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文学巨匠、世纪老人巴金一生经历坎坷,饱经风霜,他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随想录》是巴金老人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他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进行深深的自贵和沉痛的忏悔。他用笔作刀,对自己进行深入的解剖,深入到灵魂深处进行拷问。这种反思和忏悔成为他一生的情结,是贯穿《随想录》的一条红线,是巴金老人光辉人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教材简析】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三单元的一篇写人记事散文,作者巴金。巴金老人在文中通过对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侧面为我们讲述了那个疯狂时代人性迷失、惨无人道的历史事实。小狗的悲惨遭遇给作者的内心留下了永远无法愈合的创痛,文章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歉疚、忏悔及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时也表现了巴金作为一代文学大师的赤诚之心和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因此,我们阅读此文的目的是为了体会作者一种真实的人生态度,也把握作者的高贵的人格和悲天悯人之心。  相似文献   

3.
文攻武卫,斗私批修,假大空,打砸抢……这些词语在最新的电脑输入法中已没有了固定的词组形式,历史似乎已经彻底地翻开了一页.然而,当面对巴金老人的<小狗包弟>时,我们的心在颤动,在流泪,而学生除却好笑之外,是一脸的疑惑--"一只小狗,值得忏悔吗?"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中的第8课,是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该文第三段里有这样一句:“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作客,对  相似文献   

5.
万年红 《现代语文》2009,(11):34-35
语文课上,笔者见过这种尴尬:学习《小狗包弟》时恰逢巴金老人逝世,老师用沉痛的语调宣布这一消息,有同学窃窃私语:活了一百多岁呀,早该死了。讨论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几位同学小声戏言:反正不是我!对苏武宁死不降守节十九年的行为进行评价,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苏武的行为是愚忠,  相似文献   

6.
正《小狗包弟》是巴金收录在《随想录》中的一篇,作为"二十世纪中国良心"的巴金,在他76岁高龄时带病抒写了心中真诚的忏悔。《小狗包弟》将人性当成批判的对象,讲述了作者家中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一、自我解剖、人性忏悔包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忠诚、通人性的小狗,给家庭和朋友带来了欢乐。但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作者觉得  相似文献   

7.
《小狗包弟》原载于巴金的《随想录》第二集《探索集》,《语文建设》曾在2004年进行推荐,今全文收录在人教版、苏教版等语文教材中,成为高中必修课文之一。谢冕先生在推荐意见中说:“《小狗包弟》是一篇真诚忏悔自己的文字。巴金先生通过小狗包弟的命运,讲述一个残酷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中一段心灵苦难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哈攀 《宁夏教育》2012,(7):151-151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是作家巴金在87岁高龄时,带病写给家乡孩子们的一封回信。 初读这篇文章,我只觉得这封信充满了巴金老人对孩子们无限的关爱。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质疑:巴金爷爷对孩子们有哪些要求?这促使我和学生们重新阅读课文。通过阅读,学生悟出,课文通过平实的语言不仅表达出巴金对孩子无限的关爱,更体现了巴金一生的追求,以及对孩子含蓄的要求,让读者觉得,巴金老人是那样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的教育智慧让缺乏教育经验的我由衷地敬佩。  相似文献   

9.
呼唤真诚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想起这句经典的歌词。漫画中,小狗的做法难道不对吗?小狗一句热心的“我来帮助你”却遭到怀疑和嘲讽,让人心寒。  相似文献   

10.
一、语言知识题1.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1993年2月,巴金出现晕厥症状:站起来后,突然眼睛凝滞、流口水、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神智不清、血压剧降。 B.2003年n月25日,巴金百岁生日时,国务院在上海举办受奖大会,授予巴金‘.人民作家”光荣称号。 C.1999年22日中午,巴金突然心律失常,左,合室心衰,经过抢救后平稳下来。 D.因为在1978年12月开始动工,历时八年完成的<随想录》被誉为是一部“讲真话的书”,因此巴金先生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巴金可能没有鲁迅的忧愤深广…  相似文献   

