似文献   

20.
姚民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1):160-161
写作,原本是写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宣泄,写作主体“我”是作文的灵魂与生命,是不可取代的“这一个”。有的学生作文,中心也明确,材料也不少,结构也严谨,语句也通顺,但就是缺乏灵性、生气,其原因往往是文中无“我”,没有个性。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却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改变这种现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