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剧,是国宝,是传统。时装,是流行,是现代。据说,当有人提出为中国南宁第七届戏剧节的闭幕式设计一台“京剧时装”时,令当今时装设计者们激动不已。因为,这一设计乃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挑战。将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时装中的先例并不鲜见。西洋人早就以旧上海为主题做过设计;东洋人也曾改良过和服的设计;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亦有设计师热衷于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寻觅灵感的……。而将中国京剧学术与现代时装融合,演绎一台独具风情的现代时装秀(SHOW),其难度——把传统的,包括剧装的形式、色彩、纹样、佩饰以及京剧中生、旦、净、丑的表演艺术的韵味糅合到现代时装设计中——很大。在这里,“理论是苍白的”,如何恰到好处地驾驭传统与现代这两种元素,实在是超越理论的决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在南宁市硕大的热带植物园中,笔者见到了这台“京剧时装”的设计者胡月——北京服装学院的设计副教授。她对这台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织的作品充满激情。从她娓娓叙述中,我们得知这台独特的时装设计的来龙去脉。清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嗣后,徽剧与湖北汉调合流,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剧种——京剧。京剧艺术具有虚拟性、程式化和写意造型的美学特征,于是就形成了京...  相似文献   

2.
新的世纪已经到来。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便尽早同整个世界互通有无,同步发展,已成为我们的国家大事。尽快做好相应准备,并尽量减缓“入世”后不得不直面的各种剧烈冲击,消解由此必然产生的负面影响,以确保我们的民族经济和民族化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策略和步伐.不被西方强势国家所取代.应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跨国文化管理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跨国文化管理是 2 0世纪末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为了适应日益增加的国际商务活动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和跨国经营活动将迅速发展 ,研究跨国文化管理这门新兴学科将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更好地协调所面临的文化差异、文化冲突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跨国文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在分析我国企业的跨国文化能力现状的基础上 ,为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提出了一系列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陈敏 《文化市场》2002,(4):11-1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影视产业再掀资本重组高潮,发达国家为保持在国际上的文化优势,纷纷对影视产业进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处于成长期的中国影视产业,入世后,将面临西方影视业的强烈冲击。如何应对挑战?笔者认为,我国影视业唯有走产业资本重组之路。  相似文献   

5.
陈敏 《文化市场》2001,(5):8-10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文化市场经历了兴起、培育、发展三个阶段,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起了从中央、省、地(市)、县的管理网络,并基本结束了文化市场无法可依的局面.且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结构。但是,伴随着中国入世,我国文化市场将与国际文化市场进行直接碰撞。因此入世后,我国文化市场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文化大潮中,观众企盼一支富有实验性与创造性的艺术新军。可喜的是,在近日一个绘画展览上,我们见到了这一类型的青年艺术家——李永安及其作品。“实验室艺术”的概念,是西方评论家在后现代信息社会中提出来的。西方的实验室艺术沿着西方的文化传统在20世纪显示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的今天,中国画家面临极大挑战。如何发展我们的“实验艺术”?如何使中国百姓接纳我们的“实验性艺术”?如何摆脱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桎梏,又创作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国际化的“实验性艺术”?青年画家李永安用她的艺术实践回答着上述重大的问题。李永安…  相似文献   

