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世纪到18世纪期间,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并大力译介中国典籍,是中国翻译史的又一高潮.耶稣会士经由译介西方经典发展到译介中文经典,再到法国耶稣会士带来的译介高潮,译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都大为提升,译介成果传至西方,引领了西方的启蒙思潮,推动了西方的中国热,奠定了西方汉学研究.本文通过对耶稣会士不同历史阶段中文典籍译介特点的分析,探讨中文典籍译介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医药学典籍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照我国朝代顺序。对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中医药学书籍资料进行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3.
刘银红 《图书与情报》2001,(3):33-35,39
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在此过程中,大量的中国典籍经由入唐“留学生”、“学问僧”及入日的唐人等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政治、教育、文学、文字、书法、历法、佛教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给我们创造新的现代文化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4.
依据我国朝代顺序,对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影响较大的本草典籍进行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着重探讨现代书商在急剧动荡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典籍所起的积极作用,认为他们是典籍的搜寻者、汇集者、流通者和短暂的保存者。书商扮演了一个双重性的角色:在瓦解旧藏书楼,又在为重建新藏书楼(以及新兴的图书馆)作准备;既有铜臭,亦有书香;主观上是在做赚钱糊口的生意,客观上对学术研究、对保存文化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毕冉 《出版广角》2016,(4):45-47
本文结合近几年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及对外传播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的策略建议,以期完善我国典籍英译工作与对外传播体系,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日本对我国文化典籍的掠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对文化典籍传播的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叙述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源流、概况和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从私家藏书在传播文化典籍上的独特地位、典籍的传播途径和对文化典籍长远传播所起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私家藏书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广泛传播所作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国丛报》是晚清由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发行的第一份综合性英文月刊。办刊20年间,该刊不仅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文章,而且对中国的典籍进行了译介,很多是中国典籍的首次译介,为西方认识和了解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力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海外传播,是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新媒体时代为典籍对外传播创造了全新的机遇,本文通过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新媒体时代典籍传播的现状,探究新媒体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对外传播策略,以寻求最佳传播方案、达到最佳对外传播效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史称:新文化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其实,早在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胡适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  相似文献   

12.
陶瓷典籍在中西陶瓷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系统梳理19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典籍西译的具体成果,总结其发展分期,并结合各个时期不同国家对陶瓷的关注方向和译者的翻译目的,从翻译语言、译者身份、翻译方法和译本类型等方面,系统评析了中国陶瓷典籍西文译本在不同时期发展的主要特点,深入探究中国陶瓷典籍的西译给中西陶瓷文化交流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为中国陶瓷典籍外译乃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具体落实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儒家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中国丰富的古代儒家文献,古代儒家文献的分类,古代儒家文献的使用三方面对中国古代儒家文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目的是向世人揭示中国古藉中的儒家文献及《四库全书》系列丛书中蕴涵的大量儒学信息,便于人们提高使用儒家文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典籍保护技术的概述,揭示其蕴含的科学道理,指出古代的典籍保护实质上是对其制作材料的保护,通过对古代典籍保护技术的梳理与研究,有助于我们继承与发展古代典籍技术的精髓,从而促进现代人的典籍保护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期佛典目录的产生,是为了解决佛经中辨伪、失译、异译等问题。通过考辨,确证最早的经录是《支录》。《安录》则因为制作严谨、分类清晰,成为最重要的早期佛典目录。《安录》的大部分内容保存在《出三藏记集》中,具体可以分为《经律论录》《疑经录》《杂经录》等七个子目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犯罪学的历史上,其观点和思想都分布在先秦时期各派思想的著作中,没有形成统一、整体、成体系的犯罪思想著作。但是纵观先秦儒家关于古代犯罪的分析不免有着其局限性,在今天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地加以看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典籍博物馆的牌子,在行使图书馆职责的同时,增加了博物馆的职能.如何让典籍的专业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挥作用,在规划筹建的过程中,对其定位的分析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新时代博物馆的特点,结合典籍博物馆专题方向,对典籍博物馆的职能定位进行思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典籍博物馆的建设.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阅读推广,提出对中国传统典籍进行分类指导阅读推广,并以此分类为基础提出有针对性的各类不同推广策略。[方法/过程]界定适合阅读推广的中国传统典籍范围,建立以阅读推广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典籍分类书目体系,梳理研究中国传统典籍推广现有模式及案例。[结果/结论]建立起一套以阅读推广为基础的中国传统典籍自主分类体系,面向不同阅读群体提出各具特色的推广模式,促进中国传统典籍阅读推广工作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由《景延楼记》的标点注释入题,叙述了撰写此文的起因与缘由。分析了国内多种大型数字典籍数据库目录揭示现状与不足,认为数字典籍数据库目录揭示与传统纸质书目揭示应该在内容、方法上有所不同:内容上宜于侧重介绍今人的典籍整理和研究成果。方法上,宜突出重点,评介最便于阅读的典籍整理翻译校注本和最有研究利用参考价值的研究论著,阐述说明其根据和理由;编制索引,指引读者进一步阅读和发掘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