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猫头鹰是一种白天休息夜间捕食的夜行性动物。要在黑夜里看清目标,猫头鹰就必须有一双与之相适应的“夜视眼”。动物眼睛的视网膜的感觉细胞分为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两种类型。人眼感觉细胞是属于前一种类型,它需要较强的光刺激才能看清物体;而猫头鹰的是圆柱细胞,在较弱的光线下就可以看清东西,因此它能在夜间捕食。猫头鹰眼的构造和功能,使科学家深受启发,仿照猫头鹰眼的视觉原理,研制出了夜视仪。夜视仪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对光线极为敏感的光电阴极,能够将弱光照中的物体反射出的微弱光线加以接收,然后转变为电信号;二是增强器,电信号在这…  相似文献   

2.
趣谈"夜眼"     
猫头鹰是一种白天休息、夜间捕食的夜行性动物,要在黑夜里看清目标,猫头鹰就必须有一双与之相适应的"夜视眼"。动物眼睛的视网膜的感觉细胞分为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两种类型。人眼的感觉细胞属于前一种类型,它需要较强的光刺激才能看清物体;而猫头鹰眼是圆柱  相似文献   

3.
猫头鹰是一种白天休息夜间捕食的夜行性动物。为了在夜间看清目标,猫头鹰练就了一双与之相适应的“夜视眼”。生物学家告诉我们,动物视网膜的感觉细胞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类型。猫头鹰的视网膜上主要由视杆细胞构成,在较弱的光线下就可以看清物体,因此它们能够在漆黑的夜里捕食。猫头鹰眼睛的奇特构造,使科学家深受启发。于是,他们仿造猫头鹰眼的视觉原理,研制出“夜视仪”。  相似文献   

4.
猫眼夜视仪   提起夜视仪,就一定要提到猫.漆黑的夜晚,猫能清楚地观察到老鼠的一举一动并敏捷地抓住它.   猫的眼睛为什么能在黑暗中看清东西呢?其原因在于猫眼的视网膜上具有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圆锥细胞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光强和颜色,圆柱细胞能感受夜间的光亮.只能在白天活动的鸟、鸡等动物的视网膜中只有圆锥细胞;而另一些只能在夜间活动的猫头鹰等动物的视网膜上只有圆柱细胞.此外,猫眼还有一个特点,在它感受弱光时,瞳孔能够随着光的不同强度而自动调整.……  相似文献   

5.
猫眼夜视仪提起夜视仪,就一定要提到猫。漆黑的夜晚,猫能清楚地看见老鼠的一举一动并敏捷地抓住它。猫的眼睛为什么能在黑暗中看清东西呢?原因在于猫眼的视网膜上同时具有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圆锥细胞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光亮和颜色,而圆柱细胞则能感受夜间的微光。一般只在白天活动的动物的视网膜中通常只有圆  相似文献   

6.
鼠目为何只寸光我们常用“鼠目寸光”来形容目光短浅,这是因为老鼠确实是深度近视眼。高等动物的眼睛里有一层视网膜,上面有两种感觉细胞——圆柱细胞和圆椎细胞。在暗弱的光线下,只有圆柱细胞有感光作用,而强光下主要是圆椎细胞起感光作用。鼠眼的圆柱细胞比圆椎细胞发达,只能  相似文献   

7.
顾琦 《物理教师》2004,25(1):2-43
本刊2003年第6期所刊的《动物中的物理趣题举隅》中有一道关于猫头鹰的题目: 有些动物在夜间几乎什么也看不到,而猫头鹰在夜间有很好的视力,其原因是猫头鹰的眼腈: A.不需要光线,也能看到目标. B.自身眼睛发光,照亮搜索目标. C.可对红外线产生视觉. D.可对紫外线产生视觉. 就题目设置的选项而言,A与B显而易见是错误的,相比之下,似乎C选项是合理的,故而C选项被认为是正确答案.但是,猫头鹰的夜视能力真的是由于眼  相似文献   

8.
导语:认识一只伟大的猫头鹰师:同学们都知道猫头鹰吧,谁来说一说,猫头鹰有什么特点?生1:猫头鹰专门抓老鼠,帮助农民保护庄稼。生2:猫头鹰在夜间捕食,在白天睡觉。生3:猫头鹰还有一个特点,它之所以在夜间捕食,是因为它有一双夜视眼。在漆黑的夜里,常人无法看清任何东西,但拥有这样一双眼睛,就什么都能看见。师:有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偶像就是猫头鹰。他生活的环境、他创作的文章,都与猫头鹰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还画过猫头鹰呢!你们知道这位作家是谁吗?  相似文献   

9.
有些人认为,近视眼患者上岁数以后不再会老花眼,实际上这是不确切的。正常情况下,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进入眼,经过眼内折光系统晶状体的调节活动,形成的物象正好聚焦在视网膜上,这是人能够看清物体的基本前提。正常人眼对6米以外远物体发出的平行光线,无需作任何调节,即眼的睫状肌完全放松,它牵拉着的晶状体处于相对扁平状态就正好让物象落于视网膜上。  相似文献   

