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96年就有人说过,"再过二三十年,所有出版物中,有百分之七十会完全以电子形态面世,即便是印刷书籍,也会同时以印刷版和电子版出现在世人面前".现在,八年过去了,电子信息技术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电子图书已经变成了现实,但是,电子信息媒体并没有明显地动摇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印刷品的书籍和杂志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输入新华社、朱玉两个词,可以查到12600多条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记录了朱玉18年记者生涯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在2003年首届中国记者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朱玉因为披露服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而榜上有名.在评选活动的颁奖晚会上我们没有看到朱玉的身影,因为她已踏上新的采访征程."让世界因为拥有我们而更美好"是评委会给朱玉的推介词,她也在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这句话.  相似文献   

3.
<正>之前从没想过,第一次与一座城市产生交集,会是因为一场灾害。7月31日,我还在廊坊出差,当晚通过部门信息群了解到涿州灾情严重,接到站里部署安排后,我和同事连夜从廊坊转战涿州,到达涿州时已接近凌晨,天色很黑,加上住处所在位置地势相对较高,所以当时对于涿州的水情还并没有非常直观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认为电子媒体无所不能,但事实上,能对人类精神产生最大影响的,能洞察人类的情感并使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还是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无疑,书将永远是人类最好的伴侣。  相似文献   

5.
群飞 《出版视野》2005,(4):37-37
小平同志一句名言:“从娃娃抓起”。读书就要从娃娃抓起,这是百年大计。这里我们向小读者们推荐一批好书,并配有简要介绍和导读,供孩子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和书     
我常常希望自己是爱书成癖的人,或者,等而下之,是爱钱成癖的人。能两者都是当然更好——那就雅俗共赏了。  相似文献   

7.
读我书     
说的是一位笃信佛教的新文学爱好者,本来是跟我父亲通信的;父亲过世后,这笔遗产就归我继承,一年能收到他三四封信。父亲复信之快,恐怕没人比得上,七八封各色各样的信,只消两个来钟头;我是另一个极端,连写张收条也得打草稿。这一年的三四封信尤其难办,几乎封封一个样,说他  相似文献   

8.
书与我     
  相似文献   

9.
完成了处女作忙碌惯了的人,忽然闲下来,真是没着没落的不知如何是好。难怪工作了几十年的人,一旦退休,就被一种莫名的孤寂、苦闷困扰着。我1974年退休后,因整日忙于照顾心脏  相似文献   

10.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  相似文献   

11.
我和书     
我爱书。 我爱的不是所有书,而是我喜欢的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吹雨打,我才知道哪些书是我喜欢的,哪些是不喜欢的;哪些是有长久保存价值的,哪些是哄闹一时的。 这一点,我不像我母亲。只要是书,她都喜欢。她是文盲,对书有一种盲目的神秘的崇拜,  相似文献   

12.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这分别大概就在于前者全凭感情.而后者却要靠理智。凭感情读书的人.全靠自己的好恶去选择.因此,他所读的书,范围就比较狭小。尽管也许在这狭小的范围之内.他有精与深的可能.但他只能“渊”而不能“博”。  相似文献   

13.
今年11月16日,云南省图书馆将迎来百岁华诞,值此喜庆之际,想起了一些我与云图的往事。  相似文献   

14.
佟立佳 《军事记者》2013,(1):82-I0002
陡峭的悬崖、白色的雾霭、攀登的战士……凝视这幅画面,我陡感一股向上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16.
《旋风小虎队》(共三册)[奥]托马斯·布热齐纳/著[德]延·比尔克、诺贝特·迈耶尔/绘刘沁卉/译定价:14.80元/册接力出版社2009年5月旋风小虎队的主要成员是哥哥蒂诺、妹妹米琦和一只可爱的会说话的宠物老鼠契克,他们乘坐乌尔克姑妈亲手制造  相似文献   

17.
18.
在微博没有出生的时代,基本上我们这些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本崭新的《故事会》之后不会马上翻开看故事,而是非得先把中缝的笑话看完才行。这大概是我们在二十多年前对内容最真实的态度了吧。不过内容虽然很重要,其实就出版来说,它的商业模型本质上无非就是"给人找找书,为书找找人!"了。而基于此衍生出的媒体和观察视角,无一不是为了能够促使它越来越好。我的态度是,作为图书出版圈的媒体,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的珍本书     
前代藏书家很重视“善本书”,有的就简单地以书的刊印时代为标准,非宋版元刊不得入“善本”之列。我也收集了一些书,主要是新文艺方面的,自然不得称为“善本”。但有些是得到自己珍爱的,姑且名之为“珍本书”吧。 我的珍本图书中的第一类,是作者签名本和题字本(包括“题赠本”)。 30年代《良友文学丛书》初刊时,曾发行过一部分作者签名本,我曾有过沈从文《新与旧》的签名本,不幸于抗战时丢失。作者题字本,现在我有钱君匋《战地行脚》、《许钦文小说集》,施蛰存《上元灯》、《丈夫与情人》、《晚明二十家小品》和阎庆生《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等。  相似文献   

20.
我喜爱的书     
<正>我看过一些名人所列的自己喜爱的书的名单(书目),所列之书大多为中外名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写过《我最喜爱的书》一文,文中所列十类书,有所与众不同,这十类书是:司马迁的《史记》、《世说新语》、陶渊明的诗、李白的诗、杜甫的诗、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苏轼的诗文词、纳兰性德的词、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大多数人而言,李煜的词、纳兰性德的词,较难进入“最喜爱”范围,但季先生却将其列入“最喜爱”之列,说明他有与众不同的独特审美观与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