11.
哈攀 《宁夏教育》2012,(Z1):151
《给家乡孩子的信》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课文,是作家巴金在87岁高龄时,带痛写给家乡孩子们的一封回信。初读这篇文章,我只觉得这封信充满了巴金老人对孩子们无限的关爱。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质疑:巴金爷爷对孩子们有哪些要求?这  相似文献   

12.
冰心老人在谈到她所敬重的作家时说:“文艺界我所有几个人很佩服,一个是叶圣陶,一个是巴金”.这也是所有认识巴金,了解巴金,读过巴金作品的人们的共同认识.巴金所以能赢得如此普遍而崇高的荣誉,不能不归功于他的伟大人格.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现代作家人格的一面光荣旗帜,一个伟大的风范.  相似文献   

13.
我尊敬卢梭,称他为“老师”,一,我学习他写《忏悔》讲真话,二,我相信他的说法:人生来是平等的。——巴金《随想录》七十一·《序跋集》跋一一部《随想录》,洋洋洒洒四十二万字。这是文学老人巴金六十年创作生涯的最后总结,也是历史老人巴金八十年人生经验的深刻结晶,更是思想老人巴金一生探求真理的最强烈心声。读《随想录》,谁能不为作者那颗燃烧的赤诚的心所震撼。巴金,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从他二十年代走上文学道路开始,那颗心就燃起来了,而今已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可那颗心依然在燃烧,而且光焰四射。有的人在劫难余生之后变得萎萎缩缩,举步唯艰,而巴金在噩梦醒来之后却变得更勇敢、更无畏了。他的五本《随想录》看似拉拉杂杂,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我最佩服三个人.一为战功卓著.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兵马大元帅影德怀;二为清廉诚朴、忧国亲民、德被天下的原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三为表里如一、不谙世故、真言传世的文坛泰斗巴金。今天.我着重谈一下巴金老人,2005华11月25日是巴金老人的102岁诞辰.他却于10月17日永远地走了。这真令所有热爱巴金的人备感心痛。  相似文献   

15.
近访巴金     
这是老作家单复写于1989年的一篇散文。作者赞扬巴金“是一位有崇高信仰的人,一位对光明执著追求的人,一个充满献身精神的人,理想之光一直不会灭亡的人”。文章通过往日与巴金交往的片断和“近访”的情景,写出巴金可贵的人品。巴金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大师,已于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病逝,享年101岁。他在大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作品享誉海内外。他的人品更为世人所称道。我们从这篇散文去品味巴金老人是怎样“疾恶如仇”,又是怎样善待后学者和朋友的。愿少年朋友多读些巴金老人的书,不仅从他的名著、更从他的为人,汲取健康成长的丰富营养。  相似文献   

16.
《小狗包弟》是一篇冲击心灵,洗涤灵魂的文章,是一篇需要安静地用心去感悟的文章。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现实情况,更表现作者心中难以消去的伤痛和作者内心的歉疚和忏悔之情。为了让学生用心体会作者巴金写作本文的良苦用心,感受作者的伟大人格,我特采用听录音的方式教授本文。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我们敬爱的巴金先生99岁华诞的日子。4天前,上百位中国作家在上海点燃99支星星般的蜡烛,在祝贺《收获》创刊45年之际为中国文坛最长寿的老人巴金庆贺生日。今天,我们同样以非常激动的心情祝贺巴金这位当之无愧的“世纪文学老人”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18.
朱桂金 《江苏教育》2008,(24):26-27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第18课《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老人的作品。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个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都很有影响的作家,一个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奉献给文学的老人巴金,在他耄耋之年,在他收到家乡的孩子热情洋溢的信时,克服年老多病的衰微,提起笔追述他一生的信念和渴望。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走巴金留给我们的财富:仁爱忠诚正义自律过了101个春秋,参与、见证、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记录了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但他又始终有着青春般的激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情和赤子之心。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一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荣誉得着自由。”无数;但他却说“我不是文学巴金:20世纪的良知符号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因为有了5卷本,40…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小狗包弟》是巴金晚年的自传性散文.文章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之中饱含了深沉的忧患和苦痛。教学这篇课文,可以从多角度挖掘它的意蕴,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