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自今年年初开始,中国西部成为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关注的焦点。中国媒体将政府开发西部的计划称为“西部大开发”。我曾有机会访问了中国南方的部分地区,也参观了中部和西部的几个地方,它们的差别确实太大了。由于各种原因,我对西部的访问更加热衷。原因之首是我自一段时间以来十分关注中国各地区  相似文献   

2.
首先是制定西部大开发规划,以便有步骤地推进。西部地区这样大,只能先集中开发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带动周边地区,然后再开发条件较差的地方。应该看到,如西安、兰州、重庆、成都、昆明、乌鲁木齐等城市,各方面的条件并不比沿海许多地方差,完全可以先发展起来。然后,再一浪一浪地推进。在指定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方面,应比以往给予东部地区的政策更加宽松、更加灵活、更加优惠,以便吸引和调动其他地区和境外的资源流向西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地老天荒,那个地方就叫地老天荒。你没到过那个地方,你就很难体会到那个地方给人的感受,到过那个地方的人,回忆起那个地方,总觉得当年是身处异世,那个地方压根儿就不属于当代,只属于从前,属于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个从前。 那个地方是中国的西部,西部的一块曾经被冷落了几千几万年的息壤,那个地方有一个遥远而美丽的名字,那个地方叫罗布泊。罗布泊那个地方在太古时是一片汪详大海,那一往无际的裸露的砾石、盐碱滩,粗砺的山脊,暗红的梁坝,起伏的沙丘,曾经是汪洋大海的底部。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耸立起喜马拉雅山,耸立起喀喇昆仑,耸立起中国西部那些高接穹苍的崇山峻岭,谁都难以确证,能够确证的是那些高耸的山脉阻隔了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气环流,于百万年没有哪一只鸟能够从那些山脉的顶端飞过。  相似文献   

4.
发展生态旅游重在保护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生态旅游的载体。没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生态旅游可言。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大事,也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前提。但是,这个问题尚未引起应有的重视,一些地方在旅游开发中,还存在重旅游、轻生态的倾向。主要表现在: 一、修建旅游设施不顾生态安危,随便开山砍树,破坏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兴凯湖猪趣     
兴凯湖之大,无奇不有,就连兴凯湖的猪与其它地方的猪都不一样,奇怪得很。真可谓“桔生淮南而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水土异也!”也应了电视里的一句话: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西部的变化来自 感性、细节和故事 西部大开发今年就10年了,西部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多次去西部,对此有切身感受。1992年我第一次出差采访,去的是广西,那时感觉还很穷。我们坐的车,是很旧的一辆面包车。到边境去,大部分路很难走。新华社广西分社的大楼很破旧。  相似文献   

7.
关注西部     
中国经济的发展始终本着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西部发展战略思想更由来已久。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开发西部的论述,无疑是西部大开发的总动员令。人们注意到,近年来江泽民主席在多种场合阐述西部大开发的时机和意义,指出西部大开发的  相似文献   

8.
张明昊 《文化学刊》2014,(3):141-14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因此,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精神文明,其中当然也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到目前为止,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其实是可以实现和平共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而不是相互对立,互不相融的关系。各个地方应该积极推进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政策保护。本文主要根据现在旅游发展的趋势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意见,阐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把爱交给青山,生生世世有缘,把爱交给绿水,生生世世无怨……”在天山南北广袤的原野上,活跃着一支年轻而又英勇善战的战斗群体——武警新疆森林总队官兵。他们视保卫祖国西部生态资源为最高使命,常年战斗在打击“三乱”、护林防火、植树造林的主战场,时刻守卫着新疆各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绿色资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守护大石鸡     
宗源 《生态文化》2013,(2):43-46
小时候,我的家在一个很贫穷的小村子里,那里的土硬如石头,地里的庄稼长得像灯苗儿。大人们都说,那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不难想象,这个地方一定是缺草少树的。缺草少树的地方就没有美丽的景致,也没有名胜古迹。但我们那儿却有大石鸡。每天清晨,东方天边刚刚露白,大石鸡就开始高声呜叫,新的一天就开始了。生在贫穷地方,就别指望有什么美丽童年。我的童年是在野地里疯着跑着玩着闹着度过的。记得那时玩得最多的  相似文献   

11.
集团文化是规则的规则,是制定制度的依据。集团文化的潜在作用,在规则和制度不发生作用的地方。它同样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文英 《职业圈》2013,(21):120-121,123
如今,开采煤炭变得可谓是越来越方便,我国的矿产生意做得越来越大,年生产规模是原来的十几倍甚至更多,固定资产越来越大的份额都开始流向矿井建设、生产投资等项目。  相似文献   

13.
玉如意 《文化博览》2006,(10):18-19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给她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说,你做梦吧。李暖暖没想到最要紧的关头,她爸不管她,不仅不管,还不许任何人管。李暖暖不止一次踉她爸说,如果你真不管我,我就去最贫困的地方教书,我在那里找个农村男人嫁了,这辈子都不回来。李暖暖她爸对女儿这样的威胁不屑一顾。李暖暖没有办法,就赌气去了西部做志愿者。  相似文献   

14.
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自然有了路。这句话最适合于山间的小路了。在人类初始化的时代,大半的路就是由于走的人多了,走出来的。尤其是在深山老林里,无数条弯弯曲曲,羊肠般的小路,就是被无数双脚走出来的。人类的双脚在走出这些路的同时,也一点一点地走进了文明。  相似文献   

15.
今日湖北     
中国政府于1999年推出了以内陆地区经济开发和环保等为主体的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缩小西部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几乎每年发生的水旱等自然灾害将起重要的作用。西部大开发的成功将对中国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中国西部一般指陕西、四川、贵州、云南以西的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过,邻接西部的个别地区也正在为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而努力。位  相似文献   

16.
杨志林 《职业圈》2008,(26):176-176
爆破在公路建设中被广泛采纳使用,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发展,国家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高速公路穿越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涉及到的高挖方地段特别多,在这些路段爆破技术的使用就显得特别的重要。由于在使用中的失误,使能量意外释放,导致爆破事故的频繁发生。据统计,爆破事故占公路建设中工伤事故的30%左右。这就非常有必要加强爆破的施工管理,预防爆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曹洋  ;王丽坤 《文化学刊》2014,(6):136-139
生产性保护必须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为前提,不能混淆于偏重于经济学领域的产业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实施生产性保护的差异性,因此,全国在探索生产性保护模式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地方实际,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能盲目地跟风,变保护为开发,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变味。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慈鸟吗? 你要是不知道,那么我来告诉你吧。其实,慈鸟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在蓝天下飞翔的鸟儿中,可能就有它们的身影,只不过,我们还不曾与它相识罢了。  相似文献   

19.
李佳 《中国名城》2020,(3):69-73
分析介绍生态敏感性评价技术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分区规划当中遇到的问题。从风景美学角度与风景区利用角度,将基于纯自然要素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与景源价值、土地利用、居民社会、道路交通分布等非自然要素相叠加,重新构建评价模型体系。并通过其在河南林虑山风景区规划的实际应用,对保育分区进行二次校核,同时将生态敏感性评估结果与地块建设控制进行对接,为游览设施规划、基础工程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等开发建设的实际决策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20.
郢乐 《生态文化》2004,(4):46-49
人们常说,好山好水好地方。我的家就住在一个有好山的地方。有好山必有好水,有好山有好水必有好的植物,好的动物。好山、好水、好植物、好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好地方。,其实,这个好地方,就是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