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分析地理学研究“非遗”的必要性;据“理”析“地”界定地理学视角的“非遗”研究内容,即研究“非遗”现象产生的自然和社会背景、地理分布规律、空间差异、产生成因,“非遗”本土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关系,“非遗”传承人才地理;从本科课程体系重构、“非遗”教材内容编制、人才队伍建设、“1+1+1”“非遗”传播模式到基础教育“非遗”校本课程开发技能等方面,系统构建地理科学专业“非遗”人才培养体系,以实现地理学领域的“非遗”教育国民化.  相似文献   

2.
为使武术的“非遗”保护这项工程更加调理有序地开展,以目前争议较大的三方面问题为切入点,重点就武术“非遗”应该“保护哪些内容、怎么保护、通过什么途径传承”展开讨论,指出:武术“非遗”保护的对象是濒临失传的传统拳种;在“非遗”保护过程中,一方面应该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另一方面还可以发展创新,这是两项并行不悖的工作;“非遗”武术既可以在民间通过传承人传承,也可进入学校通过青少年传承,但这里的学校主要是专业院校,在各级普通学校可以通过课外武术社团而非武术课由少数青少年传承。  相似文献   

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在“非遗”保护视域下,以安徽皖南体育类“非遗”保护实践为案例,探讨其由乡土社会向后乡土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再生产经验,总结出以“文化再生产”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民族民间体育整合保护模式。研究认为,在内部“微观(非遗本身)-宏观(文化空间)”与外部“政府一社会”两大维度构成“非遗”整合保护模式的四大象限中,农村民族民间体育的保护实践,既要在静态类型中分类实施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区治理、日常生活的四种导向,又要在动态类型中实施四大象限的相互嵌入工作,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策略,做到保护形式与保护内容、文化保护与社会建设、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的统一,才能做好“非遗”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4.
以“和美教育”理念为特色,武汉西藏中学结合民族学校教育实际,开展了校本化的学校文化建设。学校基于“和而不同,至善至美”的和美教育理念,对发展愿景、办学宗旨、办学特色、“一训三风”等进行了整体设计,明确了学校的办学思路,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5.
以非遗蓝印花布进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究“传承与创新”红帮文化,实施三位一体“全方位”育人的举措,构建三位一体“全过程”育人的路径,推动二位一体“双引领”育人,以期对当下各级学校“非遗进校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与Excel软件的数据分类,对浙江省宁波市362项国家级、省级及市级““非遗””项目的类型结构、时间演变、空间分布进行梳理和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宁波市“非遗”在级别上呈金字塔型,国家级“非遗”项目较少,在“非遗”类型分布上差异明显,呈现三级分布格局;第二,宁波市“非遗”孕育于远古,发力于唐宋,鼎盛于明清;第三,宁波市“非遗”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两谷一峰带两翼”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校本课程能为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起到补充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校本课程理论建构应坚持基本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应做到的“三个确保”、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暨国学资源和紧密联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特色独具的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实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地处陇右文化区的地方高校立足丰富的始祖文化资源,开发始祖文化校本课程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有利于继承发扬华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从课程建设之初的需求分析,到课程教学评价都要以满足学生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用性、课程内容层次性和系统性原则,结合本校资源现状,建设特色体育校本课程。同时,对影响民办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众多因素进行了降维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元分析研究方法。以“中国期刊网”作为检索工具,以收录了8200多种公开发表的国内重要期刊及核心、核心以上期刊为检索对象,以“校本课程”为检索关键词,时间范围为1999—2007年,检索出论文3735篇。最后以筛选出的344篇论文为样本,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课程中的教师与学生、校本课程本身及相关概念辨析、校本课程的反思性研究、校本课程评价等几个角度来分析我国校本课程研究的现状,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校本实践需要以深刻的自我认识为前提、以本校问题指向为特色、以充分开发本校力量为主要依靠、以持续的学校改进为目标,校本的有效推进需要具备校本能力和校际视野。  相似文献   

12.
校本研修是一种教师教育的新形式,并作为一种基于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模式正逐渐被广泛地实践.校本研修就是“以校为本”的研修,研讨和修业过程.教师多元发展指的是教师发展呈多维度、多方向、有特色的发展,关注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生命价值的实现.校本研修和教师多元发展;两者前者是途径,后者是目标,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结果,两者共生共存,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三生教育”作为一门高校素质教育课程,既有作为一门课程的统一要求,也有基于本地、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校本化实施的空闻和需求。在分析了“三生教育”的校本化实施对学校形成自身办学特色、提高教学实效、促进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之后,归纳总结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三生教育”校本化课程实施途径。分析了校本化课程实施所需要的学校支持、教师学习、专家指导三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建引领下,不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富矿,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坚持“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校本特色的“党建+”育人道路。本文以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河北省高校思政与双创教育融合发展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5.
校本管理起源于西方国家,是以校为本、全员参与、形成特色、提高管理效益、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管理模式。实行校本管理,是遵循学校管理规律,创新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管理理论的学习,把握好校本管理的本质,是校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并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6.
培育教师的校本教研素养是当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为校本培训主题,选择恰当的校本培训内容,采用培研结合、专业导航和案例研究等校本培训模式。能够有效地培育、提升教师的校本教研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体育“非遗”的抢救、保护、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新平台与新机遇。加强体育“非遗”国际传播,是成功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动力与重要支撑。但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与困境,主要表现在:市场竞争与内涵失真;地区差异与文化误读;创新不足与传播乏力。对此,应科学确立传播价值坐标,建设丰富的传播内容体系,创新立体化的传播模式,着力提升我国体育“非遗”项目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多样性文化交流互鉴、相互欣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8.
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非遗旅游是非遗实现新时代创新性转化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RMP(昂普)分析理论的指导下,从承德非遗的资源分类、资源分布、资源特色等方面,对承德非遗旅游产品开发进行R性分析,作出非遗资源综合评价;并结合承德市非遗旅游资源的优势,对非遗旅游资源可转化的非遗旅游产品类型提出建议,为承德市非遗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继承能够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多项“非遗”技艺面临着传承人高龄化、传承人才链“断档”等严峻挑战。如何突破困境,将非遗手工技艺有效传承迫在眉睫。“非遗”项目引入课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加速了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一体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以大学英语为例,论述了编写校本教材的必要性。同时也阐述了校本教材的编写原则。详细介绍了校本教材《实用英语教程》的几大特色模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