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数字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其意义常常超出它本身固有的含义。例如,在当今的商业大潮中,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八”这个数字,因为它是“发财”、“发展”、“发达”的“发”字的谐音;而我们避讳使用数字“四”,因为它是“死”的谐音。再如,我们常常用“十”来表示完整和美满,如“十全十美”。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七”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并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用它来表示“幸运”、“美满”、“多数”等意义。“七”是一个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它对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还因为它具…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我们讲述“中国故事”,并非简单地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以文学的形式凝聚中国人丰富而独特的经验与情感,描述中华民族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并想象与创造新的世界与未来。所谓“中国故事”,是指凝聚中国人共同情感的故事,其中可以看到我们民族的特性、命运与希望。  相似文献   

3.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治百病。”这些格言深深地告诉我们读书有百益而无一害。读书能使我们的精神更加富有,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翠绿。  相似文献   

4.
《中外文化交流》2014,(11):50-51
震动的手机、挥不散的雾霾、阻塞的车流和压抑的大厦视线,20年前我们向往的生活正带给我们排山倒海的焦虑感。社会对单一单溥的价值观的聚焦让人焦虑,而每个人对个体专注力的失焦更加让人焦虑。无规律流动的社会里,我们都是流浪者,不断地在失去秩序并再次寻找秩序……“大声展”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关注新锐设计与艺术的双年展,而走过10年、历经5届的“2014大声展”无疑更加“大声”了。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的城市实际上是个国家我们今人都爱听“大”这个词。我们都以我们属于世界上“最大”帝国并拥有“最大”海军并出产“最大”柑桔和马铃薯这个事实而自豪。我们都爱住在有“数百万”居民的大城市,而且死后也要埋葬于“最大的公墓”。古希腊的市民如能听见我们这些谈论,是不会懂得我们的意思的。“万事守中庸”是古希腊市民的唯一生活准则,单单这个“大”,他们是毫不铭记于心的。这个爱中庸,完全不是用于某些特定场合的一句空话:它影响着古希腊人从生到死的整个生活。它是他们文学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6.
《世界文化》2012,(3):1-1
如今“proactivity”一词常见于管理文献中,但在多数字典中静瓣潦壹到。该词词意不仅仅是主动,更意味着作为人,我们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我们的行为源于我们的决定,而不是客观条件。我们既要主动又要负责任地对事情进行掌控。  相似文献   

7.
刘畅 《世界文化》2012,(1):44-46
一次,向韩国学生们询问何为韩国的“恨文化”。学生小宋说,老师,你知道吗.韩国不仅有“恨文化”,还有“兴文化”.“恨文化”是表达我们民族复杂的悲愤压抑的情绪,而“兴文化”则是表达,我们热情奔放的精神。这是第—次听到“兴文化”这个词,一向对概念十分敏感的我不由得十分好奇,就进一步问道.你能说说究竟什么是“兴文化”吗?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习惯将日本国称为“漆国”(Japan),把中国称为“瓷国”(China)。中国的瓷器之名,很好理解,是以大量优质的瓷器出口而得名;而另一项本属于我们头上的“漆国”桂冠意外地戴到了日本人的头上却是误解。人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漆器的国家,相传“舜漆食器”,《尚书·顾命》载:“漆仍几。”“河姆渡朱漆大碗”的出土,  相似文献   

9.
礼仪在变迁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重礼仪的时代而感到今非昔比。比如,18世纪的英国就因彬彬有礼的社交礼仪而著称于世。我们怀着留恋的心情回忆那柔和的烛光、那精巧完美的礼节以及那吻手礼,而对于今天动辄生死决斗、绅士们在桌子下边烂醉如泥的残酷现实颇感目不忍睹。礼仪在变迁。今天,爱干净被视作懂礼貌。的确,我们花去无数金钱制造种种产品来保证我们“干干净净”。但在18世纪却恰恰相反;大多数医  相似文献   

