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984年以后,大批有影响的女诗人纷纷将笔触伸向文化、生理、心理领域,对女性处境进行了体察入微,更高层次的文化审视,从而显示出内容上“反传统”、“反崇高”的倾向。在形式上,则大胆移植西方现代诗歌的技巧,诸如自白方式、独特的结构与意象、怪诞的语言等,从而使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女性诗歌呈现出鲜明的现代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中的身体写作已不同于80年代中后期那种单一意识形态性质的身体写作,而是产生了一种深刻的断裂、转型与分化,呈现为一种多元化的写作态势。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的话语形式,即作为非意识形态性质话语的后现代个人化追求快感游戏的青春写作、作为真正女性话语的原生态意义上的诗性身体写作、作为躯体话语的对抗技术主义异化意义上的先锋写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发展状况是令人堪忧的,但诗人及诗评定所作的努力令人敬佩,这一时代的诗歌处于化,历史和社会的夹缝中,生存和发展的危机都十分严重,诗人为刻画出这个喧嚣社会的生态人情,为发扬新诗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尝试,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互生共进为新诗的发展开拓了前进的道路,对这一时代的诗歌主导生存状态进行总体性描述,有助于理清思路,寻找出新诗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当今诗歌所处的文化语境和文化语境下的诗歌写作与批评态度入手,对90年代的诗歌边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90年代的文化语境促成了读者大众与写作者在拒绝“诗性”上的合谋,读者大众在远离诗歌而去的同时,写作者的诗歌态度也发生了畸变;诗歌写作的反诗化与诗歌批评的庸俗化,是当今诗坛的两道灰色景观。文章认为坚执文化对抗立场,实现文化超越,不仅是文化颓败时代诗歌应肩负的使命,同时也是诗歌救助自己的最后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女性诗歌写作,经过90年代以及新世纪以来的不断演变,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形态。可以说,在中国现代诗歌的诸多发展浪潮中,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女性诗歌的重要性及其特征,首先在于欲望化的抒写不仅仅是男权时代里的女性性别意识的凸起,而这样爆破性的“崛起’又与新时期市场经济与大众消费文化的不断兴起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立场"写作之争,是朦胧诗以来最大的一次诗歌论争.本文从诗论研究角度,分析双方诗学观念的异同,重点在澄清对"知识分子写作"观念的曲解,认为以知识分子身份从事写作是诗人的宿命;重提"知识分子性"的现实意义,在于重塑新诗近百年现代性追求中屡被修改、涂抹的"个体知识分子"形象,以再建独立、自由、怀疑和批判的"诗歌精神".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诗歌,正处在一种多元无序的迷惘状态。时代需要诗歌论工作者对之作出理性分析,以利未来中国诗歌的发展。为达此目的,不仅中国当代诗歌和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的关系、中国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的关系需要认真探究,而且中国当代诗歌和中国现代诗歌这一“近传统”的关系也需要详加考察。本刊这里发表的一级文章,集中讨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与20世纪三四十中国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表达了一代年轻学子对中国诗歌发展问题的热切关注和创新性思考。本刊欢迎国内外诗歌国论工作者继续来稿,围绕中国当代诗歌发展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独特视角与叙述方式为基点考察,揭示出女性作家选择散文文体的心理倾向。结合具体文本,分析作品与作家性别经验的关系,进而指出90年代女性散文的文化含义表现为对女性独立意识的追求和展示女性丰富的生理、精神感受与渴求。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诗歌走向多元化以后,作为诗人的张新泉,其写作路向也在发生新变,即在纷繁芜杂的文坛中选择了一条平民化的写作路径。张新泉诗歌中平民情怀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以视点下移的民间视角观察市井百态;二、以现实主义的低吟浅唱凸显人文关怀;三、以冲淡从容的诗歌语言褒扬平民价值和平民精神;四、以沉实深情的浓墨重彩彰显地域文化色彩。在社会转型的时代境遇中,张新泉诗歌中的这种平民情怀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史诗神话、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先锋情结、女性意识、身体写作等命题的全面寻绎,可以发现90年代诗坛呈现以下特点:史诗神话已离我们远去,长诗与作只是诗人们理想主义情怀的某种实现;“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例题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对立,倒是有着很强的通约性;先锋情结趋于淡化,乡土意识开始回归;走出身体写作的误区,成为诗歌中女性意识自觉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1990年代以来叙述“80年代”的小说在“80年代”与文革的关系描述上表现出对历史连续性的尊重,显现了鲜明的当代史意识.“80年代”与文革的连续性在文本中大体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将影响甚至左右80年代的一些思想资源追溯或归因至文革时代;二是这些作品或浅或隐地指出由于思想意识的滞后性,文革期间所形成一系列思想意识与文化观念继续残留到80年代,影响了80年代的社会生活.1990作家对于文革与“80年代”历史连续性的重新认识使其在叙述过程中将历史充分复杂化,在明确特定历史时期主导性特征的同时,获得对历史更为全面多元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是世纪末中国文坛热点话题之一。这种写作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基础上,以它独特的文本对固有的男性权威发起强有力的挑战,从而发出女性自我的声音.因而这种先锋实践是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然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西方女性主义的表面化理解以及出版等因素都造成了这种写作在短暂繁荣之后的困境:我们是通过女性个人化写作与后现代具有共同点这一全新视角来揭示这种困境的。而这种操作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对女性个人化写作进行反思之后.建立真正属于中国的女性文学。  相似文献   

13.
