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6岁的幼儿正处于社会情感发展的关键期, 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他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增强,幼儿的社会性需要大大增强,情感涉及的范围逐渐扩大,内容也日益丰富。对已产生社会性情感偏差的幼儿应立即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尽快地转变对自我及社会的评价,使之心理产生健康愉快的情绪体验,维护他们良好的社会性情感。工作中,我对此类幼儿做了一些观察、研究,并针对他们的情况采取了一些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2.
任务 《家教指南》2006,(2):45-46
婴幼儿的心理成长从来都是和身体发育联系在一起的,不应把它们分开单独来看。尚处在人生发展初期的婴幼儿,他们的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常常表现在需要吸引爸妈注意力的生活方式;对同龄人和长辈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自我需求是否获得满足的体验;对取得的成就易产生满足感和自豪感;较喜欢从事一系列的社会角色扮演;领导或追随同龄人团体,与他们之间友好相处和产生竞争等活动。  相似文献   

3.
人从来到世间的第一天起,就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中。在亲人的照料和爱抚中体验人类社会的情感。所谓社会情感,是指社会性需要所引起的情感。它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实践感等,是人类的高级情感。研究表明,三岁前儿童就有了最初的社会性情感的萌芽。到了幼儿期,这方面的情感便有了明显的发展:在道德方面。幼儿能根据成人的态度简单地区分哪些是好的哪些走不好的,并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在理智感方面的发展表现为好奇、好  相似文献   

4.
3-6岁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是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园组织教师结合教育实际,从教育中的点滴小事入手,从情感教育入手,来逐渐培养起幼儿积极的社会性情感。  相似文献   

5.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既能加深幼儿之间的情感体验,使其在集体中成为受欢迎的人,也能助益孩子的一生。培养的方式有很多,如可以用鼓励和赞许的方法让幼儿融入集体、用集体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以及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等等。如此,幼儿在今后的社会性行为中才能显露出情,呈现出爱,也才能让他们身心和谐发展,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山东省实验幼儿园把握特色化、品牌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园本课程的研究,在吸取国内外先进学前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本园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园本教学的改革与实验,逐步形成了“以情感教育为先导,以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线,全方位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的园本特色课程。一、园本特色课程的起源我国“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现在的独生子女很容易产生缺乏爱心、责任心,集体观念淡薄,孤独、心理脆弱,过于依赖、独立性差、交往狭窄、自理能力差等一系列社会性发展中的不良倾向。这迫切需要我们关注如何培养独…  相似文献   

8.
观察学前儿童的自发行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情感在促进和保持相互交往以及促进同伴集体社会性结构形成中的作用。请看一例:三个幼儿向着一个设备齐全的运动场跑去,开始在一大块沙地边探索各种玩具和物体的结构。用圆木、绳子、轮胎造成的结构,包括梯子和滑板,一点也不像一只船。但在沙地中央的一个孩子突然激动地叫起来“过来,我们爬上船去”时,三人一齐爬  相似文献   

9.
幼儿多重行为模式及其成因探析杨丹燕所谓“多重行为模式”,是指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中采取不同甚至相反的行为方式。如果这种行为方式在幼儿身上较稳定地反映出来,它就具有较强的动力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行为表现是较普遍的,具体反映在许多学龄前儿童在家与在幼儿园...  相似文献   

10.
11.
刘洪玉 《学前教育》2007,(12):20-21
笔者曾在幼儿园看到教师组织的一次题为“兔奶奶生病了”的社会性教育活动.意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活动包括讲故事、小制作(准备礼物)、讨论交流和情境表演,最后幼儿把自己制作的礼物送给兔奶奶(由助教老师戴着小兔头饰扮演)并说一句祝福的话。当活动进行到最后一个环节时。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培养"完整儿童"的观点,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作为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性发展对儿童人格、心理健康、学习、智力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是儿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时期的社会教育必然直接影响个人一生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14.
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同人的高级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稳定而深刻的态度体验。情感是在社会实践与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反映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并调节着人们的社会性行为。人们对现实的观点、态度常常以情感的形式拒现出来,社会性情感便是人类情感的主要内容。引导大学生崇真、向善、尚度的需要,培养其社会性情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助于丰富其道德情感,陶冶其道德情操。由此形成外界观、人生观和道格伦理观的正确价值判断,以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乃至塑造大学生健康、完美的个性。大学生社会性…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是"游戏期",幼儿常常通过游戏途径来模仿成人活动、感知周围事物。因此,通过扮演游戏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角色游戏,就成了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成为各地幼儿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在家庭教育中忽视幼儿的幸福感、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漠视幼儿生命情感的现象大量存在。父母只有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善待孩子,与孩子进行积极的生命情感互动,才能不断充盈孩子的生命情感,从而使其自由而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7.
幼儿情感困惑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随着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多人口家庭结构逐渐被“四二一”型(四位老人、两位大人、一个孩子)的特殊家庭结构所代替。作为家庭的一切希望——幼儿也就得到了更加全面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当代教育改革就是从单纯的重视知识、智力的发展转变为重视包括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是个体素质结构奠基阶段,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都要求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经过调查,我国幼儿、青少年表现出来的个性和社会性问题较严重,是因为很多人对幼儿的社会性不认识,不重视,这些都提醒人们,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家朱小蔓先生是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开拓者和实践者。她认为情感教育是基于幼童生命之根的培育,在幼儿精神发育、道德成长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价值。朱小蔓幼儿情感教育思想的独特性表现在三个维度:1.“生命观”:始终坚守人道主义关怀以情感之眼看教育;坚信情感于“完整人”培育的生命价值;坚持情感是人类生命的主体力量;2.“情感观”:高度重视幼儿情感发育的德性价值,结合哲学思想架构与复杂科学文明综合考察生命早期情感培育的基础性、联结性与德性价值;高度珍视生命最初自然情感的创生、呵护、接续与滋养;阐释早期基础性道德情感的发生、发展与教育;3.“教育观”:挖掘幼儿情感发育的特征及人文主义路径;建设情感性环境与关系的教育策略;关注亲子情感关系的人文建构与爱的联结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