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涵“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中职物理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物理观念、模型构建、科学思维、教学方法的培养;特别强调教师要“做中教”、学生要“学中做”。这正是和陶行知教育“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完美统一,也体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前瞻性和时代意义。本文将从物理课堂入手,以“教学做合一”思想为指导,阐述在中职物理课堂实施过程中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身作责、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其行”,“身不正,虽令不从”,他把“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最基本的要求。教育家韩愈也提出了“以身立教”的观点,认为只有“以身立教”的教师,才能“其身亡而其教存”。从外国教育思想发展史看,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认为,教师应当处处给自己的学生做模范、做榜样。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模范品行为榜样来影响教育学生。但实际生活中,有些教师言行时而存在一些“不拘礼节”的负面影响。从而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因此教师只有…  相似文献   

3.
孔子君子观是儒家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它形成于礼崩乐坏的时代,主要包括“仁”“智”“勇”三种品格。它强调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最终达到“圣人”的境界。虽然圣人的标准普通人难以达到,但是人们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使品德得到提升,从而具有君子的品性。孔子君子观的形成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符合时代要求的部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教育要“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力,尊重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马古拉丝也曾提出“儿童有强大的不可估的力量,儿童应受到绝对的尊重,教师在教育儿童前必须先了解儿童。”它们都指出教育的视点应转向研究幼儿,关注幼儿,教育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实现儿童权利上,强调教师的作用是“针对幼儿做”,不是“给幼儿做”,即实施“以幼儿为本”  相似文献   

5.
要成功地实施“做中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结合“做中学”的实施情况写“叙事故事”、“案例研究”是尽快提高教师素质十分有效的途径。教师通过写“叙事故事”、“案例研究”等方式,同样经历“做中学”的过程,就会对“做中学”的理念体会越来越深,对“做中学”的实施越来越到位,从而与“做中学”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6.
强实践、重操作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对高职教育非常重要,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依然存在,其动手实践也只建立在“教师说、学生做”的基础上。“做中学”要为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做”,全面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与“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做中学”教学模式的建立,要充分与高职院校的职业特点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应用、综合性强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一篇重要的教育文献,其中所提到的启发教育思想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依然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它的启发教学的内涵实质是“喻”,“喻”对教学原则、教师表述、教学方法都做了具体要求。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教师身份”的焦虑一直萦绕在我国教师心头,本文试图从教育改革带来的焦虑、“教师”身份与“凡人”本性冲突引发的焦虑、来自教育对象否定的焦虑、“身份不明”的焦虑四个方面探讨当下我国教师“身份焦虑”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外语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待于改革。就此,笔者提出了反思型外语教师教育模式,并对其理论依据做一概述。它发展的心理学基础是皮亚切特的结构主义。教育哲学的基础是“从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教育理论。另外,围绕着理论和实际的关系问题和外语教师在这一模式中的角色问题阐述了反思型模式的意义;即外语教学理论和具体教学环境相结合;教学理论和个人教学风格相结合以及实现了外语教师在工作岗位的发展与提高,从而体现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仅从我国教师教育的现状,围绕教师“专业化”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理性的教师形象的确立、教师教育制度的创新、教育科学的改造与发展,对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面临的挑战与教师教育制度创新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一、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面临的挑战(一)教师教育理念尚待进一步到位教师的“专业化”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技能熟练模式——主张教师职业同其他专业职务一样,把专业属性置于专业领域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成熟度。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受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所制约的。在这种模式中,“教学实践”被视为学科内容的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与技术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1.
天水师范学院中文系学生专业素质教育“六三”方案从教师教育的实际出发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特点 ,以实施专业素质教育主题模式为载体 ,全面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教育 ,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的专业内容和目标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细划为六个专业素质教育主题模式子项 ,简称“六三”方案 ,即“六个三” :“三知”、“三会”、“三百”、“三语”、“三字”、“三文”。通过 1996~2 0 0 2六年多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 ,已逐步形成专业素质教育中富有特色和活力的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和教师教育的新做法  相似文献   

