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代朝鲜实行闭关政策。19世纪末叶,开放国门已成为大势所趋。清政府适时建议朝鲜"以夷制夷",首选美国,与之签约,减少损失,保存国力。这样,既可使朝鲜免遭西方列强炮轰国门之痛,也可继续发挥朝鲜藩屏中国东北的作用。应朝鲜之邀,清政府还参与了《朝美修好通商条约》缔结的全过程,有效地捍卫了中朝两国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
许兰雪轩是朝鲜朝女性汉诗作家之一,道教思想和文化对其影响颇深。本文对许兰雪轩《遣兴》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许兰雪轩《遣兴》中的道教意象、故事的运用,《遣兴》诗中道教"阴柔之美"的美学思想体现,道教游仙文学对《遣兴》诗的影响三方面,探究道教思想对许兰雪轩《遣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朝商民水陆通商章程》是在中朝两国共同协商的情况下,由清政府颁发的。虽然在此章程中清政府强调两国的宗藩关系属性,但却毫无图谋朝鲜之意,不过要加强两国合作,抵御列强侵略而已。并且清政府在具体条文中已经注入许多近代外交体制中崇尚法制、互利互惠等新原则,为中朝宗藩关系转入平等国家关系开启了大门。  相似文献   

4.
显性互见法是指作者在文中明确地标示此事此语已在其他篇述过,可参见该篇的一种自觉的创作方法。《汉书》在继承《史记》显性互见法运用的基础上,整齐、规范了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并加以更为自觉而缜密地运用,体现出作品圆融而严谨的编撰风格,也使该方法的运用走向了成熟和完善,成为后世正史竞相模仿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明朝末年,由于努尔哈赤的女真兴起于东北,使得中朝间途经辽东的陆路交通线受到威胁而中断,关闭了多年的中朝海上航线得以重新开通,从此再次成为中朝两国使节往来的主要通道,直到清朝亡明之前。期间,朝鲜使臣李民宬和赵濈所著的《朝天录》详细记载了中朝海上使行往来的路线,并对使节到达燕京后围绕仁祖反正展开的交涉活动做了实录式的描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6.
7.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发生机制、演进过程和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此管窥出中国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即武术文化的民族性、哲理性、历史性、地域性和保守性.同时还指出中国武术在现代文化多元化时代发展中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李小龙一直受到世人尊崇,他在电影与武术技击方面的成功客观上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人们视他为武圣。通过对李小龙与截拳道的研究和分析,得到若干启示:1)中国武术必须突出实战技术的研究;2)武术技术须以简约为好;3)武术表演艺术应建立在高超的技击技能之上;4)武术须与哲学结合,通过技击将培养人的道德、理智、自信等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5)一分为二地看待李小龙,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决不是“神”。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武术表演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兴趣影响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此了解武术表演是否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向,并阐述结论和建议。结果显示,一部分大学生比较喜欢武术表演,看过表演后都想参加体育方面的运动,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大学期间没有充足的时间用在体育运动中,参与体育运动感觉太累。通过本文的研究促进武术运动在大学能够更好地普及,使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剖析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名实分离"的问题,提出学校武术从姿态存在到现实存在蜕变的途径:(1)"闭锁式"到"开放式"的蜕变;(2)"传承式"到"创新式"的蜕变;(3)扎根本土传承胜过进军奥运.旨在通过在学校领域对武术的务实教育,让广大学生认识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1.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套路)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所具有的"虚拟化"的艺术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作为一种通过艺术化的形象表现攻防格斗技艺,也兼具着中国传统艺术的普遍特征——"虚拟化"的艺术特征,其表现为"虚拟化"的武术技击景象、"虚拟化"的武术技击对手、"虚拟化"的武术技击技法。通过"虚拟"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方法,中国武术向审美主体展现了中国武术的艺术之真和艺术之美,彰显出中国武术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风格。  相似文献   

12.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营销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对少林武术文化品牌的建设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对少林武术文化品牌培育的阶段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中国武术文化品牌的传播内容和途径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认为:少林武术通过利用媒体、结合自身多元性的文化内涵、借助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以及面向世界等传播途径,成为中国武术文化品牌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实现了从"国家品牌"到"国际品牌"、从"技艺品牌"到"文化品牌"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究新常态下武术动漫产业的娱乐导向作用机理,针对武术动漫产业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培育专业后备人才,打造品牌营销模式,构建立体式传播体系,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五个方面的优化路径,旨在进一步满足大众对武术动漫文化的情感追求,实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历史学的视角,以发展的观点就中国军事武术的起源、发展进行探讨,让更多的人了解军事武术、认识军事武术,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军事武术的发展,以实现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5.
国术是近代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在“新旧”“中西”之争的近代社会语境中,肩负着中国体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使命。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术的现代化转换进行研究,以期对今后中国体育改革提供参考。近代“天下”观念逐渐消亡而国家意识勃兴,民族主义、文化冲突等因素使传统体育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挣扎。伴随新文化运动开启了“土洋体育之争”,在处理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发展关系以及中国体育变与不变等问题上,改造出兼备中西文化特征的体育共识。近代国术向现代体育的转向既是一种自救的变革,也是区隔过去、抗争西化,从传统武艺向现代体育的转换。内嵌到历史发展的国术变革,不断被注入新的意义,并展示出与近代国家民族命运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