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朴刀     
朴刀,又名双手带,系武术长器械之一。是古代步骑兵作战武器,因较大刀轻便,所以,使用灵活,过去太平军战士很喜欢使用这种兵器作战,故又有人称朴刀为“太平刀”。朴刀常以斩、劈、云、挂、撩、扎、刺等刀法,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腿法、跳跃、  相似文献   

2.
秦币探索     
秦铸币开始于秦献公、孝公时期,秦惠王“初行钱”开始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秦始皇统一货币是秦币发展的鼎盛时期,秦二世“复行钱”使秦币衰落。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博大精深、饮誉天下。中华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技法、功法,而且有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武德”。本文试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华武术德与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秦附庸”附于大骆犬丘国,不直接附于周王朝;西、西县是秦族人自己的地名,犬丘、西犬丘、西垂是其他族人对秦人故地“西垂”的名称;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第二年,西巡陇上祭祖,途经鸡头道,其中,“鸡头山”为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东北云华山。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秦兵器铭文与公文中“议”的分析,可以证实岳麓秦简“内史言西工室”中的西工室指西县工室,秦庄襄王时西县位于内史境内,西工室由内史管辖。作为秦故都,西县位于从襄武至函谷关的中县道内。秦时西县一直由内史管辖,至汉时才划归陇西郡。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兵器产生的历史足迹和文化生产的类型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武术兵器的诞生经历了师法于动物、工具的衍生、独立和消逝等阶段;其文化生产分为仿生生产和象形取义两个类型;在象形取义中又呈现出互补之用、生克之用、艺术倾向和融汇贯通等兵器的文化生产类别;按照兵器的材料分类,又可分为石兵(石器)、铜兵(青铜器)和铁兵三类。  相似文献   

7.
从公安院校格斗类课程的现状入手,分析武术短兵的技战术特点,认为:把武术“短兵”纳入公安院校格斗类课程能有效地提高民警的持械格斗水平,特别是在没有武器或不允许使用武器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民警自我防护的能力;“短兵”器械格斗训练应以防为护主,动作简单实用,以防身自卫、打击犯罪和控制犯罪为目的。  相似文献   

8.
宝剑一名“三尺”,又有“青蛇”、“青龙”、“秋水”等别名,它是我国古人随身佩带的一种短兵器。但无论作为古代的一种自卫和实战用的兵器,还是作为古今用于健身的民族武术器械,都给世界各国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近些年来,随着群众性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无论民间或学校,参加剑术锻炼的人们都日趋增多了。通过剑术锻炼,不但能有效地增强人们的体质,使人精力充沛,而且也有助于  相似文献   

9.
秦建筑是秦社会的一个缩影,它的发展与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秦穆公到秦始皇,从秦雍城到栎阳、咸阳,秦建筑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统一全国后出现了一个飞跃,规模巨大、豪华无比。这是皇权至上的产物,始皇求仙的需要,也是以雄厚的经济力量作支柱,吸收了原六国文化的结果。由于秦始皇及其继承者把增长有限的经济力量用在了无限度的大兴土木上,结果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的灭亡。  相似文献   

10.
明代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湘西土家族土兵因调出征,奔赴千里之外的江浙一带抗倭。土兵英勇善战、运用"塔式"阵法连挫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土兵抗倭展示出了湘西人民的尚武与爱国主义精神和湘西武术的独特魅力,土兵武器与阵法的运用给明代军队、民间武术增添了色彩。土兵与各地客兵联合抗倭促进了各地域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夯实了中华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运用物理学中有关“波粒二象性”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结合逻辑推理与唯物辩证法,在分析得出“武术中‘势’的神秘性根源于所存在的‘不确定关系’与其符合‘互补原理’这一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术中“势”应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假设,并分别运用粒子性与波动性对该“势”进行了解析性研究。研究表明:武术中一个“势”应是由“形”组成、“气”连接、“神”控制、“节”转化的完整过程。这为进一步深层剖析武术中“势”的机理提供了一种较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发而皆中节”是指武术功夫无过不及的身体权变能力或境界,这需要经历合规矩的习拳规之 “中”、用规矩的查拳理之“中”、脱规矩的现主体之“中”的习拳历程。武术功夫习练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而皆中节”的创新传承与实践,武术功夫习练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在合文化规矩之“中”与合自我天赋天性之“中”的功夫技艺中实现身心改变并生成身体主体,身体能力成为武术主体自我确证的依据,这是武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智慧,也是武术研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鞭杆,俗称短棍.早在代宋就已经有了“杆棒”、“白棒”、“柯藜棒”、“梢棒”等鞭杆类型的短兵器.脍炙人口的梁山好汉武松就是用梢棒加拳头打死景阳岗吊额白睛母大虫而驰名于世.鞭杆的长度一般因人而异,多以本人一臂(握拳)加一肘之长即可.也可因套路结构而别.如单手鞭长三尺至三尺五寸.双手鞭长三尺五寸至四尺.多以坚硬韧柔的木质做成.与其它器械相比,鞭杆十分轻便灵巧.它既是武术短器械,又可为行路的拐杖.北方人常在上路时挑扛行李,老年人则用它当行脚.行走艰险之途,亦可自卫.使用极为方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武术爱好者所喜爱.在套路极其繁多的享有“西北棍”称誉的我省地区,鞭杆与棍术真可谓姚黄魏紫,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4.
芸芸 《阅读》2024,(18):46-49
<正>一块块泥巴怎么变成神奇的兵马俑?兵马俑的神态为什么那么逼真?兵马俑坑中还有哪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工艺技术?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能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本篇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中国兵马俑背后的奥秘。走近兵马俑在1974年被陕西农民发现之前,秦兵马俑埋葬在地下已达两千年之久。八千多名真人大小由黏土塑成的士兵和军官伫立于俑坑之内,这些由黏土制作的俑人排成阵列,数千名手执兵器的“武士”,数百匹曳车的“战马”,再现了秦军势不可挡的气势,充分展现了秦始皇的勃勃雄心。  相似文献   

