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家骥  吴萌  李少博 《新闻传播》2009,(10):136-136
3G(3rd Generation)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与前两代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2008年4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同时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放号,正式启动3G(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中国的3G大幕,终于由TD—SCDMA这个经历了长达十年技术成熟过程的国产3G标准正式拉开。  相似文献   

2.
我国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有“芯”了在去年10月获得“起跑许可令”的中国第三代(3G)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终于有了新的进展。日前,大唐移动通信设备公司在京宣布,一种能够同时支持目前GSM和未来第三代通信标准TD-SCDMA的双模手机芯片将在今年七八月份问世,并在年内完成手机的设计。D-SCDMA是由大唐集团代表中国政府提交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信标准。它已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接受,与欧洲通行的WCDMA和美国的CDMA2000并列为国际3G的标准。上海联通CDMAIX正式开通上海联通CDMA网络…  相似文献   

3.
2000年,中国政府向国际电联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国际电联对世界上10多个标准提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融合之后,正式将该标准接纳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接口的技术规范。这是我国百年电信史上的第一次。作为TD—SCDMA标准的核心和基础的SCDMA无线用户环路系统是由以“海归”派陈卫领衔的中国人自己开发的。当标准成为现实的那一天,就是中国人的SCDMA服务于全世界梦圆的一天!  相似文献   

4.
今年1月,我国正式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WCDMA和CDMA2000三个牌照,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3G通信时代。  相似文献   

5.
1月7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三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其中,批准中国移动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TD—SCDMA为我国拥有自主产权的3G技术标准。中国移动获得TD牌照。这也进一步加快了其移动互联网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张婷婷 《新闻传播》2009,(11):88-88
2009年1月7目.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了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掀起了一股3G热潮。中国移动获得了拥有自主产权的3G标准——TD—SCDMA牌照、中国电信获得CDMA2000牌照,而中国联通获得了WCDMA牌照。  相似文献   

7.
手机媒体发展的三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翻过2009年发黄的旧历,2010年初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发放的消息依然令人回味咂舌。如果说2005年是中国互联网迈向WEB2.0的时代也是3G标准TD—SCDMA走向成熟的一年,那么2006年WEB2.0传播形态的勃兴则无  相似文献   

8.
热敏和光敏CTP系统孰优孰劣,八年前就已经分出胜负。    相似文献   

9.
现在,图书和网络作为两个最大的信息平台,常被用来比较孰优孰劣.两个载体、两种资讯的对比难免粗糙,但若拿纸质百科和网络百科进行PK,那就有一番看头了.一个号称"专业",一个号称"草根",纸质百科和网络百科的较量已经在暗地里展开.  相似文献   

10.
理性与感情究竟孰优孰劣,恐怕人们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笔者以为,新闻评论应该在注重说理的同时适当兼顾感情诉求。  相似文献   

11.
王伟 《兰台世界》2022,(11):75-78
本科生档案内转包含实体内转和系统内转,每年本科生档案内转百分比维持在10%—15%之间,相对稳定。系统内转数据可以有三种来源:学院统计的名单、本科生档案转递登记系统、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数据库。根据系统内转数据来源不同,本科生档案内转相应有三种路径。内转过程中应该注意风险及控制措施。至于本科生内转的三种路径孰优孰劣,要由实践的进一步检验和研究的持续深入来获得最终结论。  相似文献   

12.
LIinux与Windows的性能孰优孰劣,早已被人们炒得沸沸扬扬.CIO最为关心的则是他们到底能够给企业解决哪些问题,即构建其上的应用到底有什么不同,各自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3.
Linux与Windows的性能孰优孰劣,早已被人们炒得沸沸扬扬。CIO最为关心的则是他们到底能够给企业解决哪些问题.即构建其上的应用到底有什么不同,各自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4.
分类目录与主题目录孰优孰劣?图书馆学界颇有争议,观点亦大相径庭。概括之有两种主要意见:一是“只要分类目录,附主题索引”二是“只要主题目录”。本文仅就这两种不同意见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家。所谓目录,就其本质属性而言,是著录一批相关的文献,并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一种揭示与报导文献的工具。无庸置疑,从事任何工作,欲达到既定目标,所采  相似文献   

15.
也许我们永远不该轻谈霍克思与杨宪益之译本孰优孰劣。当我们多少了解了一些译者的命运时,就更不该妄加评判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图书馆学实证研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分析了过度推崇实证研究将导致的三个方面的弊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分离;以形式合理性代替实质合理性;以科学思维排斥人文思维。作者认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与非实证方法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应从方法一元论走向方法多元论,从方法专制走向方法民主。  相似文献   

17.
过去报纸的版面设计属于报纸编辑学的范畴,一直是由文字编辑特别是新闻编辑承担的,因此新闻编辑又被称为版面编辑。近年来,随着报业的迅速发展,报纸编辑的分工更加明确,美术编辑日益成为版面设计的主角。不仅副刊如此,而且连新闻版的大部分版式设计和美化也逐渐由美编做主。这一现象的成因是什么?美编与文字编辑画版孰优孰劣?美编画版的前景如何?本文  相似文献   

18.
国家标准《档案著录规则》规定主题词是必要著录项目,主题标引成为档案著录的重要环节.在主题标引中,我国档案系统有的使用叙词法,有的使用关键词法.叙词法是用档案叙词表中的叙词进行主题标引;关键词法是从档案中抽取自然语言词汇进行主题标引.两种检索方法在检索效果上孰优孰劣,目前档案界认识不一.  相似文献   

19.
肖庆霞 《新闻知识》2005,(9):47-48,35
近年关于新闻播出形式的“播“与“说”争论不断,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实际上,播与说各有优劣,互相依存,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20.
陈怡群  周立 《新闻实践》2004,(12):47-48
一 超文本链接既是网络新闻传播的最大优势,同时又由于其高容量信息流快速传播所导致的信息泛滥,使网络媒体的阅读绩效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低于传统媒体。这也是长期以来关于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新闻媒体孰优孰劣争论的焦点之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其主要原因是受众在网络新闻阅读中经常出现"迷路"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