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少数民族学生高考招生特殊政策是党和国家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政策持续稳定的实施,成为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学生享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实现民族平等、社会稳定、教育公平以及民族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在高校招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享受降分优惠政策也引发了一些关于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争论。本文试图从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角度对我国现行少数民族学生高考降分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实施少数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时,优惠形式、幅度和标准不一,导致少数民族和汉族考生之间、少数民族考生之间存在受教育权的平等保护问题,应进一步根据少数民族考生所在地、所使用的语言、所属民族的特殊性、与汉族的融合程度等因素细化已有的加分或降分政策,民族班和预科班酌情实行各少数民族名额分配制,各地的优惠政策在保持差异性的同时兼顾一定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对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学生实施教育优惠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我国公共教育政策的内容之一。我国政府对民族教育的支持政策从身份优惠发展为精准差别化支持,是在时代变迁与社会进步中不断发展演进的。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内地民族班(校)办学、中考、高考、高校民族预科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优惠政策体系。进入新时代以来,优惠政策从理念、内容及实施方式呈现新的样态。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深入广泛,基于民族身份的无差别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越加明显,致使教育机会均等失衡、民族差异固化以及政策实施效益较低;差别化支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以公平公正为主导,以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为基本原则;差别化支持政策淡化身份边界、注重绩效评估、强调实质教育公平;国家对民族教育要持续实施精准差别化支持政策,有效推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的高考加分政策的适用对象为边疆学生、华侨生、港澳学生、台湾原住民、退伍军人、派赴海外工作人员子女、运动成绩优秀生以及大陆来台学生,大陆高校的高考加分对象则为工农子弟、少数民族生、港澳台侨生、退役军人、烈士子女、德智体特长生、定向与委培生等。论文梳理了大陆与台湾各项高考加分政策的历史演变,并就高考加分的优惠对象、优惠标准、优惠幅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叶之后,加拿大和台湾地区开始实施多元文化政策,高校招生民族倾斜政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它的制定与实施增加了加拿大和台湾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的较快发展。在和谐视域下对加拿大和台湾地区高校招生领域基于民族而制定的倾斜政策进行探讨与研究,可以为中国大陆高考民族倾斜政策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高考照顾政策是我国教育领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对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和维护民族团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以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少数民族在高考中给予的照顾政策也适时进行了一些调整,一方面拓宽支持渠道,另一方面适时适情调整高考加分分值、规范照顾群体和实施办法.少数民族高考照顾政策的未来发展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长期坚持、因地制宜、慎重稳进.  相似文献   

7.
明朝为了维护其统治和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及其健康发展,颁布和推行一系列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少数民族人才选拔政策是其有机部分。尽管明朝实施的少数民族人才选拔政策出于边疆地区稳定的需要,但对促进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在新时代视阈下,审视明朝少数民族人才选拔政策的发展,对高考民族政策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核心提示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应该由以往只关注"民族身份"逐步转向关注"文化贡献",由以往的"照顾性"政策转向"奖励性"政策,即奖励那些真正掌握民族语文及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作出的贡献。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指引下,《国务院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配套性文件《关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使民族地区尽快赶上全国发展水平,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即对少数民族优惠和照顾的相关政策。由于这些政策使用了优惠、照顾、扶持、倾斜、特殊等词语,人们在习惯上把支持少数民族发展的相关公共政策称为“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重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创造性地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民族教育政策来加快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考民族预科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考民族预科政策是国家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高考民族预科政策的历史进行梳理,认为当前高考民族预科政策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离,同时在保证生源和质量方面面临质疑,此外,由于预科考生身份引发的弄虚作假也屡禁不止。为此,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和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体现了两国政府在追求高等教育民族公平方面所做出的积极努力。本文分析了两者所基于的不同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论述和比较了它们的发展演变、主要特征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着重指出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民族优惠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促进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地区平衡,而印度高等教育招生预留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则是处理好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平衡。  相似文献   

12.
倾斜性招生政策是近年来我国面向贫困地区弱势学生实施的重要举措。使用国内某“双一流”大学追踪调查数据,分析国家专项与高校专项两类学生的在学发展情况。研究发现,两类专项学生受惠于倾斜性招生政策得以被录取,尽管高考成绩显著更低,但在各类能力自评得分方面没有劣势。不过,进入大学后,国家专项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和高校专项学生在批判性思维发展方面的自评得分均存在显著劣势。此外,高校专项学生入学时的毅力优势也在大三消失。在学业成绩方面,受学业基础较差影响,两类专项学生大一课业成绩显著偏低,且均在人文学科方面表现不佳。国家专项学生所获得的高考降分越多,大一挂科率和挂科数均显著越高,平均成绩显著越低,且在人文学科中尤为明显。研究认为,“双一流”高校在制定和实施国家专项招生政策时,应根据各自往年生源情况科学分配各学科专项招生名额,给予专项生更多的志愿填报指导,尝试放宽专项生转专业限制,并为专项生提供富有针对性的发展支持,在保障弱势学生入学机会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其在大学期间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对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做出重大调整,考生填报志愿方式和高校录取模式的改变要求高校相应工作模式必须尽快做出调整,民办高校在生源市场竞争中面对的压力更为直接,必须尽快面对新高考形势做出招生宣传策略改变。  相似文献   

14.
新疆高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政策的目的是真正实现各民族在教育上的平等。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民族生忽视理科课程的学习,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对此需要做一些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从民族平等的原则出发,对新疆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实行优惠政策,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深入分析现行制度中的弊端,根据新疆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确保民族高考优惠政策永葆活力。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实行的优惠政策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条件,为尊重民族差异、体现民族平等和教育公平原则而实施的,对于提高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反思问题症结之所在,本文提出的对策为:应采取国家统筹与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应采取入口不限、出口把关、诊断学习、经费包干的策略;应在综合性大学设置民族院系等。
Abstract:
Preferential policy for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and present social condi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respecting national differences and realizing national equity and fair education.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level of ethnic education in China.However,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policy.After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enrolli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we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of both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the State and students' personal choice,adopt the strategies of open-door enrollment,strict graduation,learning diagnosis and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one's own surpluses or deficits,and establish schools or departments of ethnic minority studies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17.
高考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倾斜政策概述与现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考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倾斜政策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对该政策的梳理、思考、分析和不断完善是必要的,对其存在的问题也该加大力度加以探讨解决。  相似文献   

18.
推进异地高考成为今年的热门话题,它涉及大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升学这一现实性问题。本文分析了推进异地高考面临的三点阻力因素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推导出三条实现异地高考的方法,它们可能带来更为公平的高考招生录取结果。  相似文献   

19.
“强基计划”是在回应国家选拔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兼顾公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办学自主权、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驱动下出台的高考招生政策。“强基计划”的政策特征为:“自上而下”的政策执行,即政府赋予高校自主权的同时,也把权力透明化,规范高校的自由裁量权;“自下而上”的博弈与反馈,即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高校善用策略空间、规制调试对象,避免负和博弈的产生。因此,高校应制定一套多元化的录取方案以规范政策的执行,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招生队伍以保障政策的执行,借助社会多方力量以监督政策的执行。  相似文献   

20.
按照现行制度,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倾斜性政策。由于该倾斜性政策可能引发关于宪法中平等权方面的问题,因而需要对其进行合宪性证明。本文试图以美国的Bakke为契机分析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录取中倾斜性政策的合宪性。尽管Bakke案的判决中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逻辑,但就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与制度设计而言,两种逻辑下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录取中享受倾斜性政策均具备合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