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建构主义教育影响及其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准确表征,不是固定的外在存在,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毫无权威可言.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学习为什么要强调在情境中展开?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对于学习主体甚至并不存在,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同时知识是无法由甲主体“给予”乙主体,只能由学习者主动、积极、能动地调动自己旧有的经验储备,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从  相似文献   

3.
一、在情境中展开新课程学习为什么要强调在情境中展开?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对于学习主体甚至并不存在,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同时知识是无法由甲主体“给予”乙主体,只能由学习者主动、积极、能动地调动自己旧有的经验储备,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自己的经验系统得到了重组、转换或者改造。如何最有效地实现这种建构,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生如何实现最有效的学习?那就是把学生置于真切、生动,利于学生体验的情境之中。因为这样的情境利于调动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4.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学习活动是学习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的这些基本观点,对于我们整合高校教学内容、改革高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由瑞士学者让&;#183;皮亚杰最早提出来,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发展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心理学家们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等方面。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2)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方法。(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它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而皆准的教条;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它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而皆准的教条;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他们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人们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用建构观来解释,其本质是:学习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  相似文献   

9.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谈有效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在课堂教学中,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总是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其实用建构主义的哲学观仔细分析也不难理解。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这样,我们对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的真正涵义获得了新的解释,“理解”并不是指学生弄清教师的本意,而是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教师所讲的内容重新加以解释,重新建构其意义,它只是表明学生认为自己“我通过了”。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学生所学到的…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是目前西方国家日渐流行的新的认知学习理论,也开始受到我国教育界的关注。其中的一些积极思想,对当前的中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仅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谈谈对化学教学的一些启示。一、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基本思想1.知识的客观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应,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1]2.知识的建构性建构主义…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毫无权威可言,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的东西教给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背景,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假设。这种学习观对有效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新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并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重现学生经历过的事物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材的知识是冷冰冰的死的东西,它只是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过程;学生获得只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对知识如何产生和形成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还不能理解和掌握并内化为自己…  相似文献   

14.
学习不是一种被动吸取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用原有知识去处理新的学习内容,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对学习的积极性、构造性的观点应在我们数学教学中反映出来。所以,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应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主义观点早期由皮亚杰、维果斯基、布鲁纳等人提出 ,形成了多个流派 ,但共同点居多 ,近 2 0年来又有了进一步的整合和完善。作为对传统认识论、教育观念的一场革命性挑战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它对我们研究教育教学、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认为 ,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个主体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 ,而只是个体建构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解释或假设。知识不能被传递 ,其理解只能由学习者根据…  相似文献   

17.
英国语言学家韦斯特曾说: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习者应当通过阅读学会阅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自主学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式。它以学生自己为主体,通过他们的独立探索、分析、质疑、实践、总结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乐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同时它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其自觉地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体验教学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有以下特点:间接性、计划性、指导性、群体性。这种学习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它可以使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很多的东西,从而迅速奠定一个人走向社会的经验基础。但这种学习也有其严重的不足,即它的间接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很多东西都不是直接的,都是别人经历过的事情、别人发现的知识。那么,当学生学过这些知识之后,他们只是知道这些知识,却不太清楚它们是怎么来的,自己更没有亲自实践过,这样的知识就像是一幅画,虽然它和现实一模一样但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地体验过。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现与发现学习 凡是揭开未知世界新的奥秘的成果,都属于科学发现之列,通常是指人类对自然界未知情景的揭示,它包括:从自然界中发现新现象、新事实,在研究中,提出新概念、新原理、建立新理论。就一个人而言,变未知为已知,例如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一种发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他认为,教学不应该是讲解式的,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的,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这就是发现学习,确切地说,发现学习主要不是为了发现,而是用发现的方法去学习。变‘占有真理”为“追求真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相似文献   

20.
高群 《华章》2012,(27)
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以来被目标教学模式占领,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育理念,使高中音乐教学朝着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方向前进.什么是建构主义呢?它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欧洲,其理论强调,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之间的探索交流,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它是学生不断充实自我,不断利用知识来增加知识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