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作文中,真情缘何无法表达,一些教师和专家认为,这不是作文技巧问题,而是生活问题,在中学生作文真情缺乏的背后,是其生活真情的空白。但我们看到,这只是一部分中学生的现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对大千世界、对自我人生总会有所感受。《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云:"狐死必首丘兮,夫人孰能不反其真情。"思维活跃的当代中学生面对五彩缤纷的自然,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对沉重的学业负担,怎能会没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从相关乡村中学生的实际特殊生活状态出发,通过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乡村中学“真情作文”写作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作文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学生作文的灵魂,中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情感表达缺失问题。造成中学生作文情感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受应试教育的冲击,受影视、网络的影响,受自身习惯影响,作文缺少个性。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使学生感受生活,真情作文。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作文多存在无话可说、有话无力的状况。不留心生活、不善于搜寻生活中的人、事、物,虚构缺乏真情,缺乏积极意义是造成现状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找出写作素材,以生活为基础进行虚构,运用必要手段进行内容扩充,把握生活本质,抒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作文多存在无话可说、有话无力的状况.不留心生活、不善于搜寻生活中的人、事、物,虚构缺乏真情,缺乏积极意义是造成现状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找出写作素材,以生活为基础进行虚构,运用必要手段进行内容扩充,把握生活本质,抒写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6.
曾丽 《现代语文》2010,(10):136-137
一、作文需要真情作文的生命在于"情",无"情"则没有"文"存在的必要。笔者说的"情"是"情真意切"之"情",是"真情实感"之"情",是有感而发之"情",而非虚情假意之"情",归结下来就是"真情"。但凡优秀的文章,总是能把读者的情感激发出来并引起共鸣,而要达到这种效果,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杜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针对初中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现状,在教学中通过重视阅读感悟真情、关注生活体验真情、创设情境激发真情、搭建平台抒写真情、健全评价促写真情五大方面的引导和尝试,让学生真实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个性,还培养了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8.
说真话,诉真情,是近年来作文教学中最高的呼声;具有真情实感,见解独到,是考场作文的最佳境界;感情真挚,独特感受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的狭窄,生活体验的浅薄,应试作文的束缚等等诸多原因,让我们在学生作文中难以看见真情的阳光。华丽的辞藻,格式化的套路,落俗的题材倒是屡见不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觅得佳木,精刻作文方舟,扬起真情的大帆,驰骋在语文的海洋里呢?笔者认为,有三大法宝可以传授给学生。第一、送给学生一台显微镜——于细微之处觅真材的确,家庭、学校构成一线,教室、寝室、食堂连成三点,是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读书学习,学习读书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在这三点一线上忙碌的学生们往往觉得生活单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作文》的栏目设置、文字风格,甚至隐含其中的办刊理念,都可谓亮点纷呈. 作为一本面向中学生的杂志,《初中生·作文》首先是孩子们发表作品的平台.但这一平台并不是孤立的、单向的.仅就栏目而言,“真情风向”“真情佳作”“真情品读”三个大栏目,简单清楚,十足体现了杂志对于现今中学生作文中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现象的忧虑与反思,也承载着编辑们对于中学作文教学的立场与期待.相信在“真情”这一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初中生·作文》这一平台所要实现的,一定是孩子们在习作过程中的真情流动,也一定是对华而不实、胡编乱造之文风的极力反拨.  相似文献   

10.
李加超 《考试周刊》2010,(33):64-65
因势利导地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品质,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自能作文"的热情,让真话、真情、真思想、真生活充溢于个性化作文中,是作文教学应该完成的任务;自由而个性地表达,灵活而创意地展现,才能改变中学生的畏难情绪,移植个性化写作的理念,让其个性风采飞扬于广阔的天空。  相似文献   

11.
批改作文时常常看到学生的作文语言空泛,长篇大论做的都是冗长的无用功,缺乏打动人心的力量。其实,最打动人的莫过于最平实最纯真的生活,在写作文的时候,用最朴素的语言,抒最朴素的真情,可以见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善于感悟生活的心。说真话,抒真情,你的作文无十分波澜却能四两拨千斤。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作文真性情的缺失,作文空洞无物,没有个人的思考和真情实感,文章华而不实。造成中学生作文真性情缺失的原因有主体和主导方面:远离生活;缺乏自我;读写分离;主导限制。对策探究:体验生活;感受真情;注重积累。  相似文献   

13.
教学现实中,中学生的作文往往不能抒真情写真意,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现代中学生作文"无情"的原因和培养学生作文有真挚情感的应对策略,以此来解决学生作文的真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提起学生作文,现在不少人主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大力提倡生活作文。在他们的作文题目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话:“在你的生活中……”,“写出你生活中的思考……”等等。这其实是一个老观念,作为中学生,生活的积累和积淀固然重要,但生活不应是中学生作文的惟一源泉,作文的源泉还应有阅读、情感等。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作文心理特点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学生作文动机不同;中学生作文动机是其作文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文动机与作文兴趣和对生活认识有直接关系。二是中学生在作文方面表现出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三是中学生作文情感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喜欢作文,兴趣浓厚,对作文态度严肃认真,坚持练笔,有进取精神;有的对作文有一定兴趣,能按要求练笔.但往往忽冷忽热,有时因作文写得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对作文缺乏持久稳定的热情;有的对作文情感淡漠,态度敷衍;有的甚至厌恶作文……  相似文献   

16.
商新斌  陈芬尧 《文教资料》2013,(2):54-55,58
二十多余年来,作文教学历经重主题,而重篇章,而重语言表达。作文注重语言表达,以为作文无需反映生活,无视内容,只求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的优美,则只取阴柔一路,而将壮美排除在外。这样,不但出现作文死记硬背、东拼西凑的情况,而且形成纤弱柔美的"缺钙"之风。这不但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且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茅盾散文的"行文每不忘社会"、"文章和现实生活发生关系"的"实用",正好能弥补当下中学生作文柔弱文风的不足,起到"补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作文心理特点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学生作文动机不同;中学生作文动机是其作文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文动机与作文兴趣和对生活认识有直接关系。二是中学生在作文方面表现出的心理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三是中学生作文情感态度也不尽相同,有的喜欢作文,兴趣浓厚,对作文态度严肃认真,坚持练笔,有进取精神;有的对作文有一定兴趣,能按要求练笔.但往往忽冷忽热,有时因作文写得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对作文缺乏持久稳定的热情;有的对作文情感淡漠,态度敷衍;有的甚至厌恶作文……  相似文献   

18.
吴秀丽 《现代语文》2010,(10):141-142
古人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强调了灵感对作文的重要性。那么,灵感从何而来?从生活中来!中学生作文时,常感到腹中空空,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究其根源就是不会认真地观察生活,生活的积淀不够丰富。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个性化写作是十分有意义的,它能引导学生走出因袭的作文窠臼,确立"倾吐真情,张扬个性"的作文观;在作文实践中,彰显写作主体,让"我"血肉丰满地站起来,让"我"的生命之花独特绽放。所以致力于探索个性化作文成功路径,建构中学生个性化写作指导的基本模式显得十分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个性化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中学生写作在情感上的匮乏、虚假,写作情感流于形式,假、大、空等现象普遍,写作质量不高,语文写作情感不到位等问题,并通过具体的方法,试图去解决写作主体、写作情感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改变写作情感上的问题。告别苍白,真情为文,呼唤中学生写作的真情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