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学习语法,不仅要从正面掌握遣词造句的规律,知道句子应当怎样组织,还应当从反面探究并了解句子不应该怎样组织。因此,了解分析遣词造句时常见的语法错误,有意识地加强发现和纠正语法错误的训练,是减少语病,提高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检查语句结构是否有错误,有两  相似文献   

2.
科技书刊中语言问题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陶振民 《编辑学报》2003,15(3):181-183
现在的科技书刊中不时出现一些语病。作者从收集到的病句中,挑选出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对其病因做了剖析。  相似文献   

3.
编辑的两大任务是选稿和改稿,这里只谈改稿。改稿包括两项工作。一项工作是把无用的词、句、段删去,把必需的词语加进去,把不合适的次序改过来。这一部分工作做得怎么样,不对原稿,光看报刊上印出来的文字,是不大容易判断的。另一项工作是发现稿件里的语病,把它改掉。这里所说语病包括事实方面的错误。语病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粗略地分成四类举例,出处不一一注明。  相似文献   

4.
写文章要注意前后照应,写如果到后面,忘了前面,就会使句子中相关的成分违反语法规律、语言习惯,或是不合情理,在意义上不能配合。词与词搭配不当,顾此失彼,这是目前报刊常见的语病之一。这种毛病最常见的有: 一、主谓搭配不当: 1、对于学习稍差的学生应耐心予以指导,决不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一些法制类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句子:“公安机关已将三名罪犯抓获归案”、“检察机关已对犯罪分子某某提起公诉”等等。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说法并无语病,但仔细推敲,发现其中存在着法律错误。 去年3月17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是我国的刑事审判从“有罪推定”到“无罪推定”的重要转变,这就意味着,任何公民,在没有经过法院做出有罪判决之前,都是无罪的,只有在法院对其做出有罪判决之后,才能被称为“罪犯”。因此,在公安机关侦察、取证期间,检察机关审查期间,对这些人只能  相似文献   

6.
二、符合语法语法是写文章的语言法则,消息写作也无例外地要遵守语言法则。遗憾的是,我们的消息中还不时出现各种语病。 1.残缺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必须有的成份。句子包括一定的成份,一般句子成份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新闻报道中句子残缺,往往是缺主语或主语不全。例如:“不久前,本报研究所前往沈阳和本溪,就租赁经营的有关问题进行追踪采访和问卷抽样调查。”(《租赁,你给企业带来了什么?》的编者按,载1987年9月25日《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7.
一个句子使用两个词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甚或重复使用同一个词语,不但造成表意重复,有时还会给人一种语言不流畅之感,这种语病被人们比喻为叠床架屋。稍留意报刊文章,几乎俯拾皆是,例如:  相似文献   

8.
在句组的组织结构中,句间关系不当也是一种常见的句组语病。所谓句间关系不当,主要是将句子之间的这种语义结构关系,误作另一种关系,结果歪曲了句组内部本来的语义结构关系,并使句组意思不通这种弊病。例如:  相似文献   

9.
科技文章语病汇析(七)──不合逻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林立科技文章的逻辑性与科学性是写作的灵魂,但本文所指的不合逻辑的语病不包括逻辑演算,主要是指因表述错误而造成的逻辑错误。常见的不合逻辑的语病大致上有三类:一是判断不准,二是关系混乱,三是自相矛盾,这...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报道中,学会准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多学习、揣摩优秀作品的语言,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诚然是帮助自己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好办法。但是,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学习语言,即认识和分析新闻稿中容易出现的语病,懂得一点“不应该那么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挑挑新闻稿里的语病,研究一下“不应该那么写”,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报刊用语中常出现一些经不起推敲的“热门…  相似文献   

