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的概念,阐述了德育生活化的理念是对知性德育的超越.德育生活化要使道德教育高于生活,注重把握道德生活的整体性,突出终身德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要构建生活德育化的机制,拓展生活德育化的内容,完善生活德育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德育目标的政治化、理想化倾向;德育内容的空泛化、绝对化倾向;德育途径的单一化、平面化倾向;德育方法的形式化、成人化倾向;德育评价的抽象化、简单化倾向。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是靠德育创新,推进德育现代化进程,即要靠转变德育观点,选择恰当的德育内容和目标,改进德育的方法,拓展德育的渠道,注重德育的科研。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发展的呼唤,生活德育的需要,德育自身困境的解决,这些都要求构建德育人本化理念,实施人本化德育。以求从以人为本这一视角来把握德育的本质特征,揭示德育的发展趋势,丰富、发展、完善德育理论,使当前德育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5.
当前德育实践中的德育话语存在着失当现象,表现为德育目标的理想化与政治化、德育过程的简单化与扭曲化、德育内容的滞后性及与生活的疏离、德育方法的单一性与强制性等;深入分析其背后原因,在健全德育目标、完善德育过程、更新德育内容、优化德育方法等方面积极进行改进,有助于改变德育话语失当的现状,实现德育话语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生命化德育认为生命既是德育的原点也是德育的终点,更是超越知性德育的现实需要。生命化德育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生命意义,关注人生幸福,关注生活世界,关注苦难体验,关注道德事件。生命化德育是成全生命的德育,让生命在德育中诗意地栖居,是生命化德育核心的表达,也是生命化德育的最高境界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一种对于理性的建构。知性德育的极端化导致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使德育走向抽象化、虚假化和失范化。生活德育在批判知性德育的同时,将德育泛化为生活的全部内容,把"知识"与"生活"割裂,使"生活"概念化、理想化和绝对化,跌入非理性的泥淖。实践理性德育汲取了生活德育论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肯定了知性德育论的合理成分,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使普遍的道德法则深入人心,成为人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高校非常重视品德教育,德育生活化是其实施品德教育的一大特色。台湾高校通过劳作教育、生活辅导、课外活动和心理辅导开展德育生活化教育,体现出将使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作为德育终极目标、将德育回归生活和将德育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特点。台湾高校德育生活化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德育目标联系生活,避免政治化;德育内容联系生活,避免空洞化;德育方法联系生活,避免口号化;德育评价联系生活,避免单一化。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初级中学推行自主养德的“至美少年”德育行动,学校组建校内外导师团队,指导学生自主成立学习小组,通过校内外德育活动,培养具有仁爱、诚朴、自主、精进、担当等核心品格的新时代初中生。“至美少年”德育行动拓宽了学校的德育场域,整合了校内外德育资源,实现了德育的实践化、课程化和内生化。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从事中学德育研训管理工作,在长期的调研和考察中,发现很多学校缺少德育课程化支持,因而德育工作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鉴于此,笔者认为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现学校德育课程化。一、德育课程化的价值和意义1.德育课程化的内涵解读。什么是德育课程化呢?德育课程化,就是在明确国家教育目标、中学德育目标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三级德育课程和评价体系,凭借教育管理者对教育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落实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化,对学校教育而言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校德育:偏失、根源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向玲 《教育探索》2003,(12):83-85
我国学校德育存在着几方面的偏失,表现为德育目标的理想化、片面化,德育内容的滞后性、运动化,德育过程的简单化、形式化,德育方式的单一化、封闭化。这些偏失的形成有化传统的因素,也有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为了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构建全面的、多层次的德育目标体系,革新德育内容,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实践能力以及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开辟多种教育渠道。  相似文献   

12.
德育测评是德育过程非常重要的成分,题库是测量的依托。文章在德育协同建构的背景下,对目前网络游戏化德育测评题库建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通过与德育有关的网络游戏化题目挑战,对结果进行智能化的、数字化的测评,获取学生的道德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答题体验中进行品德知识以及品德行为的学习,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引起道德思想、道德行为的转变,为游戏化学习在德育中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高校德育改革已普遍重视德育中审美因素的价值,并注意探索德育和美育相融合的德育新模式。实现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环境三个德育要素的审美化,以美辅德,是实现德育和美育融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德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王娅霜 《教育探索》2008,(11):108-109
学生自主德育日益受到高职院校的关注。开展学生自主德育应该做到:明确德育对象,分层次制定德育目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于日常学习生活中;重视学生德育评价,以评价推动德育实践;形成拉动机制,实施评价调控案例化。在自主德育活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是:增强德育互动,整合学校德育资源优势;学校辅助实施,实现三个转换,抓好四个依托。  相似文献   

15.
高师院校校本化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德育走校本化发展之路,是彰显师范院校德育特色和个性、满足师范生德育需求的必然选择。校本化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高师院校德育实现校本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应从精神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三方面对高师院校校本化德育资源的进行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德育的本性在于导人向善,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摆脱纯粹物质功利的束缚,去追求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但在物质与精神失衡的工业时代,德育却越来越偏离其本真状态,而进入一种整体性的迷失。功利化、知性化和规训化的德育模式虽然暗中契合了现代教育流水线操作的需要,但却使德育愈加偏离其自身的理想鹄的——人的精神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一、"德育三化"模式的产生背景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原来学校德育工作目标"高大全"、内容"假旧空"、方法简单无力、评价主观模糊、实效性差等问题,宜宾县把德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实践,总结提炼出了"德育三化"模式,即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评价情境化。  相似文献   

18.
德育比较中存在浪漫化和妖魔化两种倾向,与之并存的还有对中西方德育范式的严重误解。对中国德育范式的妖魔化,是德育研究中贬低中国德育范式的重要原因。中国德育范式在学术研究中往往被涂上泛政治化、学生不自由等标签,但事实并非如此。而在对西方德育范式的浪漫化背后,西方德育范式的现实实践也存在重大问题与缺陷,特别是严重的校园暴力和忽视德育内容等。德育比较需要客观,并需要关注相应的社会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当前德育工作中出现的德育内容远离聋生生活的现象,开展体验教育,让聋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体验德育内容,提出了德育生活化、德育关怀化、德育共鸣化的新观念,取得了较好的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20.
具身德育强调学校德育要时刻关注学生真实生活。学校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有声有色的校外实践、应知应会的课程学习,融身、融入、融通,引导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生活情境和生活实践中涵养德性,提升品格。将德育过程具身化、体验化的具身德育理应成为新时期聚焦德育实践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校本化积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