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桂林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桂林山水向以“山青、水秀、洞奇”三绝闻名中外。桂林山水甲天下@郑志军 @李军  相似文献   

2.
著名诗人贺敬之在《桂林山水歌》(初中语文第一册)最后一节诗写道:“啊!汗雨挥洒彩笔画:桂林山水———满天下!”此节诗中的“满”字,是从前人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字巧妙点化而来的。从“甲天下”到“满天下”,虽一字之易,却把诗的意境推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桂林山水》是一篇优美的文章,意境清新。本文共采用了七种修辞手法,其中如下五种是常用的,并且适合学生掌握运用。在阅读教学中,须倍加注意。一、引用。开篇第一句“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采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一句众人皆知的俗语。这句引用的话,不仅赞美了桂林山水的秀丽迷人,而且说明了  相似文献   

4.
教完小语第12册读写例话《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后,再结合下列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效果更佳。一、分析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如第11册《桂林山水》的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甲”,意思是第一。句子是说桂林山水景色天下第  相似文献   

5.
游穿山公园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风景美如画。”而穿山,就是桂林风景中的一朵鲜花。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汽车把我们全家从喧闹的城市带到了幽静的郊外。啊,我终于来到了我久盼的穿山公园。穿山,位于漓江东岸,山上的一块岩石中间,有一个洞,那洞溜圆溜圆的,好像一轮满月,奇特异  相似文献   

6.
碧韵漓江     
清秀奇古惬人心,从来只合数桂林。桂林山水天下无,青罗碧玉色色殊。——题记“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名不虚传。第一次走进桂林,第一次走近漓江,我便被她绰约的风姿深深地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7.
桂林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它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主要旅游景点达200余处,有被誉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有位著名诗人来到福建武夷山游览,被美丽的风景所陶醉,他随感而发:“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桂林人听后,很不服气。一天,几位年轻的桂林人悄悄来到武夷山,想看个究竟。他们没有请向导,从北山上,又从北山下,个个爬得浑身是汗,没有看到真正的风景。其中一位年轻人写了一首打油诗:“诗人瞎吹牛,骗我武夷游,爬得浑身汗,叫我怎么游?”  相似文献   

9.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在于她有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形成桂林山水的原因,是因为那里有很多的石灰岩。石灰岩特别容易被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和河水溶解。经过千百年雨水、河水的侵蚀,桂林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风景。知识库为什么桂林有着奇丽的山水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备课答问录□夏雁王丹问:“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怎么来的?答:南宋时代曾在桂林做官的诗人范成大在一本书中曾写道:“桂林之奇,宜为天下第一”第一次把桂林山水评价为“天下第一”。到了南宋末年,李曾伯在一篇文章中写了“桂林山川甲天下”之句...  相似文献   

11.
曾在小学《语文》课本上读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很想亲自去看看,桂林山水真的是天下第一吗?终于有机会了,我和爸爸、姐姐三人从南宁出发,来到广西阳朔县,去游览美丽迷人的桂林风景。听爸爸说,阳朔最好的山水景点是漓江和  相似文献   

12.
文科博览     
“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自南宋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长期找不到最早出处。历代考证中,有人认为是宋代范成大所说“桂林之秀,宜为天下第一”而来;又有人认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经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楼记》一文中“桂林山川甲天下”;到了清朝光绪11年,广西巡抚金武祥在《漓江游草》一诗中有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至此,人们一致认为“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出自金武祥之口。 1983年,桂林市一名叫杨寅生的拓碑师傅有一次在桂林名山之一的独秀峰拓印碑文,在钟乳石下发现一块诗碑,其中有一句诗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这首诗是南宋嘉泰改元(1201)9月16日“桂林大比”(科举考试)刚结束时,“提点刑狱权府事四明王正功,为考中的11人宴享礼”所作。这一发现比原来的说法提前了685年。  相似文献   

13.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以优美简练、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那种独特的美,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如何突破这个重难点呢?教学时我们做以下设计:一、配乐范读,整体感知随着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同时出示挂图或放投影片,让学生在图文对照中自然进入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进行整体感知。然后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二、以读悟情,重点感悟学生在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4.
看图学文《桂林山水》是进入五年级的第一组课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总体结构形式较为简单、直接、明了,课文展示于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图文相结合的美丽的桂林山水风景图。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抓住漓江的水:静、静、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进行描写,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部分,课文内容首尾相呼应,以“桂林山水甲天下”人题,最后把“这样的山”、“这样的水”、“空中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合为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根据国家被委颁布实施的素质教育,“以注重开发受教…  相似文献   

15.
文泽芝 《湖南教育》2003,(11):37-37
抓住“题眼”,引导学生粗读课文。教学时,抓住题目的中心词———题眼。例如课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甲”字就是“居首位的,第一”的意思。由“桂林山水甲天下”引出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让学生具体感受它们的美,最后可获得清晰的感受:桂林的山水确实天下第一。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抓住“文眼”,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文眼”是作者感情升华的表现,在文章中常常能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熟读“文眼”所藏的段落,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地扩展开来,这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起到事半功…  相似文献   

16.
《桂林山水》图文兼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的同时,让他们通过阅读课文欣赏桂林山水的奇和美,体会“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教学时,可采用“情境导学法”。  相似文献   

17.
桂林山水很美 ,《桂林山水》也写得很美。如何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 ,对桂林山水留下一个深刻美好的整体印象 ,产生“我想去桂林”的渴望 ,让学生能够“在旅游中学习” ?笔者认为板书是个关键。这篇课文的板书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设计。一、板书整体构图再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桂林山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山与水天衣无缝的完美结合 ,山与水变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也就是“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 ,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就像阳朔碧莲峰下的一首著名的石刻 :“桂林山水甲天下 ,阳朔堪称甲桂林 ;群峰倒映山浮水 ,无水无山不入神。”这…  相似文献   

18.
游张家界     
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我却认为张家界也不错。暑假 ,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张家界 ,真是大饱眼福。第一天 ,我们来到了茅岩河———漂流。来到河边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艘艘五彩缤纷的橡皮舟 ,这里人来人往 ,接踵摩肩 ,好不容易上了船 ,便“突突突”向河中心驶去。碧波荡漾 ,心旷神怡 ,只见我身后盈盈一带流来 ,眼前又盈盈一带流去 ,起伏的心也随着这一派沉甸甸的绿水而愈显宁静。接着 ,便有一段历史故事灌入耳中 ,对于这些东西 ,我是再熟悉不过的 ,于是舵手的唠叨 ,我全然没有往心中记 ,而整个身心却…  相似文献   

19.
第一的别称     
桂林山水甲天下。 “甲”是居第一位的意思。那么,表示第一的意思,除了“甲”和“第一”以外,还有哪些说法呢?下面就是一些第一的别称。在比赛中获第一名的人,称为“冠军”。这个称号的由来是这样的:战国时代的楚国有位大将军宋义,英勇善战,战功卓著,列楚国诸将军之首,将士们都称他为“卿子冠军”。从魏晋到南北朝,冠军又成为将军的一种官衔,叫“冠军将军”。后来人们就称比赛的第一名为冠军。我们常听到“摘取桂冠”这个说法,意思也是说得了第一。这也有个来历,古代希腊人认为月桂树是太阳神阿波罗的神木,所以用月桂树叶编…  相似文献   

20.
“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自何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长期找不到确切出处。历代考证中,有人认为是宋代范成大所说的“桂林之秀,宜为天下第一”而来;又有人认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径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楼记》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到了清朝光绪11年,广西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