10.
肖芳 《世界文化》2013,(11):50-52
苏珊·桑塔格在她的著作《疾病的隐喻》的开篇中提道:“疾病是生命的阴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们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至少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个王国的公民。”诚然,从古自今,我们人类都是徘徊在健康王国与疾病王国的居民,而其中有种疾病与人类特别“有缘”,即结核病。  相似文献   

11.
陶易 《寻根》2009,(3):21-25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及传说中,“女扮男装”的传奇故事脍炙人口:花木兰代父从军,谢小娥佣保复仇,黄崇嘏赋诗辞婚,以及韩氏女、李杰妹驰骋疆场,孟丽君、冯素贞夺魁科场等佳话广为流传。而我们再考稽历代文献,可以发现也存在许多“男扮女装”的现象。然而两相比较后我们却发现,在“女扮男装”的故事中,主人公大多为动机纯正、行为端谨、可歌可泣的巾帼女杰;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有关历史与文化的书写和话语表达中,大量充斥着的是对帝王将相、英雄伟人的塑造与描述,而往往忽视了历史与现实中真正鲜活而繁复存在着的平凡大众,也有人不断在质疑人类文化视野与文艺创作中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大历史”,而真正隶属于民众的“平民生活的小历史”一度处于缺席状态。文化表达又何尝不是?在当今许多文艺作品中,  相似文献   

13.
我们习惯的“机械分析法”或者说“原子分析法”,是一种单向度的思维方法,只有“真假”一个尺度,而不考虑世界的层次性向度。潜在地,这种“唯真理论”倡导符合论或者逼近论的真理观。这样的逻辑学和这样的真理观,依赖于一种实体观的思维背景:设定世界在本质上是由众多的同一平面上的单元粒子堆积起来的。这些粒子独立自存、永恒不变、不可再分。譬如,我们最熟知的牛顿力学自然观,就假定世界是由众多的质点粒子组成的。实体观的设定,在逻辑上的实质是假定了世界的平面性、简单性。这种单向度的逻辑框架只能处理简单的、孤立的、静止的事物,而…  相似文献   

14.
《世界文化》2010,(5):F0003-F0003
(上接中插) 信这些物件从未经受过这样的疑视,被置于特选的背景上,在精心设置的光线下,被镜头凝视,由此而被发现了“使用价值”之外的价值,甚至被赋予了可供审美的品性。当然,这些“自在之物”一旦被摄取,即不免拨出了“日常”而别有意味——沈继光和他的伙伴的摄影工作也脱不出此种悖论,我们却不妨对于他们的“发现”怀了欣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许多关于张宁女士的所谓“纪实”、“传记”等书籍在坊间流传,其中不乏迷离传奇的描述:因此人们所了解的张宁仅仅是传媒中的大众形象。而她在生活中有情有义、朴实坚韧的一面却鲜为人知:前不久,我们专程前往张女士的故乡——名的“将军县”江西省兴国县樟木乡采访:张宁的奶奶(张宁亲爷爷的弟媳),今年76岁的涂惠香老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从而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由此可见,“非遗”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借鉴他国相关的经验教训,不失我们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制史研究不仅应该挖掘和梳理史实以使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为真实和精确,更应该在比较中强调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而凸显中国法文化的独特性。但是,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利用这种辨异为固守国粹或全盘西化的主张寻找“历史根据”,而应当在这种辨异中理解文明发展的多种可...  相似文献   

18.
德国大文豪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想每个人都不会对这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说法加以指责,但事实上它只是一个形容而不是定义。当我们讨论建筑时,我们需讨论它的很多方面。比如说它具有或简单或复杂的使用功能;它反映着某一个地方或者时代的社会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9.
隐士是我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通常我们一提到“隐士”,就会想到佛道两家的“隐”,因为这两家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出世的,所以信仰此两教者很自然地成为“隐士”,而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集体责任,  相似文献   

20.
“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不是新文化运动本身的产物,而是由于历史的误会,后人给新文化运动的附加物。这个附加物不仅未能正确地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精神,还大大歪曲了它的精神。对孔子、儒学这样的传统文化,我们只能坚持“打”而不是“打倒”的方式,即采取批判继承而不是彻底否定的方式,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并有助于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