15.
中华武术 ,博大精深 ,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成为一项被我国和世界人民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1 武术以健身为根本武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战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冷兵器时代 ,生存的首要条件是健体 ,健康的体魄是制敌取胜和猎取凶禽猛兽的先决条件 ;即使是热兵器流行的当代 ,由于武术可促进人体的循环、呼吸等生理系统发生某些积极性改变 ,在一定程度上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所以 ,历代武术家们都非常重视武术的健身功能。这在武术理论中有很多精辟的论述。早在东汉人写的《汉书》中就有“习手…  相似文献   

16.
北宋时期火药武器第一次出现,武术中的徒手搏击术发展趋于完善和成熟。此后随着战争中火器使用的增多,徒手搏击术中技击功能弱化,而其他功能渐渐显现。对北宋时期及徒手搏击术的研究,有利于对武术徒手搏击术发展历程的全面掌握,从而为武术学科的全面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摘要:为了明晰“功夫”作“武术”词义的发展过程,为学界对武术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探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对“功夫”的词义发展过程进行了挖掘,寻找和解析其“武术”义项产生的过程和理据。文章分析了“功”“夫”“工”“力”的造字本义和“功”“夫”的结合组词理据;整理“功夫”最早出现的两汉碑刻文献和书面文献资料语证,解析其早期词义;以时间为线索,搜集“功夫”从古至今的文献使用例证并对其用法和词义演化过程进行解读;最后,借助辞书和语料库,对“功夫”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进行分析,结合其在古代汉语中的词义发展解读“武术”义项产生的原因、过程和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功夫”向“武术”词义发展演变是一个长期的、逐步推进的过程;“功夫”在两汉和魏晋时期是指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官方大型工程”,后被宗教引入,指为其教义而进行的“实践投入”和达到的“水平造诣”,进而可泛指任何技艺技能上的实践投入和水平造诣,在近代演化出“(中国)武术”义项,并由海内外华人通过影视作品和国际交流等方式传播到国外,使得“Kung Fu(功夫)成为一个国际通用词语。  相似文献   

18.
“传统”是对个性化的块茎事项广泛认同后,凝练出一统化的树状法则,使得文化在遵循这种普适规律不断地发明中世代相传。对“传统的发明”中,富有活力的民间块茎思维生成是一种充满自由的发明,这是武术文化发展的动力所在,具备高度整合能力的国家树状思维则是集大成的发明关键。经过实证与理性分析,源自民间、有待于国家进一步支持的,通过故事情节制造悬念、以丰富的传统拳种展示技术自由的“竞艺武术”是继“竞技武术”之后的“传统武术”的当代再发明。“竞艺武术”不仅符合当代体育竞赛属性,还充分地继承了武术传统,平添了传统文化含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不失为武术文化演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双兵器从最初的双手持握不同兵器到同种兵器、从战阵所用到武术器械,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为了理清双兵器形制演变对技法特征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认为双兵武艺的技法特征是随着兵器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尚力到尚技,一步一步朝着轻快便捷的方向演进的。  相似文献   

20.
评张良     
张良的政治活动处在秦末汉初阶级斗争的风暴中,他被刘邦称为“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的得力谋臣。如何评价张良的一生,从中吸取什么历史经验,这对我们今天的斗争不是没有益处的。张良出身于韩国旧贵族,他的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累世为韩相。公元前二三○年,韩被秦灭时,张良家中尚有“僮三百人”,是个大奴隶主家庭。张良满怀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对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权的阶级仇恨,“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史记》记载:“良尝学礼淮阳”。可见,张良曾是个致学于奴隶主礼制的儒家门徒。公元前二一八年,秦始皇东游至阳武(今河南原阳县),张良派刺客用一百二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