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雪林20世纪20年代的散文集《绿天》是其早期代表作之一。在这本小集中,苏雪林别具一格,以一个画家的眼光和文学家的语言,描述了一位青年女子婚后的点点滴滴和心理变换过程。通过对苏雪林散文集《绿天》的分析与说理,探讨了她早期散文创作中的色彩美.领略其散文绘画美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2.
苏雪林凭借成名作《绿天》和《棘心》,赢得了“闺秀派女作家”的声誉,运用精神分析学说中“梦文本”与“潜文本”相关理论,指出苏雪林早期散文创作集《绿天》的伪“女性气质”。通过对《棘心》的创作意图、创作手法和美学风格的分析,指出苏雪林早期创作与“闺秀派”不仅相去甚远,而且呈现出阳刚、雄壮之气。  相似文献   

3.
苏雪林众多散文作品中,真正能够代表其散文水平,能与现代散文名篇比肩并立的是《绿天》和《屠龙集》中的"人生三部曲"。从中,可以基本把握苏雪林散文趣味、知识的"双重统治",以字作画、长于描写,文字典雅、善于修辞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苏雪林众多散文作品中,真正能够代表其散文水平,能与现代散文名篇比肩并立的是《绿天》和《屠龙集》中的“人生三部曲”.从中,可以基本把握苏雪林散文趣味、知识的“双重统治”,以字作画、长于描写,文字典雅、善于修辞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对一个被文学史回避的作家的研究——苏雪林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雪林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新文学作家和批评家,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潮的影响,建国以后30多年,对苏雪林的研究基本是一个空白。这里主要评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苏雪林的研究,认为对其散文集《绿天》、长篇小说《棘心》以及文学批评的研究,已有了相当的成绩,但仍有许多薄弱环节甚至空白,苏雪林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相似文献   

6.
《秃的梧桐》是现代著名女作家、文学研究家苏雪林的一篇佳作,写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多次被选人当时中学国文课本。苏雪林,笔名绿漪,曾任教于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成功大学等。退休后潜心研究屈原、李商隐等,散文集有《绿天》《青鸟集》《屠龙集》等。她  相似文献   

7.
在“五四”时期,苏雪林最早是以诗词显露了她的文学才华。“她那些发表在北京晨报、天津益世报·妇女副刊上的诗文渊雅清逸,名满一时”,因此被誉为北京女高师学生中擅长于文学的“四大金刚”之一。但真正有影响的作品还是她早期的小说和散文。计有长篇自传体小说《棘心》,历史小说《蝉蜕集》,神话小说《天马集》,散文集《绿天》、《屠龙集》等十几本。其中,《棘心》和《绿天》是她的成名作。这两本书里的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与生活,和作者有着不可分的一致联系,所以对于苏绿漪这一作家的考察,我们必然要把研究的重心放在这两部创作上。  相似文献   

8.
未若柳絮因风起——浅谈皖籍现代女作家方令孺和苏雪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令孺与苏雪林同为皖籍现代女作家,早年的她们有着相同的人生方式和文艺倾向。散文集《信》和《绿天》呈现出了方令孺和苏雪林早期在文学创作上的趋同性,但由于性格以及所置身的文艺体制不同,最终她们的文学创作由趋同走向疏离,也为现代知识女性的成长提供不同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溪水》是一篇清丽灵动的写景美文。节选自苏雪林散文集《绿天·鸽儿的通信》。《绿天》是作者"结婚的纪念",《鸽儿的通信》是作者新婚小别的一组通信,共14篇,《溪水》是其中的第二篇。《溪水》是回忆"我们"新婚半月后一次"由家里走到田垄上,迤逦走入松川"的野游  相似文献   

10.
王充闾散文的艺术风格天风,戈力近年来,王充阎以其丰硕的散文创作,引起了文坛的注目。最近,继《人才诗话》、《柳荫絮语》之后,王充闾又推出了他的第三本散文集《清风白水》。这是他集几十年的追求与积累的必然结果。尽管此时他已过了知天命之年,而其旺盛的创作热情...  相似文献   

11.
姬学友 《文教资料》2007,(29):20-22
本文以陈西滢文学生涯里惟一的一本散文集子《西滢闲话》为考察对象,简要评述其散文(实际上是杂文)创作中流露出的时代特征和个人好恶,并指出其散文创作率性褒贬、"闲话"不闲的独到之处和不足之处,从而给陈西滢的散文创作以较为合理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作者 刘芳,1938年生,河北兴隆县人,散文家。主要作品有《光辉的青春》、《黎雀声声》、《绿的呼唤》、《绿染京华》等报告文学集和散文集。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秘书长、承德地区文联编辑室主任。 刘芳多年来致力于乡土散文创作,他的散文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质朴而又淳厚,可谓独标一格。近年来,他的审美视野集中于人类的生态环境,醉心于“绿色散文”的耕耘。为了采风,他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南疆北陲,不同地域的乡土风情,纷纷绘入他的散文画卷。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发表于1989年7月3日的《人民日报》上。  相似文献   

13.
苏雪林与散文名刊《语丝》、《现代评论》的关系,深刻影响了她的自由主义文学观和散文批评观的形成。苏雪林对二三十年代散文作家、散文流派的批评,在理性和史识中不乏美学的敏感和尖锐,更偏重对文体与风格的考察。苏雪林对“文学批评”作为散文体式之一的认知和对文学性“自传”的提倡,则有着五四后中国学术发展和自叙传文学兴盛的背景。  相似文献   

14.
著名青年作家贾平凹,在短短十多年中,不仅推出了数量可观的小说作品,而且写了百篇以上的散文。先后结集出版的散文集有《月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同他的小说一样,他的散文同样拥有众多的读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贾平凹的散文创作突破了多年来散文创作题材单一的格局。本来,散文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相比,其优势首先是题材广泛。大至千军万马驰骋疆场的战争风云,小至一石  相似文献   

15.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在现代散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称现代美文的典范,为后人的散文创作树立了标杆。其典范之处表现在主题的多样性、语言的独特性和结构的严谨性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题材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研究者在论及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征时,大多会关注他的像《背影》《给亡妇》《儿女》之类的亲情篇或者是《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绿》之类的写景记游篇。但是像他的散文集《你我》中的《谈抽烟》  相似文献   

17.
30年代前后,我国的散文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各种类型的散文作品得到了蓬勃发展。丰子恺是这一时期作品较多、艺术上独树一帜的抒情散文作家。他的散文创作始于20年代中期,1931年出版了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后陆续成集的有《车厢社会》和《缘缘堂再笔》等。本文仅就其抒情艺术谈点管见。  相似文献   

18.
夏腊初的农村出身、高校学者型教师、学校管理层身份,决定了他的散文内容的丰富性与多重性。本文以他刚出版的散文集《岁月拾零》为例,来具体分析他的散文特性,尤其是对散文所表现出的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深层解读,同时对其散文创作进行梳理,以此期待对他的散文及其创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李存葆以大气、恢宏的“大散文”创作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多次获“韩愈杯”、“孔子杯”等散文大赛一等奖;多篇散文进入全国散文排行榜;《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等也多次以头条转载他的散文;2005年散文集《大河遗梦》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新课标《语文》2选用了陆蠡先生的散文《囚绿记》作为阅读学习材料。牺牲于日本宪兵队的枪口之下的现代散文家陆蠡,41年后的1983年终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陆蠡生前出过三部散文集,《海星》(1936年)、《竹刀》(1938年)和《囚绿记》(1940年),由于作者的早逝,作品不算丰厚,但确有其独到之处。对陆蠡散文的关注和研究,是最近几年的事,而他的散文作品选人中学课本,这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