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诗经·淇奥》关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绿竹”的解释,历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另一种则是以“绿竹为竹”。是草是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已不可确考。但从淇川地区的出土文物、朝廷对淇川地区设置的管理竹林的官职,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淇川是有竹的。此外,南北朝前,多个史料证明淇川有竹。此后,史料中不再有竹的证明。或许在南北朝前,淇川确实有竹,后因某些原因,竹林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2.
《诗经·淇奥》关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绿竹的解释,历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另一种则是以绿竹为竹。是草是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已不可确考。但从淇川地区的出土文物、朝廷对淇川地区设置的管理竹林的官职,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淇川是有竹的。此外,南北朝前,多个史料证明淇川有竹。此后,史料中不再有竹的证明。或许在南北朝前,淇川确实有竹,后因某些原因,竹林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浩如烟海、源远流长的文化宝库中,咏松、竹、梅诗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接受这份遗产,吸收其有益的营养,是发展今天社会主义新文化、提高民族自强自信精神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松、竹、梅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写竹的诗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卫风·淇奥》);“(竹擢)(竹擢)竹竿,以钓于淇”(《卫风·竹竿》)。二千五百年以前,孔子就曾说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诗经》中虽没有描写梅花的诗句,却有以梅子的坠落比喻青春消逝的《摽有梅》。汉赋中有赋松的篇章,《乐府》中有《梅花落》的曲调。  相似文献   

4.
松、竹、梅号称“岁寒三友”,历代文人雅士赋予竹以深厚的内涵,倾注大量的溢美之词。早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诗歌。《诗·卫风·淇奥》中的“绿竹猗猗”、“绿竹青青”,已开始将竹赋予君子的品行。《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曾暂寄别人空宅中,便令家人在里边种竹。有人问他:“暂住何烦尔?”王子猷指着竹子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轼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又如张九龄的咏竹诗:“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无。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和黄门卢侍郎咏竹》)这种“高节”,切合竹子…  相似文献   

5.
心中的风景     
在大自然中,我喜欢两种植物,一种是菊,另一种是竹。我家门前是一片竹林。这里的绿竹有很多,高点的,矮点的;瘦点的,壮点的;横斜着的,笔直生长的,都有。可是没有一根绿竹使我想起"孤竹突起"的那种倨傲。多少根绿竹啊,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根绿竹都是那么雄伟,可是谁也不盛气凌人。瞧,那些绿竹伸出庞大的手  相似文献   

6.
    
我的家乡——常德鼎城是盛产毛竹的好地方。这里到处都是青翠的竹林,就像是一片片碧绿的海。春天到了。春雨沙沙,青幽幽的竹林里一片生机盎然,一棵棵嫩黄的笋尖儿羞答答地钻出泥土,不几天,满山遍野便是亭亭玉立的嫩竹。夏天的傍晚,在竹影婆娑、凉风习习的竹林里,大人们在那里聊天、休息。小孩子们在竹床上玩耍、嬉戏。老奶奶用竹扇“啪啪”地为他们驱赶蚊虫。老爷爷用手捧着竹烟袋,“滋滋”吸完旱烟后,慢慢悠悠地讲起了绿竹仙子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青青翠竹韵     
在“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中,均有竹的位次,可见其文化意蕴深厚,自然禀赋美好.《诗经》有云:“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经典将竹和君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竹的喜爱和赞美.在我看来,竹并非世间俗物,它蕴含着诸多美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青青翠竹韵     
在“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中,均有竹的位次,可见其文化意蕴深厚,自然禀赋美好。《诗经》有云:“瞻彼淇奥,菜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经典将竹和君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竹的喜爱和赞美。在我看来,竹并非世间俗物,它蕴含着诸多美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青与绿     
诗曰:“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我对于“青”与“绿”的认识没有多大区别,可以说“绿竹”或者“青竹”,相互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所以青色与绿色的客观意义已经不成为古代诗人吟诗作赋的主要区分标准,而字词上口效果对于诗歌音律的影响则成了区分彼此的根据。“绿竹青青”读起来琅琅上口,而“青竹绿绿”则十分生涩,语音和节律成了区分的主要依据。不知道是哪一位古人先想出了“青山绿水”,然后便有了“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等等名句。如此暧昧的关系和传承,即使是中国读书人,也不是都有区分两者的能力的。“青”有蓝色…  相似文献   

10.
<诗经·卫风·淇奥>用竹意象来起兴君子之德,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卫国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君子风度,且竹在当时人认识中也是这种君子风度的代表.故<淇奥>的竹意象既产生于卫国独特的地域文化背景,又折射出这种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正>苏轼曾在诗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虽然我们的住处不一定都有竹林,但谁家没有几双竹做的筷子呢?竹制的桌椅板凳、竹炭包、牙签……都是随处可见。至于鲜美的竹笋,那更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竹在中国文化里地位非常高。竹竿笔直而中空,坚韧异常,不惧风雪,四季常青,常被比作虚心、有气节的君子。古人用竹管制笔,在竹简上书写历史,把竹子做成乐器,在竹林里吹奏音乐,在纸上画竹,在玉上雕竹。  相似文献   

