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静 《教书育人》2005,(9):60-60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日:“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相似文献   

2.
说“先生”     
徐梓 《中国教师》2007,(10):31-32
<正>"先生"一词,古代应用得极为普遍。在《四库全书》的正文中,出现了186375次,而在注释文字中,也出现了24860次。这个词应用很广,词义也很繁  相似文献   

3.
说“作”话“做”周希文“作”与“做”用法有什么异同呢?现在就这一问题作个简略分辨。“作”,《说文》释为“作,起也;从人从乍。”形声字,本义为起身,引申义有开始、兴起,又引申为工作、制造、从事各种活动。“做”,据《正字通》说:“做,俗作字。”于是,“作...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用作文字载体的材料有很多,如甲骨、青铜器、简帛、纸等等。早期的文字刻在甲骨和钟鼎上,由于材料的局限,难以广泛传播,直至殷商时期,掌握文字的仍只有上层社会的寥寥百余人。直到使用简帛,这种局面才得以改变。简帛中的“简”包括竹简和木简,“帛”则是指绢绸等丝织品。  相似文献   

5.
湖南娄底的筱祺问:班上很多同学每天都会查看自己的"星座运程",比如早上出门穿什么样的衣服、书包买啥颜色,都要看看是不是幸运色。我的同桌说她今天的幸运数字是5,所以午餐时她就买5块钱的饭菜。请问编辑部的帅哥美女,这样做是不是真有道理?装深沉的文墨答:很想假设一下:如果哪天你同桌的幸运  相似文献   

6.
时下,数字“零”用得十分火爆,“零距离”“零接触”“零报告”“零消费”“零口供”“零首付”“零成本”“零容忍”“零增长”“零出口”“零交流”……“零”真正成了时尚语言的宠儿,实现了“零的突破”。零,是个形声字。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零,余雨也,从雨令声。”本义专指下雨,是动词,如“零雨其蒙”(《诗经·豳风·东山》)。后来,“零”泛指“(草木花叶)落下,飘散”,如“悼芳草之先零”(《楚辞·远游》)。“零”常常与“落”同用,在草曰零,在木曰落。继而,“零”又引申作“零碎、零散”讲,与“整”相对,成了形容词,白居易有诗句“…  相似文献   

7.
有了发现、奋进的目标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现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动力。有了交流,智慧的苹果树便年年丰收,交流,是人类精神致富的捷径。“见仁见智”专栏带着发现与交流这一时代的印记,向读者朋友们走来了。她愿给你思维的飞船添加助燃剂,使小语教研的空气更加活跃;希望成为广大读者高扬智慧风帆的码头,让你对小语教学的新见有更多的理解者。  相似文献   

8.
1.最正确的话:至理名言2.最难听的话:忠言逆耳3.最“热”的话:众口铄金4.最杂乱的话:众说纷纭5.最违心的话:言不由衷6.最好“吃”的话:自食其言7.最好听的话:赞不绝口8.最虚假的话:言过其实9.最正义的话:仗义执言10.最机械的话:照本宣科11.最紧张的话:张口结舌12.最直率的话:直言不讳13.最不切实际的话:纸上谈兵14.最含混的话:支吾其词15.最夸张的话:口若悬河16.最感人的话:肺腑之言17.最强硬的话:强词夺理18.最甜美的话:甜言蜜语说“话”之最@孙祥虎  相似文献   

9.
胡冉 《初中生》2006,(5):28-29
近来,网络游戏“大话西游”很流行,对为什么要玩“大话”,记采访了以下几位知名人士,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回答的。  相似文献   

10.
人对从说:你们还没去做连体分离手术吗?夫对天说:我总算盼到了出头之日。冤对兔说:我总算找到了一个窝。下对卞说:出头的椽子先烂。1对7说:站直了,别见人就点头哈腰!郁对有说:你的耳朵哪里去了?几对风说:谁那么缺德,在你身上打叉?口对回说:你什么时候怀孕的,肚子里多一口?真对慎说:哥们,你的心怎么跑到外面来了?凡对几说:胸无点墨!者对都说:别以为长了只耳朵就什么都会了!云对去说:叫你别强出头,现在回不来了吧!太对犬说:低调一点做当家夫人,张扬一点成异类畜生。日对旧说:丢了拐杖,我比你帅多了!煎对剪说:火海刀山一样都不好受啊!“字”说…  相似文献   

