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磨』新闻     
“抢”新闻 ,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然而笔者却主张 ,新闻不仅要“抢” ,而且要“磨”。“磨”———通往时效的门径“磨”的提出 ,看似与新闻特性有悖 ,其实不然。“抢”是为了新闻的时效 ,“磨”也是一条通往时效的好途径。“磨”新闻不仅成为一种可能 ,而且十分必要。“效果”并非越快越好 ,既然新闻媒体允许时间要求上的区别 ,新闻特性和新闻发布都要讲究“时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好好“磨一磨”呢 ?要“磨”出时效 ,有三条必须注意 :第一 ,“磨”的对象要合适。一些动态消息、突发事件多侧重于“抡” ,而一些解释性新闻、重大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
王志广 《新闻记者》2002,(12):52-52
今 年3月22日 ,国内大多数媒体均刊发了以《山西运城“除夕特大爆炸案”告破》为题的消息。消息的导语照录如下 :新华社太原3月21日专电今年春节前夕 ,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南城公安派出所发生了一起特大爆炸案 ,造成两死两伤的惨剧。目前已顺利告破 ,犯罪嫌疑人安建国日前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读了报道 ,我感到有些突兀。因为此前媒体对这起案件从未报道过。此案案发时间是2月11日(除夕) ,而报道时间是3月21日 ,时间相隔38天。按照新闻的“时效性”原则 ,这则新闻应报道两次。案发后及时报道案件的情况 ,案件侦破后报道侦…  相似文献   

3.
读者阅读一篇新闻,总希望能明了这则新闻的社会意义;记者或通讯员写新闻,也总是希望读者能够充分理解这则新闻的社会价值。作为从事多年编辑工作的笔者认为,一篇脍炙人口、意义深远的新闻的构成,新闻背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尽管不一定每一篇新闻都要写背景。但一篇好新闻不能没有背景。  相似文献   

4.
领导人有什么重要活动 ,新华社一般都是要报道的。凡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 ,如国庆、五一、七一等纪念活动 ,当然要发新闻。这类活动都有主持人、主讲人 ,他们都有预先准备好的发言稿或报告稿 ,这种消息一般都是好写的。而单个领导人活动的新闻就复杂一些 ,对这类活动的报道 ,记者有三怕 :其一 ,有些领导人活动时没有讲话稿或发言稿 ,全靠现场“发挥” ,讲起话来跳跃性很大 ,古今中外 ,山南海北 ,各行各业 ,大侃一通 ,讲的内容与活动主题关系不大 ,甚至“风马牛不相及” ,现场气氛可算是生动活泼了 ,但却难死了记者 ,假如把这些话写在报…  相似文献   

5.
对重大事故的报道是媒体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事故新闻”多了起来。只要稍一留意便会发现这类新闻绝大多数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事故的“五个W”(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即事故本身。第二部分报道事故发生后,地方和部门领导组织抢救,处理善后事宜的工作。后一部分内容用的几乎都是褒扬之词。如“高度重视”、“立即赶赴现场、亲自指挥抢救、做出重要指示”、“夜以继日”、“指挥正确”、“组织严密”、“措施得力”、“抢救及时”、“妥善处理”……笔者认为,这类新闻的第二部分不仅毫无必要,有时…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说”新闻正日益走近广大受众。所谓“说”新闻,就是主持人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在镜头或话筒前介绍新闻事实,阐述自己(其实是媒体)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这方面,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早班车》、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以及我们河南卫视的《新闻60分》都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那么,“说”新闻何以广受欢迎?如何“说”新闻呢? “说”新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受众的需求已越来越高。他们已不再满足于那种宣教式的新闻传播方式,而更追求一种真实、自然并富有审美情趣的播音方式。“说”新闻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2007年6月10日高考刚结束,"焦点访谈"播出了暗访报道《揭秘高考替考》,披露了河南郸城少数考生电子档案临时  相似文献   

8.
陈超 《新闻记者》2002,(1):68-70
近年来 ,广告经营行为介入新闻业务的势头很猛 ,出现了大量“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 ,给新闻传播学和广告学理论界带来一定的混乱局面。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 ,分析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以便在理论和实践中分清新闻和广告。 (本文中的“广告”是指大众媒体广告 ,而且仅指商业广告 )“新闻性广告”和“广告性新闻”是一种异化1.新闻与广告不能相容“新闻”与“广告”定义很多 ,但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目前 ,权威理论普遍认为 :新闻强调“新”、“真实客观”、“迅速传播”、“具有新闻价值” ,是“时间的易碎品” ;广告包括…  相似文献   