12.
历代文人雅士咏竹言志、抒情寄怀的诗词不计其数 ,赏竹、咏竹、慕竹的素洁坚贞、高风亮节 ,成为长盛不衰的高雅风尚。有的对竹子的偏爱 ,几乎达到一种近乎痴迷的程度。晋代的嵇康、阮籍、刘伶等相聚竹林 ,作文赋诗 ,饮酒品竹 ,称为“竹林七贤” ;唐代李白、孔巢父等寄迹竹溪 ,伴竹迎曙送夕 ,对竹引吭高歌 ,号称“竹溪六逸” ;宋代文豪苏东坡更是爱竹如癖 ,留下“可使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的名句 ;清代的“扬州八怪” ,更是画竹吟竹 ,留下了许多趣话趣事。为“扬州八怪”之翘楚的郑板桥 ,一生爱竹、画竹、吟竹 ,曾有…  相似文献   

13.
闲谈竹子     
<正>假期无聊,窗前闲坐,又瞥见那一隅翠竹。剑指云霄,摇曳随风。中国画里,窗、竹、月、风,仿佛总是搭配在一起的,正所谓晓风残月、绿竹幽窗。白居易写过“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的《玩松竹》,一连写了两首仍不畅快,又作《竹窗》诗,云“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文人爱竹,自古盛行,有了竹的陪衬,仿佛大俗也能大雅起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相似文献   

14.
竹思     
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 ,假如我们判断不错的话 ,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在竹子身上 ,儒生们或看到气节、风骨 ,或看到虚心、谦恭 ,“岁寒三友图”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 ,松竹梅从此成为屡屡出现在各种器皿上的图案。中国文人中与竹子最亲近的当属蜀人苏轼 ,他的名言“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 ,无竹使人俗” ,道破了苏东坡酷好竹子的心态 ,而他策竹杖的风姿 ,也从此凝固为一种“何妨从容且前行”的造型 ,如果没有竹林衬映在苏东坡的身后 ,他迷人的魅力会大大削减。也有不拿竹子善待的文人 ,譬如杜甫先生 ,他有…  相似文献   

15.
梦中有一片清幽静谧的竹林,晨曦中,鸟鸣啾啾,书声琅琅……竹林位于小村屋后。小村属典型的川东农家院落,三两户人家,七八间土墙黑瓦房,掩映在浓密修长的竹林里,别是一番"绿竹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风光。  相似文献   

16.
听说有个专门介绍竹子的特色网站小有名气。打开这个由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师生共同创建的“汇竹文化园”网站,百竹林、汇竹园、听竹堂、新竹社、紫竹馆……顿时就让人有种徜徉竹海的意境。在活动中体验竹文化“全世界约有竹亚科植物1000  相似文献   

17.
家乡的竹林     
<正>在家乡,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竹林里的竹子很多,密密麻麻的。它们粗细各不相同,有的粗如杯口,有的却细如笔杆。但是,每一棵竹子都是那样青翠,那样挺拔。清晨的竹林十分幽静。整个竹  相似文献   

18.
青青翠竹韵     
正在"花中四君子""岁寒三友"中,均有竹的位次,可见其文化意蕴深厚,自然禀赋美好。《诗经》有云:"瞻彼淇奥,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传统经典将竹和君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竹的喜爱和赞美。在我看来,竹并非世间俗物,它蕴含着诸多美好的品质。竹,刚正不阿。它四季常青、挺拔,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色,不因  相似文献   

19.
王玲玲 《师道》2023,(10):20-22
<正>鹭岛三面环水,是我的栖息之所。在最南岸的水边,有一处竹林。竹林清幽,小路弯弯,仿佛隔绝了红尘。竹,清华其外,淡泊其中,清雅脱俗,自成一景。胜日水边寻芳,竹林青翠,水中潭影婆娑,树间小鸟鸣唱,林风清凉,自觉这是一处胜境。于是,“课虫”上身——这儿何尝不是一处野外情境作文的绝妙课境呢?一首课堂诗作在明月清风里逐渐明晰起来,仿佛在描画一幅心灵的地图——青竹潭影?  相似文献   

20.
去年暑假的时候,妈妈带着我到60里外的外婆家,为我久病的爷爷“讨药”。据说,去年春天万物滋生的时候,有一对“竹仙”(双胞胎竹)在外婆家门前的楠竹林中降临。这对“竹仙”能为人们医治百病、占卜吉凶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