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好问诗传世的版本有两大系统,一是二十卷本,以弘治十一年(1498年)四月李瀚刊本为祖本,二是四十卷本,以弘治十一年(1498年)闰十一月李瀚刊本为祖本.二本之间的异文互有短长,而二十卷本收诗多出入十余首.整理元好问诗,应以二十卷本为底本.今人所编校《元好问全集》,底本选择不当,漏校、妄删的缺失也不少.  相似文献   

2.
今传宋本《孔子家语》源流考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广谋“句解”本《孔子家语》虽自元中叶以来流传甚广,但宋本王肃注《家语》也并未失传,且王广谋本亦是王肃注本之衍生,学者以王广谋本当“今本”实辨之不察。刘氏玉海堂本与汲古阁刊本虽同出毛氏旧藏,但亦不尽相同:刘本前半多将后人之校语或按语误成王肃注文,而汲古阁刊本则多有据他书校改正文者。黄鲁曾刊本虽偶有残缺,但其源出甚早,版本学特征也较纯粹,故佳处往往出诸本上。  相似文献   

3.
余阙集明清二代屡经刊刻,题名卷数多有不一,其中九卷本为现存最早传本系统,题为《青阳先生文集》,然而诸家书目和研究对其版本的著录多有误判。本文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的五部九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版刻实物比勘与文本分析,揭示出上海图书馆藏本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的原刻、翻刻关系,并论证历来被视为余阙集现存最早版本的正统高诚本当为弘治徐杰本。在重新鉴定九卷本版本的基础上,本文又考察了诸本之相互关系,进而推导出已佚高诚本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4.
》所谓"不知存佚"之"徐[火勃]+家本"的《孔子家语》,尚存人间,即上图藏明隆庆六年长洲徐祚锡跋《孔子家语》王肃注十卷本。缺叶凡二十有一,前十九叶由徐[火勃]据汲古阁刊本抄补,末两叶阙如待补。  相似文献   

5.
元稹是我国中唐时期诗坛上的一颗明星,有《元氏长庆集》传世,但唐宋间记载的百卷本(见《元稹墓志铭》《新唐书·艺文志》)、四十八卷本(见《宋史·艺文志》)、六十卷外集一卷本(见《郡斋读书志》)早已亡失,清人钱曾著录据北宋本校过的七十五卷十本(见《述古堂藏书目》)也不可见,其收存情况自然更无法知悉了。现流传的宋刻本有两种:一是浙刻本残存八卷,分藏在日本静  相似文献   

6.
《中州集》是元遗山编辑的金代诗歌总集,以独特的诗学意义与史学价值受到后人关注。目前,存世较早的版本有元至大三年平水曹氏进德斋递修本、明弘治九年李翰刻本。比较易见的则有诵芬室董氏影元本、汲古阁毛氏明刊本,等等。这些版本均为十卷,或附《中州乐府》一卷。多年来,人们一直以为这样的版本反映了《中州集》的原貌。  相似文献   

7.
七卷本《张籍诗集》,《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四》及钱曾《也是园书目》等均有著录。钱曾之后,此本无传,后人不得睹其面貌。通过对张籍诗集版本源流的梳理可知,南宋汤中据以编辑八卷本《张司业诗集》的“家藏元丰八年写本”,实为七卷本张集。  相似文献   

8.
《目录学》是晚清山西目录学家耿文光所编的一部目录学著作。现存世者有刻本和稿本之分,前者九卷,后者原二十卷,今则为残本。九卷本成书时间及刊刻过程有资料可据,二十卷本则需要进行进一步考证。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二十卷本,并非初稿,而是第二次修订稿本。其成书时间大概在清同治十年,至光绪十四年尚在修订。其对《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的最终成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萧山藏书家王宗炎是章学诚晚年归乡后的主要交往友人。章氏去世前曾将全稿付王氏校定,王氏十万卷楼钞本《章学诚全集》当因缘于此。十万卷楼钞本或由王氏后人抄成。该本部分篇章内容与大梁本两《通义》一致,部分与嘉业堂本《章氏遗书》一致,亦有超出两者之外的异文、跋语、逸文,有助于改进刊本之讹误、阙佚等,可促进章学诚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十万卷楼钞本经平步青、周作人递藏,平氏还对该本作了不少批校,亦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宋刊本《昌黎先生集》一种,计《正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外集》一卷。左右双边,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版心白口,单鱼尾,鱼尾下记"韩文几",其下记叶次,下方记刻工姓名。每卷首叶首行题"昌黎先生集卷第几",次行下署"门人李汉编",第三行起低三字  相似文献   

