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涉农高校积极推动耕读教育落地,已在许多关键方面取得进展。未来还需进一步挖掘内涵,凝聚新时代耕读文化共识;把握多元与统一,规范耕读教育实施;深化模式探索,拓展“大耕读”教育有效途径;健全三方面机制,保障耕读教育高质量实施;立足农业强国建设使命,凝练耕读教育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省各地耕读小学有了较大的发展。这一新型学校,和农村已经大量发展的农业中学衔接起来,满足了贫农下中农送子女入学的要求,为农村普及小学教育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一、发展耕读小学是教育工作贯彻阶级路线为贫农下中农服务的最好形式之一,也是在农村普及小学教育的战略措施我省各地举办的耕读小学,截止一九六五年二月,已发展到三万所左右。很多地区反映,自从办了耕读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的多了,贫下中农子女入学的多  相似文献   

3.
新龟兔赛跑     
~~新龟兔赛跑@李江铭!311100$浙江杭州市少年宫耕读缘习克教育机构二年级 @金俭!指导老师 @阿蓝  相似文献   

4.
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新时代耕读教育发展路径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人才振兴为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新时代耕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解读了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内涵,分析了新时代耕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探索了乡村人才振兴视域下新时代耕读教育的发展路径,即构建扎根“三农”的耕读教育体系、拓展立足“三农”的耕读教育实践、建设服务“三农”的耕读教育师资团队、打造热爱“三农”的耕读教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5.
横亘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耕读教育在新时代是实现铸魂育人目标的崭新命题。在新近中央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政策号召下,各涉农高校纷纷将耕读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首先对其耕读教育基于文化传承视野的特点进行了剖析,然后进一步实证分析了影响耕读教育核心的耕读实践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作者指导涉农高校学生从事耕读教育的亲身体验,提出我国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应注重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搭建校地合作育人平台、文化育人彰显三农特色以及加强多方沟通协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梁梦玫  原容莲 《广西教育》2023,(12):107-110
本文分析涉农高等职业院校耕读教育存在认识不足、实施形式较为单一、实施条件不够成熟、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论述坚持耕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原则、构建耕读教育课程体系、加强耕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耕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健全耕读教育保障机制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7.
百鸣 寄语     
浙江自古有耕读传家、重教兴学的传统,是人文荟萃之地。1992年浙江确立科教兴省战略,2002年浙江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目前,浙江省已建立起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完整教育体  相似文献   

8.
全椒县大墅公社东林耕读小学是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创办的。原来教师认为耕读小学只要教学生认得几个字,学会记工分账,就行了,忽视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公社领导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启发教师认识办耕读小学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无产阶级的坚强革命后代。同时帮助教师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省教育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背景下,在涉农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耕读教育,对于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大学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涉农职业院校通过营造耕读教育氛围,加强耕读教育课程建设、搭建耕读教育实践平台等方式,把耕读文化、耕读精神以及耕读劳动融入职业教育全方面、全过程,引导广大高职大学生走进农村、深入农村、扎根农村,以专业知识技能助力农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我省各地采取多种办学形式,办起了大批的耕读小学,多快好省地发展了小学教育,显著地提高了贫下中农子女的入学率,使农村教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耕读小学办起来后,巩固提高工作必须紧紧跟上。因此,正确解决发展和巩固、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在发展之后,及时抓紧巩固工作,在巩固的基础上继续前进,这是事物不断发展的规律。不少地区遵循这一规律已取得不小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巩固耕读小学,我们还须反复学习毛主席著作,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认真总结经验,推动耕读小学不断巩固发展,使农村小学教育出现一个更新更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一年来,我县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了阶级路线,采取了多种形式办学,使全县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到目前为止,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百分之八十五点三。其中耕读小学的学生八千一百二十五人,占已入学的适龄儿童数的百分之三十一点五。现在,全县耕读小学(包括全日制附设的在内)计有半日制四十班,学生一千零九十九人,早班七十  相似文献   

12.
半耕牛读学校,是无产阶級教育的一种新型的正规学校,是今后农村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县农村从去年底起,就开始创办半耕牛读的小学,至目前为止,已办起半日制、早班、午班、晚班等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共八百一十五个班(组)。随着耕读小学的創办,农村小学教育的面貌大大地改观了。貧农和下中农家庭出身的儿童上学读书的越来越多。据初步統計,全县貧下中农子女中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我們是怎样办耕读小学的呢? 一、做好思想发动工作举办耕读小学是貫彻执行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級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結合”的方針的一种理想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七月至九月,我们在山丘地区的仪陇县对耕读小学进行了一次调查。访问了许多贫下中农,农村干部和教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耕读小学象山花一样的灿烂,生根在群众之中,正健壮的成长着,全县农村教育面貌,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一、小学教育的新局面一九六四年以来,我省在改进全日制小学教育的同时,着重抓了农村耕读小学的建设。根据一九六五年五月的统计,全省多种形式耕读小学有一万五千余班、校,招收学生六十五万余人(包括工读小学学生),主要是贫农下中农的子女。连同公办、民办全日制小学在內,全省在校小学生数共计三百一十一万余人,占全省学龄儿童总数百分之八十一。一部分地区的耕读高小也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15.
耕读作业在文中是指学生在耕读教育体系中从事相关体验活动的过程。耕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系,涵盖学生成长生活的方方面面。“沉浸式”耕读作业要建构体系,明晰任务。其主要特征为具备地域文化印记,带有传统文化烙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有助于培育学生田园生活情怀。耕读作业能够凸显学校主导、家庭主体、社会支持的“三位一体”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具有弥合学段衔接和贯通性不足、提升劳动教育体系质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多重价值意蕴,但其建设过程中面临耕读主体意识与全面发展要求的非一致性、大中小学耕读实践与各方资源配置的非协调性、耕读教育内容设置与实际教学落实的非耦合性等现实困境。为此,应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协同多元主体、把握发展规律、统筹师资建设,优化大中小学耕读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政策、交互合作、衔接机制、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为耕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带来了发展机遇,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推广应用价值。常熟市支塘镇通过深挖乡村文化资源、加强乡村耕读教育、做好乡村阅读推广、建立耕读文化服务体系等进行耕读文化的推广,在促进文明乡村建设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弘扬耕读文化,引领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分析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分别从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提出学校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及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教师自觉提升对耕读教育的政治认同感与教学能力、学生积极开展“知农”“爱农”“兴农”学习等路径,促进耕读教育融入涉农高校思政课,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教育的振兴。城镇化浪潮下的乡村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教学内容缺乏乡土元素,乡村学生与乡村生活渐行渐远;新生代乡村教师乡土情怀淡漠,乡土资源与学校教育日益疏远;学校管理模式城市化,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明显隔膜。传统耕读教育在新时期具有多重意蕴:劳动教育功能,创新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全面育人功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方联动力量,连通古今联动家庭学校社会。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耕读教育作用的路径:深入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耕读教学元素;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创建生动、活泼的耕读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我省广大农村,一种新型的半工(农)半读的教育制度正在普遍建立,在小学教育方面,就是多种形式的耕读小学蓬勃发展。这是一件大好事,是教育事业上的一次革命,是兴无灭资的结果。一年来的事实证明,耕读小学的发展,使农村小学教育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