11.
说到“册”和“删”,同学们可能不知道,这两个字和书都有着不解之缘呢。  相似文献   

12.
在北京市数字德育平台沙燕心理网2012年“心手相牵,共享成长”寒假专题活动中,很多学生表达了他们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的担心、恐惧和焦虑,显然这些学生在考试过后的心理压力仍然比较大。如: 学生1:我没考好,一个假期妈妈都在唠叨,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先生”作为一种称谓,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指的对象不尽相同。“先生”的字面意思是“先”“生”两个语素意义的结合,即“始生子”。《诗·大雅·生民》: “诞称厥月,先生如达。”朱熹集传: “先生,首生也。”“先生”由其“首生”之义引申用来指父兄。《礼仪·有司》:“其先生之(?)(郑玄注:(?),俎也),折胁一。”郑玄注: “先生,谓父兄。”意思是有  相似文献   

14.
某日,先生在课堂上津津乐道李白《送友人》“挥手自滋去,萧萧班马鸣”一联,并复念之:“萧萧,马鸣声。班马,离群之马。”既而,书声琅琅,盖体悟“班马”之精髓也。翌日,学生默写《送友人》,先生来回巡视,眼力所及之处,皆满纸荒唐言,“班马”言为“斑马”,目瞪口呆之余,先生问一学生,何为“班马”?生曰:“班马者,常生活在开阔的平原和稀树草原地带,有黑白相间的条纹, 使得它们的身体轮廓和周围的环境模糊起来从而得到保护。”先生气不可遏,拍案而问之,此课可谓是生物课乎?此“班马”是彼“斑马”乎?学生茫然不得其解,羞愧答之:“解铃还须系铃人!”  相似文献   

15.
“梦湘先生”补说广东潮州仙美初中李来涛1987年11月14日《北京晚报》上《陶然亭的对联》一文曾写到“王梦湘雨中登陶然亭远望,留下秀美诗联:珠帘暮卷西山雨,阁道回看上苑花”。1989年第4期《文史知识》上有钱鼎芬先生《“明湖第一词流过客”——王梦湘》...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师,就传授知识而言,离不开说,某种程度上,说乃意味着教。然而,无论在说什么与怎样说的问题上,我们皆缺乏对说的反思和追问。追溯大师之说,也许我们应该在知识的信仰、传播知识的责任乃至技巧方面方面有所体悟。信息时代,尤须做到说什么和怎么说的统一,这种统一必须建立在说的内容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普九”工程的全面实施,落后的山区教育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问题,以至不少学校的教育步入误区。山区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有二:一是学校教育经费普遍不足,设施落后;二是学生家庭的经济普遍困难,各种原因导致的学生流失现象严重,而学生的流失,直接影响着“普九”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8.
口如“口”字所示,课堂不会是一条直线,而是直线经过几次转折才能形成,如无建树,课堂的起点往往也是平淡的终点。课堂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那样进行下去,而是会在课堂中遇到许多无法预料的“生成”,要借力给力,让预设借生成促智,生成寓预设成趣。唯有如此,课堂的起点才会是精彩的终点。  相似文献   

19.
在普通话中,"们"不可以单说,必须附着在单数人称代词后,才能表示与之相应的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但在定襄话中,"们"的用法却没这么单一,它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非常活跃的一个词,它作代词和语气词时可以单说,也可以单用,但是在作副词时,不能单说,也不能单用。文章将从代词、语气词、副词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们"在定襄话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20.
<正>曰字与日字笔画一样,形状相似,但一肥一瘦,意义可大不一样。甲骨文和小篆的曰字,下面是个口字。口字上有一横,这一横是用来指事的。指什么事?对此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这一横指人在说话时从口中吐出气来。另一种说法直截了当,就是指人在说话时从口中说出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