1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教师教育类课程。体验式教学能满足科学教育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符合科学领域“做中学”的领域学习特点,满足学生教育实践能力转化的需要。课程设计了种植与观察、科学小实验、科学发现、科学绘本等四个实践体验项目和教育见习与模拟教学两个情境体验项目,形成了“课外实践、课内交流、课后反思、全面体验”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体验式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能促进学生科学领域教学知识的转化,但要提升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我国教师教育已由“定向型”体制向“非定向型”体制转变,教师教育已成为开放化的格局;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且“一级师范”‘已经得到快速发展;教师专业化已成为重点,并由理念探索转向实践改革。分析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高师教育与基层教育脱节、职前与职后教育相对对立、教育体系封闭定向、学历虚高和师范性失落形式表现、教师教育研究与客观需求有差距等问题,提出解决教师教育发展的改革出路。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自身也难免会有缺点,反过来讲,再差的人身上也总有优点。因此,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会比较反感,甚至厌恶那些毛病较多,成绩又差的学生,有时还会不自觉的出现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过激行为。“你的这个字写错了,罚抄50遍!”“你的这道题做错了,重做lO遍!”“你真是个榆木脑袋!”“连猪都教会了,你都教不会!”等等,诸如此类责备、挖苦、训诫的言语被教师念叨的琅琅上口。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严重的挫伤…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工作中的重角色,班主任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在新形势下,班主任不好当,班主任工作不好做,已经成为业内从领导到教师的共识。领导很难物色班主任,教师不愿担任班主任,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出现这种怪现象的原因,不在待遇而是在大环境下,“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难在哪?难在“安全”“质量”双剑合逼的状态之下,不好把握教育方式方法的“度”。  相似文献   

16.
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因喜欢某科的教师而使这科成绩显著提高。这就是常说的“偏科”。这里面体现着教师的重要性。“动人心者莫先于情”。以情动人,用真挚的情感吸引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才愿意和教师神交,乐意接受教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进而“乐其道”,这是“情感教学”的巨大魅力。下面就这几年的教学体会,做一些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7.
“好教师”角色建构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命题,也是中小学教师角色实践和探索的终极目标。基于对课改理念变迁、一线教学经验及教育发展追求的研究,积极走向公共性是新时代“好教师”角色建构的根本向度。在课程变革语境中,考察三个课改时代的理念变迁发现:“好教师”经历了从“知识人”到“对话人”再到今天“公共人”的流变过程。在教学活动语境中,一线优秀教师成长经验也证实:“好教师”群像表现出积极走向教师角色公共性并涵盖其自身个体性的成长特点,既包括知识、能力、品德,也包括人格、精神、心灵,甚至生命。在教育发展语境中,新时代“好教师”成长需要追求鲜明的公共性内涵,包括公共意识、公共责任、公共精神等。  相似文献   

18.
对于现代教育的界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教育的民主化等。在现代教育视角下,传统的教师角色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因此转换教师角色迫在眉睫。现代教师应迅速由“经师”变“人师”、由“教师”变“导师”、由“顺从”变“创新”。  相似文献   

19.
道德人格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先秦诸子在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上各有追求。其中,儒家以培养“德业兼备”之才为己任,墨家推举“厚乎德性”之兼士,道家尚崇“被褐怀玉”之圣人,法家主张塑造“法治”之士。先秦诸子的这些思想对我国道德教育的传承,对当今社会人才的培养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教育“减负”问题一直备受教育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减负”成效甚微,甚至出现越减越重的结果。“减负”本身带有的虚拟性和“减负”中利益人群的反对导致其举步维艰。一线教师对“减负”的怀疑、担忧甚至排斥,家长们声称“减负”很好但做不到,以及学生“自主减负”意识的缺乏等一系列因素阻碍着“减负”的实施。深入理解和分析阻碍减负的复杂因素是制定减负政策措施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