7.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日期的临近,向中国滚滚而来的不仅仅是阳光、鲜花、利益和机遇,同时还有风暴、烈火、阵痛和考验。面对加入WTO的挑战。中国的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应该如何应对,已成为我们当前必须亟待思考、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就此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谨供大家批评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程 《文化市场》2002,(4):20-23
我国加入WTO,给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性质的规定性.确定我国文化市场与资本主义文化市场有质的不同。那么我国文化市场管理如何应对入世.以保证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能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的方面,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试从入世后文化市场管理面临的七大关系方面.谈此粗浅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状态关于“全球化”的观点或理念,最初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国家,很快在全世界流行。到90年代中期,已开始渗透并成为中国社会和中国学者的频繁话题。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词汇意义的绝妙解释。2001年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社会环境给我们的启迪以及中国经历13年“入世”谈判最终进入WTO的事实表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和发展趋势,它无情地、直接地、无孔不入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经济以及所有国家的发展进程。当代西方学者认为全球资本主义理论观点的基本思想是:人类社会已进入全球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中外文化交流》2014,(6):13-14
丝绸之路在推动东西方思想交流、文化交融,全球经济一体化、人类文明多样化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经济文化联系的日益密切,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建设“一带一路”,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李程 《文化市场》2000,(5):13-17
中国电影业加入WTO脚步日渐紧迫,已成指日可待之势。面对“入世”中国电影发行放映业怎么办以及陕西电影市场如何摆脱困境,已成为摆在我们陕西电影人面前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即将加入WTO.这让作为艺术产品的中国电影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然而.挑战和机遇并存.如何在外国大片涵八的时候.  相似文献   

13.
随着加“世贸组织”日期的临近向中国滚滚而来的不仅仅是阳光、鲜花、利益和机遇同时还有风暴、烈火、阵痛和考验。面对加入WTO的挑战中国的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及其管理者应该如何应对,已成为我们当前必须丞待思考、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现就此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谨供大家批评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怡 《华夏文化》2006,(4):48-49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创造了繁荣富丽、博大自由的服饰文化。其中,官员常服融合了传统风格、西域风格和时尚风格,是唐朝继承传统、调整创新之后制度化的产物,从而颇具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黄宾 《文化市场》2002,(4):10-10
入世后的上海青少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专项调查表明,从上海正在流行的三个青少年文化时尚:“流氓兔”、“哈”一族和“哈利波特”热中.可以看出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青少年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冲突交融贯穿始终。“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产物。它的产生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大规模传入中国,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思想,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Cina到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方与东方最早、也是最长时期的接触是Cina、Thin、Sinae(秦)。从古代印度再向西辗转相传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域环境的影响,人种发育的习惯,文字俚语拼写之差异,在使用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的“英民族”,在接受万里之外又历时千年以上含“秦”的三个词汇中,是如何演绎成现在定型的China──这个能为国际公认,也为这东方大国──中国自己所承认的英译名词?Thi──在现代英语中与“中国”已无任何关系,本文不再讨论。Sinae──这个词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在现代英语中尚保留着与“中(国)的血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面对来自西方的挑战。如何应对持续不断的外来挑战,是中国人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因此,“挑战与应战”理论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谈到“挑战与应战”,就应该知道将该理论应用到历史研究的首创者——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汤因比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思辨主义历史哲学家”,“文化形态史观的集大成者”,“最勇敢的历史学家”、  相似文献   

19.
日前,新疆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05丝绸之路国际服装服饰节”将于7月18~22日在乌鲁木齐举办。届时,除产品展示、活动推介、商业洽谈等活动外,精彩纷呈的时尚表演将令人目不暇接。“2005丝绸之路国际模特大赛”总决赛为服装节拉开序幕,“中亚之风名时装设计师展演”则将国际时尚的设计风潮带入新疆,颁奖晚会作为服装节的闭幕盛宴,则一并展示相关企业的品牌发布。  相似文献   

20.
谈到西方现代戏剧家,人们常说一句话,叫做“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宗师,这位宗师就是挪威戏剧家亨利·易卜生。只要考察一下萧伯纳、霍普特曼、奥尼尔、斯特林堡等人的创作风格和精神脉络,就可以发现此言不虚。实际上从易卜生延伸出的这条大道,在中国戏剧界也是四通八达。易卜生不但是最早被介绍进入中国的西方戏剧家之一,而且是影响最大最久远的西方戏剧家。在中国现代戏剧发韧之初,他是戏剧革命的旗帜,在近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他的剧作依然是作家创作的范本。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现代戏剧之父。20世纪初,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