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迄今为止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方法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本文在反思的层次上,讨论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彭斐章教授是当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为庆祝先生七秩华诞,并为推动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的发展,彭门弟子编辑了《当代图书馆学目录学研究论集》一书。文章对该书作了推介。  相似文献   

3.
作为古代文化的载体,古代文献本质上是“体道”,包含了人生的至高设定和冥思。整序古代文献的中国古代目录学也因此而风格独特。  相似文献   

4.
以文献为本位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是古代目录系统的基本结构本位,凝聚着目录的基本特征。只有从古代文献的特生征、以及不同目录学家对文献的不同态度出发,才能地中国古代目录学做出具有解释力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学科自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学科名称、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诸方面讨论了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建构,理论言说”的著述理念、“结构谨严,定位准确”的学术理性、“史论结合,真知灼见”的论证方式等三个方面分析评述傅荣贤教授《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一书的突出优点。该书在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的基础上,审察中西目录学之异同,继而揭示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核心价值,建构起较为完善的古代目录学理论,并指明了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发展方向。但该书对中西目录学有机结合的具体操作论述稍显不足。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7.
傅荣贤 《图书馆》2004,(6):44-47
中国古代文献的超文本内涵 ,导致识读主体对文献意义之阐释的多元化。旨在规范阐释行为和阐释结论的中国古代目录学 ,因此而具有独特的学术样态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现代第一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的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具有建立现代学科的开创性意义。他可谓是这一研究领域的现代第一人。其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古代目录学史的现代研究体系和研究规范,二是总结了古代目录学的原则和目录的功用,三是对导读书目的研究有较大的开拓,四是其研究方法达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其研究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以学术创新为导向,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研究专著。书中的学术创新既包括言说对象的创新,也包括言说内容的创新。前者体现在积极发现未被学界当作问题进行有意识研究的内容,如对古代书目分类线性次序的分析、对同一类目中典型文献和非典型文献的区隔;后者体现在对固有问题的重新解读,如对刘向叙录"上行文书"性质的定位、对"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本义的重新界定等。而无论何种创新,都以古代目录和传统文化的互相映照和彼此对读为前提,因而应该说,《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是一部基于传统文化的对古代目录学学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目录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强调了目录学对图书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修的综合性目录,是我国古代目录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本文就我国古代目录学由初创到集大成的发展概况来清晰地呈现"集部"在三部目录书中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2.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都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编修的综合性目录,是我国古代目录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本文就我国古代目录学由初创到集大成的发展概况来清晰地呈现“集部”在三部目录书中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艺术类文献的变化轨迹,暗含着古代艺术内涵的演变过程。通过梳理汉至清代多部公私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类文献,发现中国古代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门类从产生到最终定型,大致经历了唐以前的发端期、唐至宋元的发展期、明代的变革期和清代的定型期四个阶段。目录学著作中的艺术种类经历了"少—多—少"的过程,内容具有"重技艺—艺术并存—以艺为主"的特点。这些变化体现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数量和稳定性的差异,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艺术的追求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目录学理论研究与“三基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目录学理论建设中提出的矛盾说、书目情报、书目情报理论等三基点问题,作了一次认真的回顾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录学与中国学术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是记录精神财富的数据库,因此历代目录实际上就是中国学术史的缩影。论文从目录的分类、著录项目。以及序与提要等方面论述了目录学与中国学术史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从搜集文献和整理文献两个层面,论述了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认为孔子是个藏书家与文献目录学家  相似文献   

17.
18.
对中国目录学传统之目录学与文献整理二位一体的现象做了考察,并探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9.
研究视角的转换与研究材料的拓展,有助于推动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的目录结构既是一个书目检索系统,也与文化意义的表达和人伦价值的证成相关。作为检索系统,其语义化和语用化取向提供了不同于西方语法化的文献组织模式,对于纠谬西方式的理性偏正和理性滥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意义的表达上,基于古籍收集、整理和利用的古代目录学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与理解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独特性和惟一性,只要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就必然要认可古代目录学的现实意义;在人伦价值层面上,古代目录学另有超越旨趣。书目提供的文献规整性的小序直接对应于社会人伦之大序,由此形成的理想诉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批判意义。对这三个方面的进一步深入思考,将构成中国古代目录学之当代研究的必由进路。而材料的拓展,尤其是对出土简帛材料的充分挖掘与利用,必将改变基于传世材料的以文献证文献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