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首诗叫《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女子对远在辽西戍边的丈夫的思念。这种思念,作者没有正面落笔,却从侧面说起。先说听到户外黄莺在啼鸣,真想去把它赶跑,不让它发出啼鸣的声音。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黄莺的啼鸣惊醒了妇人的梦,妇人就无法在梦中到辽西去看自己的丈夫了。  相似文献   

2.
具体化表述     
李荣刚 《新高考》2008,(4):18-18
无论是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还是语言运用和写作,表述具体化都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不能做到具体化,表述就会空泛。例如,在鉴赏《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诗时,对它表述的思想感  相似文献   

3.
夜来沉醉卸装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挼残蕊,更撚余香,更得些时。 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小诗脍炙千古,几乎是人人皆知。黄莺的美妙歌声女主人不是不喜欢,但是,它的饶舌却会惊扰她甜蜜的梦境。女主人为了在梦中与自己远戍辽西的丈夫亲切会面,实现她  相似文献   

4.
春怨     
金昌绪 《初中生辅导》2011,(8):50-F0004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相似文献   

5.
一首歌曲要想打动人心,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单从歌词方面讲,我认为努力的方向应该是隽永。什么叫隽永呢?按古人的说法,肥肉叫做隽、深长叫做永。吃肥肉而感到回味深长,就叫隽永。移用到艺术风格上,就是指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说到隽永,人们容易把它和含蓄混同起来。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境界。含蓄指言虽近而意无穷,它强调的是含而不露,隽永强调的是自然流露,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代诗人金昌绪,《全唐诗》仅存其诗一首,就是《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相似文献   

6.
刘士杰 《学语文》2003,(6):33-33
在唐诗中 ,有不少闺怨诗。闺怨诗写的是闺中怨妇。怨妇怨的是与夫婿分离。这些与妻子别离的夫婿主要有两类人 ,一为征夫 ,一为商人。唐代边境多事 ,常与“突厥”等外族征战 ,战时出征 ,平时戍边 ,都需要征调大批兵士征夫。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怨妇征夫 ,反映在诗中就是闺怨诗。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候。”又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另外 ,唐代经济繁荣 ,商业已很发达 ,丝绸之路正是在那时开辟的。除与中亚各国交易外 ,国内也…  相似文献   

7.
陈国安 《教师博览》2012,(10):56-58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宫体之巨澜也。"在唐诗史上,这样以"孤篇横绝"传世的现象时有发生,金昌绪《闺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  相似文献   

8.
伊州歌     
<正>辽西是唐朝的边疆,那时唐朝多外患,突厥经常入侵辽西,让戍守边疆的士兵疲于作战,每个士兵都面临生离死别的考验。因此,在唐人眼里,"辽西"就是恐怖的代名词。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作者】盖嘉运,生卒年不详,唐朝大将。因平定西域有功,被封为河西、陇右两镇节度使,负  相似文献   

9.
<正>"错怪",就是不该责怪而责怪。古诗歌中,往往运用"错怪"这种看似逆情悖理的写法,来倾吐人物内心的强烈情感,抒发诗人胸中郁积的忿懑。"错怪"表爱情。"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这个女子因怀念在辽西的丈夫,期望在梦中相遇,倾吐别后衷情。可美梦竟被清晨的黄莺啼鸣声惊醒了,所以她满腔恼怒把黄莺从树枝上赶走。对她来说美妙的莺歌已成为讨厌的噪音。这一"梦"一  相似文献   

10.
正客观世界的感受,往往受制于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人们对世事沧桑、月缺花残、鸟鸣猿啼都有着不同的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感时伤别,似觉花也溅泪,鸟亦惊心。"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认为,静谧春夜,即使月亮升起,也会使山鸟惊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担心,一夜风雨,会吹落多少春花。"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诗中女子  相似文献   

11.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所作。这首诗描写了在春光明媚的二月,一群天真活泼的儿童,放学以后,趁着柔和的春风,忙着放风筝的场面。诗人前两句写景。二月,正是芳草生长,黄莺飞翔的季节,低垂的杨柳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好象被春天蒙蒙的烟雾陶醉了。诗人抓住春天的特征,通过芳草、黄莺、杨柳、春烟等景物,勾画出了迷人的融融春景。“长”(zhǎng),表示芳草的生  相似文献   

12.
<正>古诗中的黄莺能让画面动起来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黄莺在这首诗中可不是打酱油的!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堤旁的杨柳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如果这些可以画成一幅画,那么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如此悦耳的声音,就能让这幅画动起来,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  相似文献   

13.
唐朝杜甫的诗《江畔独步寻花》千古传唱。诗的后两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写了蝴蝶在花丛中汲取营养恋恋不舍地在空中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欢快地交流、歌唱。每当看到这首诗,我都会想,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够出现戏蝶留连的景象那该多好啊。综观当今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教师们虽然已经意识到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4.
老师打嗝了     
今天晨会课上,老师正十分投入地给我们读一首很美的诗:“太阳给月亮写信——”“咯儿”“铺开天空湛蓝的……”“咯儿”读着读着,老师竟打起了嗝儿。第一声时,大家没在意,可打第二声时,就有同学捂着嘴偷偷地笑了。谁知这一笑不要紧,老师又接二连三打了好几个。这时同学们再也忍  相似文献   

15.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对于王维这首诗中首句所言的“桂花”,一般人往往理解为常见的“秋桂”,可是第二、四两句点明了季节是春天,于是,有人就把诗中的“桂花”解释为“月光”。一九八○年七月,  相似文献   

16.
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 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 诗。  相似文献   

17.
【自学重点】特定的时令和景物的描写造成的诗情画意;了解七绝言句的一般常识及两首诗寓情于景、诗情景交融的特色。【古诗今译】江畔独步寻花原诗:今译:黄四娘家花满蹊,走近黄四娘家鲜花开满路边,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花压得树枝又弯又低。留连戏蝶时时舞,嬉戏的彩蝶逗留依恋在花间飞舞,自在黄莺恰恰啼。自由自在的黄莺恰恰婉转呜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相似文献   

18.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阙以暮春景色作比,感物起兴。曲折地表达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两句感叹春天走得太急太快。“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两句。抒写诗人惋惜、爱惜春天的心理,虽然留恋春天。然而春天还是去了,满地落花使人无比伤感。“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三句,  相似文献   

19.
黄四娘家花满蹊(灯),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解说」这首诗刻画景物十分细微,色彩异常浓丽。首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盎然,颇有民歌味。花的可爱,蝶的舞姿,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正当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阵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享受春光给予视听的无穷美感。【注释1留连:恋恋不舍。自在:自得之意。恰恰啼:形容莺啼声悦耳动听。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甫!唐~~  相似文献   

20.
说也奇妙,每当看到自然万物和谐画面时,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堞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首诗总会从心底漂浮起来,尽管有时未必是春天景象。说来好笑,在我的思维系统中,这首诗竟变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符号。有时也喜欢逆向寻思,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点滴往事也会漂浮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