9.
以标题、图片、摘要等形式,引导读者在众多的版面、大量的信息中找到并详细阅读自己所关注的新闻,新闻导读日益成为众多报纸的"重头戏",成为增加头版信息量、增强报纸吸引力、美化报纸版面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曲涛 《青年记者》2002,(10):45-45
网站是一种新兴的媒体,新闻网站是新闻在网络上的延伸,地方新闻网站如果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争取到自己的点击率,就要按照地方新闻媒体的规律去办网站。详细说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卖点”抓人眼球当今报媒市场正处于“眼球经济”时代,评价一条新闻好看不好看,新闻性强不强,我们常常会说,看这条新闻有没有“卖点”。  相似文献   

12.
冯根胜 《新闻记者》2006,(11):40-41
浙江金华日报社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来自湖北省孝感市一个名叫詹望林的中年人.到报社投诉说,他拿了一件西服去金华国贸宾馆洗农部干洗。两天后取衣服时,发现冼好的西服上有一条5厘米的刀割口子。据詹说.他送洗的衣服是日本旧西装,价值1700元。他为赔偿问题多次与宾馆交涉.但对方总说查查看,至今没给个说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三贴近”原则在新闻报道中作用的发挥,众多电视新闻节目把镜头对准了更为广泛、更为平凡、更为基层的百姓生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精神需求等,电视民生报道由此产生并从社会新闻的范畴中脱离出来,承担起从微观层面、平民视角反映民众生活中新鲜因素的职责,标志着其独立品格的建立。民生新闻是建立在“以人为本”思想上的微观体验。民生报道不仅开拓了新闻节目的新天地,活跃了沉闷、单一的电视新闻文化,拓展了电视媒体发展空间,增强了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而且还为受众的信息接受、娱乐方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因此,做好民…  相似文献   

14.
堪称佳作、精品的新闻作品能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得到文化教养和美感熏陶。这类新闻佳作、精品便经过人们品味、欣赏由“易碎品”转变成“艺术品”了。这种转化是通过对新闻作品的鉴赏才得以实现的。 一 新闻的功能随着社会发展在增加,完善,由简单的传递信息而历史地承担起了反映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使命。新闻作品在宣传思想、引导舆论、指导生活中,像文艺作品一样具有审美的价值。因而,新闻不仅传递信息、记录  相似文献   

15.
“同题文章”,顾名思义是“同一个主题,同一类题材”的文章,在这里,笔者指的是对同一题材的新闻事件的报道。2004年10月以前,大河报实行的是采编合一的运行机制,编辑与记者沟通相对方便顺畅,编辑的主动性较强,在省会部、热线部“同题文章”相对少些,但省内部因各驻站记者没有跑线记者的约束、远离编辑部缺乏沟通等诸多因素,日常报道中的“同题文章”就不能避免了。2004年10月,大河报正式实行采编分离运行机制,采访部门和编辑部门相对独立、平行,这样可以打通版面,克服画地为牢的弊端,使得质量高的好稿件得以充分展示。采编分离的好处自然是…  相似文献   

16.
冷门行业是社会上的一种客观存在,因其在社会上是一个很小的门类,其地位和作用往往不大被人们所看重,再加上这是些无钱、无物、无权的“三无单位”,平日里总是默默无闻,很少有出彩的机会,在社会上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实,“冷门”不冷,正是因为社会上对“冷门行业”不太了解,才造成了那里许多新  相似文献   

17.
蔡骐 《青年记者》2002,(11):54-55
分工视野与“跑口”制度的功能“跑口”制度能够产一并成功运转这么长的时间一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笔者以为,如果想理解“跑口”制度的本质,必须回溯到社会分工的有关理论。社会分工的细化,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达到了整个社会的最大效益。对于新闻媒介来说.这种分工细化的趋势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8.
新疆兵团农十师新闻中心于今年1月1日起,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新机制,成为兵团首家走向市场化,实行"零工资"(稿酬)制、制片人制、"买断"经营制的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9.
『广告新闻』应予以禁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成为现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事实已无可辩驳。然而,广告在其积极作用日益增长的同时,其消极作用也日益凸现。其中最让人头疼的恐怕就是广告新闻屡禁不止。广告新闻产生的原因,应当说不难理解。由于新闻真实、客观的特性,受众把新闻媒介当作可以信赖的、代表受众去观察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今年某地“两会”期间,当地报纸上的一幅图片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睛照片上,一位女士正在伏案书写着什么东西。看女士身后的背景,像是在宾馆的房间里。照片的文字说明大意是,“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某某夜深时分还在入住的宾馆房间里写提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