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的写作群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活跃在20世纪90年代小说领域的三代女性写作群体的写作风貌进行考察,探讨写作者的阅历、文化修养与其创作的关系,并且分析了当下女性作者写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90年代政治、经济、化结构和社会观念发生重大发生的时代背景下,女性“自我推销”与社会期待的双向运作,使“推销女性”成为引人注目的时代大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坛主要活跃着四个写作群体:主旋律诗歌写作群体、“知识分子写作”群体、“民间写作”群体和“边缘性写作”群体.在历史总体性解体的情势下,诗歌写作的题材一步步转向边缘的、幽暗的、具体的、形而下的领域,具有碎片性质.为了整合新的写作资源,诗人们纷纷调整自己的写作立场和诗学趣味,开始以个性化的抒情方式介入复杂的现实生活,使得当代诗坛呈现出一种诗歌美学形态多元共生的繁复局面.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伊沙、侯马、臧棣、沈苇、冉冉、杨晓民等的诗歌则在不同的向度上展示出了90年代以来的诗歌写作实绩和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内涵因整个社会的急剧“转型”而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理性启蒙为核心动力的文学话语开始逐渐被以欲望叙事为旨趣的文学话语所侵蚀和替换。作为时代敏感神经的诗歌,感知、承受并见证了这一当代社会的精神震荡与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写作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诗歌处在复杂的大变局中,既是危机亦是重新清理现代汉语诗歌观念、诗歌功用价值等,以求寻求突破的转机.然因为过度放大经济社会对诗歌的压抑、过度关注诗歌和诗人的"边缘化"现实处境,导致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界对生长出的诸多诗学本体命题思考不够.关切当下中国诗歌的发展,我们必须重新面对90年代的诗歌遗产,重新审视"边缘化"、"个人性"等命题,处理好诗歌发展的"常"与"变"、"体"与"用"、诗歌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诗刊》曾数次集束推介台湾诗歌,这既可看出主流意识形态的投影,呼应了其大国刊的身份,更可感受到资深编辑深厚的诗艺学养与致力于诗歌传播工作的热情。敏锐、犀利的目光令其对彼岸重要作家作品的推介既兼顾众名家佳作,更有选择性的引导。《诗刊》用心良苦的隐形书写,再次体现了期刊这一传播媒介在文化场域中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修正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恢复写作的有效性和活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诗歌将叙事作为主要的话语方式。这一话语方式的形成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历史的选择、修辞策略、见证历史的抱负和信心以及审美现代性的自觉。其特征则表现为零度叙事、复调叙事和非史诗叙事。90年代以来的诗歌叙事扩大了当代诗歌的表现视域和处理复杂经验的能力,同时,它的局限性和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诗歌"已成为当下诗歌批判界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术语.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90年代诗歌"的命名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的命名中,诗人、批评者都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但总体上讲是三种认识:一是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定的中性的时间命名;一是以"知识分子写作"为主体的诗人、诗评家的文学史意义上的命名;三是对"90年代诗歌"命名的否定性命名.分析比较而言,以中性的时间意义命名更具有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