11.
科技论文所用语言除了简明、精练的特点外,还要求规范、严谨、准确。既要注意语言通达、流畅,克服各种常见语病,如成分残缺,词语使用和搭配不当等,也要注意防止在语言中可能产生的岐义、费解以及欠规范、严谨、准确等种种语病。 本文拟借作者在审查和修改稿件时,摘录的一些实际例句,列举科技文章容易出现的种种语病,并对这些语病进行分析和修改。科技论文的作者在写作时如能避免这些弊病,科技编辑在文字修改中如能注意发现并正确修改这些病句,无疑会提高科技论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闻单位的编辑顾名思义是对通讯员、记者寄发到报社编辑手中的部分新闻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如原稿不精炼,编辑应当加以删减,逻辑性不强,编辑可以把一些句子调换一下位子,原稿有语病,语言不规范,编辑在尊重原稿的基础上可以修改;个别提法不准确,可以改为准确的提法;原稿中概括性的语言写得不好,可以根据稿件提供的材料,重新概括;  相似文献   

13.
三、谓语残缺谓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陈述主语“怎么样”或“干什么”的。缺少了谓语,意思就表达不清楚。有的句子开头提出一个陈述的对象(主语),后面却没有谓语来陈述它,这样主语就没有着落,成为“半句话”。这种语病叫谓语残缺。例如: ①一身身崭新的绿军装,一朵朵喜庆的大红花,一队队光荣应征的新兵开始奔赴全国各地军营。(《人民日报》1990年12月13日第一版) ②热心参加这场讨论的,从地域看,除西藏、海南两省区没有来稿外,其余28个省市自治区都有读者参加。(《经济日报》1990年12月10日第一版)  相似文献   

14.
一位中国著名作家L,在一篇文章中引用福楼拜的话说,大师们“根本无须讲究文笔。他们这些了不起的人不在乎有语病,正因为有这些语病才更说明他们了不起”。作家抬出福楼拜,是用来讥讽“挑别人小毛病而自炫”的人的。他问道:“用显微镜找出大师的一点儿疏失,能影响他整体的成就吗?”他给批评者下的断语是“刻薄”、“不宽容”,说批评者如遇上福楼拜那样的大师,“都会落一个乘兴而来,扫兴而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报纸编辑,每当自己编的稿件见报后,发现了语病或错别字,心中总感到内疚,感到对不起作者,对不起读者。从事党的新闻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已故的孙俊宏同志,在这方面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孙俊宏原是蚌埠市京剧团的司鼓。由于排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一部分出版物在语言文字的表述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不能不使人感到遗憾。尤其是我们这些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同志,对这方面更为关注。不久前,一位年轻朋友向我诉苦说,刚从书店买回的《消费经济学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9月版)读起来很不顺畅。我于是浏览了部分章节,发现此书语病之多,  相似文献   

17.
察家们惊喜地发现,汉字输入法的主法,一度是形码和音形码,现在又回到了拼音输入。 观察家断言:第三代汉字输入方法——智能拼音整句输入法的研制成功说明,离完美的拼音输入法不远了。第17届京交会上,5家厂商的整句输入法一起登台亮相,他们的产品特征几乎完全相同:输入整个句子的拼音编码,字词之间不用人工添加空格,完全由电脑自动进行语词自动切分、语句分析和上下文相关处理。他们的广告语是:“让计算机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去适应计算  相似文献   

18.
用词、构句方面的语病,是属于语言规范的问题,句间的关系处理不得当,衔接不紧密读起来不流畅,让思想跳来跳去,是属于语言连贯的问题。 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常常是由若干句子合起来才能奏效的,句与句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相互之间都有联系,好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我们称它为“句链”。语言的连贯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因为只有语言连贯、通顺,才能讲文采,求奇警。 考生作文中语言不连贯的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医学论文中典型病句语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叶春根 《编辑学报》2001,13(1):52-54
运用现代汉语语法、修辞和逻辑知识对医学论文中一些典型病句进行分类辨析,并加以修改。结果显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结构混乱、语序不当、表达烦冗和矛盾是常见语病。认真学习现代汉语语法和逻辑知识是减少语病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1983年3月26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载了《“最好水平”》一文。该文批评了广播、报纸上时常出现象“最好水平”之类文理不通的错误,并向新闻界提出了“不要再污染我们祖国的语言”的希望。这表明了我们新闻界对祖国语言的规范化的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就在同一版上笔者就发现了几处语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