10.
防近知识     
据医学研究,我们眼球的视网膜上具有一亿三千多万个小细胞——光电管。它们能把外来的光能变成电能,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使人们看到外象的形状、明暗和色彩。如果光线太暗,物体模糊不清,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将眼睛凑近物体去看。这样就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膨胀,使眼外肌肉压迫眼球,日久天长,眼球就慢慢变长了,造成近视。光线过暗,容易近视,但光线过强了,会耀眼刺目,引起瞳孔缩小、调节紧张和眼睛酸痛,有损于视力,所以光线的强弱要合适。通常视物时有刺眼的感觉,表示光线过强了;如果要费劲才能看清,表示光线太弱了。  相似文献   

11.
新奇页面     
荷兰军方最近研制了一种 新型夜视仪,在夜间拍摄的图 像,看起来如同在日光下拍摄 的图像一样清晰,色彩鲜明。 新型彩色夜视仪在白天对 各种场景的色彩进行“取样”, 并把这些色彩“绘制”到夜视仪 拍摄的相同事物的图像上。这 种技术使得夜间的障碍物和地 形更容易辨认。它还能利用全  相似文献   

12.
警眼在有些居民住宅的大门上装有“警眼”,窒内的人眼睛贴近“警眼”,可以清楚地看到室外的物体,而从门外却无法窥视室内的一切,奥妙在什么地方?原来,“警眼”是一个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眼睛离凹透镜近些,物体通过凹透镜进入眼睛的光就多些,眼睛离凹透镜远些,物体通过凹透镜进入眼清的光就少些.人在室内眼睛贴近“警眼”,就容易看到室外较大范围的物体.人在室外眼睛难以贴近“警眼”,窒内光线又较弱,就难于看清室内的物体了.鱼缸养鱼用鱼缸或透明的罐头瓶养蚕,从侧面观慕缸内的星,会霍到会变大了,这层因为国征装水…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段一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出示实物),它是什么?生(齐答):圆柱。(师板书:圆柱的认识)师: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教学》2012,(3):F0004-F0004
远处的物体很难看清,是因为物体发出的光到达你的眼睛时已经发散,同时,眼睛又太小,以致于不能收集到足够多的光线。望远镜能将远方物体的像放大,它用透镜或面镜收集、聚焦来自远方物体的光。  相似文献   

15.
日食与月食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相互位置变化的一种反映;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原理是"影"的相关知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1."影"的形成(1)"影":光线照射到不透光的物体上,在物体的背光面形成一个光线(全部光线或部分光线)照射不到的区域,这个区域即称作该物体在此光线照射下的"影".  相似文献   

16.
神奇的鸟眼     
夜幕降临,百鸟入林,四周静悄悄的.几个小孩手拿电筒去捉麻雀,电筒的光柱进行搜索,突然照到了一只麻雀,只见它停在树上,睁着两只眼睛一动不动,对这突如其来的光线,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小孩用手一下子把它抓住,"喳喳喳……"麻雀一个劲儿地拼命惊叫.它为什么不趁着电筒亮光马上飞走,而老老实实俯首就擒呢?原来,麻雀和其他一些鸟类的眼睛到晚上是看不清东西的.我们知道,眼睛看东西,主要靠视网膜上的感觉细胞,再由视神经传递到大脑.早在1973年科学家舒尔茨就指出,眼睛有两种光感受器,一种是视杆细胞,利于夜视;一种属视锥细胞,便于昼视.在麻雀眼睛的视网膜上,只有圆锥细胞,没有或很少有圆柱细胞.这就不难理解了,麻雀在白天很活跃,人很难接近它;可一到晚上,它什么也看不见,即使是有一道强光射来,眼前也不过是一片白茫茫的,这种现象俗称"雀盲眼".  相似文献   

17.
猫头鹰     
猫头鹰是一种稀少的动物。它的头像猫,身体像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猫头鹰没有翠鸟的鲜艳羽毛,也没有鹦鹉那么美丽,它的身上只有一件赤褐色的外衣。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  相似文献   

18.
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有光照射的情况下就能看见周围存在的物体。如小到一只蚂蚁,大到一头大象;近到几厘米的物体,远到上千米的物体;不管它是运动的物体,还是静止不动的物体,不管它是色彩简单的物体,还是色彩斑斓的物体;只要你稍加注意,就可以看清它们。那我们是怎样看清周围的物体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认识眼睛的结构。据研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人眼(球)结构(图1),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两部分。眼球壁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分为角膜和巩膜。中膜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虹膜为棕黑色,中央有一个孔,叫做瞳孔,它能放…  相似文献   

19.
1 配镜中的三个参数 (1)镜片焦度(或焦距) 这是视力矫正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参数。 人眼是一个复杂、精密的可调光学成像系统。通过调节,可在相当宽广的空间范围内看清物体。能够看清物体的最远距离称为远点,最近距离称为近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限远,近点随年龄而变化。  相似文献   

20.
王东梅 《少年月刊》2011,(10):32-33
一只猫头鹰在夜间的原野上空翱翔(ao xiang),突然间,它灵敏地减速盘旋,耳朵探测到地面上有微弱而短促的吱吱声。它摇摆着头部,睁大双眼搜索这声音的来源,原来有一只老鼠在地面上活动,于是它俯冲下去,几秒钟后把老鼠生擒(qin)。谷仓猫头鹰是王牌猎手,它们每晚可捕到比自己体重多一倍半的食物。猫头鹰能无声飞行,谷仓猫头鹰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