11.
《包孝肃奏议》在明代产生了多种版本。这些版本依据其刊刻地和刊刻者的不同,可分江西刊本系列、庐州刊本系列、开封刊本系列、端州刊本系列和其他刊本5大类。其中,明正统元年(1436)刻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其他刊本对正统本多有借鉴。明版《包孝肃奏议》的传世,既与该书在传世中出现的“故刊不存”和“读者病之”的状况相关,也受到了明代“致用”学风和该书“以文化人”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永乐大典》保留了许多世无传本的珍文秘典,为世所公认之辑佚渊薮;就编纂年代而言,《大典》所采多为宋元旧本,因而使“大典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使其作为校勘传世著作的一种“善本”而言亦十分珍贵。今以首次公之于世的《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与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辑本对勘,试论其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13.
初唐四杰之一的义乌籍诗人骆宾王,因身世坎坷,诗文多有散逸,经后人裒集才得以流传后世。晚清学者义乌乡贤陈熙晋,政暇留功数十载,刊校辩正,订漏补阙,集成《骆临海集笺注》10卷行世,成为骆宾王文集的传世佳本。  相似文献   

14.
《史记》,存八卷二册。蒙古中统二年(1261)平阳道段氏刊本。此版本《增订四库简明目标注》有记。台湾中央图书馆藏。《二妙集》,元泰定四年(1327)河东段氏刊本。台湾中央图  相似文献   

15.
尚莹轩 《图书馆界》2023,(2):50-56+73
梁寅是元末明初之名儒,其弟子盈门,一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事。他的诗文作品收录于《石门集》中。关于《石门集》卷数版本,历代著录有四卷本、二十四卷本、二卷本、七卷本、十五卷本、十卷本以及不分卷的抄本。此集刻本流传甚少,抄本较多。现收集有关《石门集》的历代版本信息,梳理其流变情况,并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不知存佚"之"徐■+家本"的《孔子家语》,尚存人间,即上图藏明隆庆六年长洲徐祚锡跋《孔子家语》王肃注十卷本。缺叶凡二十有一,前十九叶由徐■据汲古阁刊本抄补,末两叶阙如待补。  相似文献   

17.
一、熊成冶刊本概况《三国志演义》熊成冶刊本,二十卷,每卷十二节,共二百四十节。现残存八卷, 卷一至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卷三至六、卷十九至二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藏。熊成冶刊本,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失载。此外,一些外国学者的著作和论文,例如金文京《〈三国志演义〉版本试探——以建安诸本为中心》、《三国志演义的世界》、上田望《〈三国志演义〉  相似文献   

18.
《诗话总龟》是现存宋人编辑的三大诗话总集之一,“摭拾旧文,多资考证”,是研究中国古代诗史和文艺批评史极具价值的参考文献。该书南宋曾有刻本,久佚。传世最早刻本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月窗道人刊本,但写刻草率,讹舛、脱漏之处甚多,未为善本。今于《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中,见卷八O三至卷八O六“诗”字韵内辑有该书部分内容,与今本对勘,多有佚文,可补今本《诗话总龟》之不足。  相似文献   

19.
《诗经小学》是段玉裁早期著作,现存四卷本和三十卷本两个版本。四卷本《诗经小学》由臧庸删录而成,蕴含着臧庸的编纂思想。臧庸在删录《诗经小学》时遵循“分条立目”的体例,重视汉唐学说,改保留小篆字形的字为简化字,增加按语。四卷本《诗经小学》体现出臧庸崇尚汉学、不泥古、不笃信成说的编纂思想。  相似文献   

20.
高进 《图书馆杂志》2011,(10):113-114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七十五《别集类存目二》载:"《湘皋集》,三十三卷,明蒋冕撰。冕,字敬所,(按《明史》本传,冕字敬之,然编首王宗沐、黄佐、陈邦偁、吕调阳四序俱称敬所,同时之人,不应有误,疑明史乃刊本之讹),全州人,成化丁未进士,官至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谥文定,事迹具《明史》本传"[1]。《四库全书总目》所载"蒋冕字敬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